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蹋莎行(郑开府出示诸公所赋琵琶词,即席次韵)

蹋莎行(郑开府出示诸公所赋琵琶词,即席次韵)

宋代 史浩

歌舌莺娇,舞腰蜂细。华堂是处皆颐指。四弦独擅席中春,移船出塞声能继。
慢捻幽情,轻拢柔思。其中有口传心事。主人灯火下楼时,偏渠领略深深意。

诗人史浩的古诗

雪中三英 梅花

宋代 史浩

雪花大如毬,万木方枯愁。绛衣孕珠颗,的皪枝南头。

风标信孤挺,游戏堕人境。褪白露微青,志已在金鼎。

青玉案(入梅用贺方回韵)

宋代 史浩

银涛渐溢江南路。泛短棹、轻帆去。破块跳珠知几度。竹窗新粉,藕池香碧,应在云深处。
萧萧鹤发虽云暮。曾得神仙悟真句。久视长生亲见语。离愁扫尽,更无慵困,怕甚黄梅雨。

姑夫王知录挽辞

宋代 史浩

闻说先生效一官,清风已自迫人寒。清名未究黄粱梦,云汉先成白玉棺。

润屋何妨藏万卷,过庭咸喜得双鸾。武陵仙窟君归去,落莫桃花泪不乾。

野庵分题 草茵

宋代 史浩

眼眩初疑绿锦张,风回犹带袜尘香。连堤费尽天孙巧,乞与行人卧夕阳。

上平江守徐侍郎生日 其二

宋代 史浩

时节文章与盛衰,我公端合振中微。玉锋修满姮娥月,天巧分残织女机。

正始风流回治世,豫章宗派得传衣。知音久矣烦牙颊,一瓣炉熏心所归。

上高提举生日 其一

宋代 史浩

淡荡春光二月馀,郁葱佳气霭扶舆。杏园高萼红千颗,银汉新蟾玉一梳。

控鹤暂辞仙府籍,观风聊拥使星车。香萦画戟簪裾盍,赢得长生几卷书。

次韵郑郎中作四明谢遗尘九题走笔不二 其三 云南

宋代 史浩

向阳一麓与天齐,鸡犬遥闻只隔溪。俗客未应容易到,是间唯许羽人栖。

如梦令(酴醿·金沙同架)

宋代 史浩

小院春风不老。鹊碧霓裳缥缈。雪脸间朱颜,各自一般轻妙。忒掉。忒掉。真个一双两好。

和乌塘

宋代 史浩

云绕青山水绕堤,游人陌上手同携。遗簪坠珥欢方洽,只恐楼头日欲西。

野庵分题 茶香

宋代 史浩

灵芽雨后发幽丛,剩馥先令鼻观通。战退睡魔三百万,枪旗果解立奇功。

复明守杨少卿会致语口号

宋代 史浩

春入西湖绕岸花,十洲三岛倍芳华。夭桃来自神明胄,玉润生从宰辅家。

男室得时谐凤侣,孙枝有客泛星槎。盍簪此日成高会,盛事他年梓里誇。

粉蝶儿·一箭和风

宋代 史浩

一箭和风,秾熏许多春意。闹蛾儿、满多都是。向深闺,争翦碎、吴绫蜀绮。点妆成,分明是、粉须香翅。玉容似花,全胜故园桃李。最相宜、鬓云秋水。怎教他,却去与、庄周同睡。愿年年,伴星球、烂游灯市。

采莲煞衮/采莲令

宋代 史浩

吾皇喜。光宠无贰。玉带金鱼荣贵。或玉疑之。岂识圣明,曾主斯乡,尝相与尽缱绻,胶漆何可相离。今日风云合契。此实天意。吾皇圣寿无极,享晏粲千载相逢,我翁亦昌炽。永作升平上瑞。

少卿杨公雅喜士左举善又东南之秀假楼居为丹壶以济人既谢以诗因出 ...

宋代 史浩

烟柳葱葱锁玉栏,楼头伟观熟窥斑。楼因置酒垂青目,安得开窗面北山。

尘市故知容隐者,声名无奈落人间。胸中剩有安民术,且把丹壶与驻颜。

代弥坚就赵府作会致语口号

宋代 史浩

潭潭大府坐真王,中有神仙聚画堂。玉润曾闻韵琴瑟,冰清初喜见鸾凰。

扶舆和气笙歌沸,馥郁春风锦绣光。他日诸孙成宅相,颔头休羡郭汾阳。

浪淘沙令(祝寿)

宋代 史浩

祝寿祝寿。筵开锦绣。拈起香来玉也似手。拈起盏来金也似酒。祝寿祝寿。
命比乾坤久。长寿长寿。松椿自此碧森森底茂。乌兔从他汨辘辘底走。长寿长寿。

次韵冯圆中酴醾 其二

宋代 史浩

碧云堆里颜如玉,红紫便应高阁束。千寻结架上青冥,山外水边随诘曲。

飘然来及牡丹时,洁白自知吾步独。道人傥置枕屏前,第一莫教纤手触。

天申节望阙祝圣致语口号 其一

宋代 史浩

簪缨万国拱尧云,遥认霏烟霭帝阍。始听嵩呼遍夷夏,便知孝治感乾坤。

凤飞一札蟠桃宴,花覆千官湛露恩。历数在躬无纪极,垂衣请颂有虞尊。

闻家中被盗作三颂勉之 其三

宋代 史浩

孟光衣服合山居,烟褐明青休著渠。欲得此曹心不动,只将荆布在冠裾。

童丱须知 稻粱八篇 其一

宋代 史浩

后稷星光灿混仪,天教堕地作农师。牛羊腓字寒冰暖,自有神明默护持。

史浩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35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