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问傅庵海棠消息 其一

问傅庵海棠消息 其一

宋代 释居简

光风欲透锦燕脂,数点忺晴已荐奇。惆怅一双新燕子,年年不见未开时。

诗人释居简的古诗

书先天秀雁图

宋代 释居简

旧随燕燕擅周诗,海北天南却背驰。惆怅同经弗同里,好怀长似燕差池。

施当涂东洲见寄

宋代 释居简

骚吟富名流,东洲敏风雨。小低演纶手,联作石鼎语。

真龙得人畏,况复射真虎。妖踪与怪迹,三舍亟避去。

出如一角麟,贵若五色羽。不然六月息,扶摇快抟举。

蜀葵满庭

宋代 释居简

鬘缀薰风舞袂凉,依稀五竺饭空王。未哦玉唾三千偈,先列金钗十二行。

桂殿冷滋分素洁,魏家新紫拟芬芳。华林锦绣连铜雀,叶叶倾斜背太阳。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十五

宋代 释居简

学道如钻火,逢烟未可休。直待金星现,曹门取郑州。

其源

宋代 释居简

未达其源,十分成现。若是其源,岂无方便。后箭尤深,何如前箭。

铁壁银山通一线。

化桶

宋代 释居简

雪峰道底曾知有,已落曾郎陷虎机。若也诸人得受用,何须二子下针锥。

续东野铜斗歌送平江张都承 其二

宋代 释居简

老我名铜斗,可糁亦可糜。旦旦数瓶粟,不饱亭午饥。

层冰十万钱,剖蚌黳鬓丝。宏功厚斯享,毋使宏功隳。

揖山楼

宋代 释居简

溪阴留云云不留,楼在五云之上游。楼天一握净如洗,好山四面清涵秋。

主人亦有大白浮,揖逊群峰相献酬。岩中野逸皆名流,农隙颇复登临不。

何当天风吹袖寒飕飗,披衡跨霍迤逦昆崙丘。悠悠按辔双龙湫,泠然为君上上头。

楼头风物须盟主,风骚之外吾无取。猛拍阑干抚寥泬,不问楼天问华月。

月渚

宋代 释居简

秀色老千岩,窗虚小郁蓝。水明收晚照,沙暝展晴岚。

野饷隐沦共,清游名胜谈。中秋无好友,举酒便成三。

醉农图

宋代 释居简

楚袖回旋趁楚歌,曲终无策庇青娥。番嗟隆准当时乐,少似鸡豚社里多。

两蟆赞 其二

宋代 释居简

蚁战酣,蟆袭其后,非大嚼盍反相友。梦好忽同归,一麾何足疑。

月楼陈寺簿惠李阳冰千文新刻

宋代 释居简

厥初至文无一字,谁将鸟迹分形似。天淳屡警不知防,七凿才终混沌死。

遂令天下后世空纷纶,虫鱼钟鼎骈相新。茫然不理字外意,但见九州四海同轨仍同文。

王郎羽化不可絷,小篆千人万人习。祖龙无恙事如麻,稍缓簿书期会急。

西京杜门草太玄,诸儒载酒尊所闻。莫言字是纸上语,寻古康逵须得门。

朅来小楷无馀韵,更复颠狂窥草圣。不见当时石鼓歌,哂乃数纸博白鹅。

悠悠古恨凭谁雪,想见月楼时对月。质衣访古锦作囊,李侯屈铁千琳琅。

百金购工镵翠琰,数间僦舍生寒光。欲寿此书休待贾,待向君家提此话。

不图复见古人心,要与月楼同博雅。

薛子舒半镜

宋代 释居简

饥蟆缘云吞婵娟,径圆千里亏一边。何年吹缺堕九地,更复几时飞上天。

不悟素为明所误,削地更无开拓处。遂使骑鲸汗漫归,拟斫婆娑镜中树。

又疑白玉楼居大手笔,喝得倒行轮半仄。至今弗作玻璃声,犹自铮铮作金石。

不然十连酬贾难,怒发凛凛冲其冠。归来寒芒耿夜阑,亭亭小试龙文看。

半规朣朣尽分晓,团团如漆知多少。是中观德又观空,缺处何曾碍圆照。

藏云

宋代 释居简

层层叠叠烂银堆,无蒂无根卷复开。犹有壮心诛旱魃,出山为雨却归来。

毒果

宋代 释居简

恶木枝头起祸胎,丛林又见泼天灾。就窠打劫为深孽,更把馀殃累后来。

读贾太傅传 其二

宋代 释居简

七日平城戒覆车,不容年少系单于。用贤勿贰君知否,不用何须叹不如。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六十九

宋代 释居简

虚空无相身,堕地惹埃尘。不入红尘里,驴年洗得清。

谢司令惠赐茶

宋代 释居简

昨寻密斋觅茶吃,倒屣踉跄笑相逆。一杯青白胜黄白,好风两袖来无迹。

晴窗午景浣风味,露饱秋蝉谩尘蜕。周诗虽记苦如荼,浮俗但知浓若醴。

归来急足敲晨扉,香郁密云光陆离。圭零璧碎不复惜,自候泣蚓声悲嘶。

不妨为佛先拈出,油然雪乳翻秋色。更需佳士细商评,我恐眼中无此生。

竹坡丘知府哭子以偈寄之

宋代 释居简

绝杨合为扬雄叹,无子当于伯道哀。尚有曾元养曾子,少宽夫子哭颜回。

过周骧甫勉其教子 其二

宋代 释居简

勤俭工夫自足娱,又将馀暇课儿书。盍先撙节储脩脯,莫放春风冷帐虚。

释居简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58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