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朔斋鬳

次朔斋鬳

宋代 刘克庄

椽笔雅宜挥制草,铁心未害赋梅花。紫薇阁老昔同省,乔赋世臣今几家。

犊鼻吾甘住南阮,狨鞍君合扈东华。明时简擢皆夔卨,不待还黄与坏麻。

诗人刘克庄的古诗

庆建州叶守 其二

宋代 刘克庄

新贵纷纷竞著鞭,明公于此独恬然。未曾批敕中书考,先判天官二十年。

示画者

宋代 刘克庄

眉宇巑岏鬓秃残,愧君模写向冰纨。削瓜古有形相肖,掷果今无众聚观。

且可夷犹狎鸥鹭,不消夭矫比龙鸾。去为将相开生面,莫貌山翁骨相寒。

寒食清明十首 其三

宋代 刘克庄

老人七十八,佳节一百五。丁宁海棠花,更可数日不。

水龙吟(辛亥安晚生朝)

宋代 刘克庄

祁公一度貂蝉,先生三度貂蝉了。燔柴升辂,银蟾烛夜,金乌腾晓。喜动龙颜,瑞班虹玉,归功元老。纵擎天力倦,明农心切,先还取、中书考。
末著留侯难办,算除非、烦他商皓。紫芝产遍,赤松待久,何时高蹈。人世无过,鱼羹饭美,布衾铭好。待角巾东路,蹇驴北阜,伴公游钓。

题近稿

宋代 刘克庄

箪瓢久已甘颜巷,笔橐先曾侍汉廷。
杜视王侯等蝼蚁,坡轻名利比蜗蝇。
更无荐鲔仪登俎,时有求羊炬入陵。
老矣终身作伧父,诸公努力佐中兴。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宋代 刘克庄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岁除二首 其二

宋代 刘克庄

冰衔常恁么,雪鬓转皤然。一事差堪喜,诗多似去年。

长相思·惜梅

宋代 刘克庄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夏旱五首 其二

宋代 刘克庄

井以瓶罂竭,溪堪揭厉行。蟹泉一摘子,辛苦上山迎。

贺新郎(已未九日同季弟子侄饮仓部弟免庵,艮翁、宫教来会。)

宋代 刘克庄

忆昔俱年少。向斯晨、登高怀古,赋诗舒啸。追数樽前插花客,人物并皆佳妙。禁几度、西风残照。元子寄奴曾富贵,到而今、一一消磨了。君不乐,后人笑。
山南山北添华表。叹归来、谢池草合,黄台瓜少。老去爱持齐物论,谁管彭殇寿夭。待细说、教天知道。不羡两苏并二宋,愿弟兄、岁岁同吹帽。杯到手,莫辞釂。

再和十首 其一

宋代 刘克庄

色深乍捣守宫红,片细俄随蛱蝶风。到得离披无意绪,精神全在半开中。

示同志

宋代 刘克庄

满身秋月满襟风,敢叹栖迟一壑中。
除目解令丹灶坏,诏书能使草堂空。
岂无高士招难出,曾有先贤隐不终。
说与同袍二三子,下山未可太匆匆。

绝句二首赠月蓬道人过建安谒刘漕中书 其二

宋代 刘克庄

只有破裘禦寒色,遍将甜卦卖痴人。那知两个非师弟,一是钟离一洞宾。

沁园春·莫羡渠侬

宋代 刘克庄

莫羡渠侬,白玉成楼,黄金筑台。也不消颠怪,骑驎被发,谁能委曲,令鸠为媒。鬓有二毛,袖闲双手,只了持螯与把杯。公过矣,赏陈登豪气,杜牧粗才。便烦问讯张雷。甚斗宿无光剑不回。想阁中鸣佩,时携客去,壁间悬榻,近有谁来。撤我虎皮,让君牛耳,谁道两贤相厄哉。中年後,向歌阑易感,乐极生哀。

离郡五绝 其三

宋代 刘克庄

昨日专城守,今朝失国人。乾坤如许大,无地著孤臣。

杂咏一百首 其九十六 阿承女

宋代 刘克庄

古人重言德,初不论倾城。切莫伤容鬓,犹堪嫁孔明。

次韵赵优奏良爌投赠二首 其一

宋代 刘克庄

不留妄念著胸中,弋者何心更慕鸿。畴昔直前焚戆草,即今殿后著谈丛。

放言遣兴诗瓢满,野史诛奸笔钺公。埋骨家山百无恨,圣贤厄蔡更徂东。

沁园春·莫信人言

宋代 刘克庄

莫信人言,虺不如熊,瓦不如璋。为孟坚补史,班昭才学,中郎传业,蔡琰词章。尽洗铅华,亦无璎珞,犹带栴檀国里香。笑贫女,尚寒机轧轧,催嫁衣忙。好逑不数潘杨。占梦者曾言大秤量。待银河浪静,金针穿了,蓝桥路近,玉杵携将。倩似凝之,媲如道韫,帘卷燕飞王谢堂。恁时节,看孙皆朱紫,翁未皤苍。

征妇词十首 其一

宋代 刘克庄

闻说三边地,今为百战场。君书一二纸,妾泪万千行。

二月十八日过梅庵追怀主人二首

宋代 刘克庄

惯作梁园座右宾,非惟管鲍亦朱陈。
自从石友幽明隔,谁访瑶妃寂寞滨。
花若无情还有恨,树犹如此况于人。
不知宋玉归何处,口诵招魂一怆神。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87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