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文珦
爱性畏欢呶,云深一径茅。了无徒属累,唯结鹿麋交。
灌木由来古,修篁亦渐苞。终然声利表,颇若类由巢。
宋氏林园
题履道兄古松图
野外即事
雨后寄侃直翁新行古
题逆贾
晚秋游兴
馀英山中枫叶赤,龟溪溪上蘋花白。龟翁杖屦往来频,为爱溪山好秋色。
白叟虬髯眼深碧,邂逅相欢坐苔石。语终长啸归青壁,恐是云深避秦客。
斯人再见虽难期,忘机亦有渔樵席。藉草班荆相尔汝,无主无宾心自适。
沙鸥飞度夕阳间,烟外遥闻一声笛。
依韵酬葛秋岩陶体四首 其三
吾生一无营,终日衡门下。栖迟已成乐,岂羡台与榭。
相彼常汲汲,而我独多暇。时听蜾祝儿,于以知物化。
依韵酬葛秋岩陶体四首
朱静佳挽词
诗有盛唐风,人称一代雄。朱弦终自直,白简岂能公。
官到升朝止,身随过电空。伤心千里马,力尽畏涂中。
寄潜斋王尚书
南山松柏章
松柏何夭矫,南山何崚嶒。松柏有常何,南山不骞崩。
南山人所仰,松柏人所承。寻常部娄间,琐琐唯薪蒸。
彼无高志徒,视此宜自惩。坚守岁寒操,亦当慎攸凭。
山中吟 其六
受性不分拿,处身常落魄。难以事王侯,唯堪友猿鹤。
遂尔辞国都,终然住林壑。渴则饮涧溪,饥则茹薇藿。
烟霞水石间,自得无穷乐。所归在一死,天地为棺椁。
弃埋任从他,曾不加计度。乌鸢与蝼蚁,于吾无厚薄。
清泰藕华池,深知可栖托。念兹常在兹,但观西日落。
墨萱
送友人住海寺
旅吟 其一
故居抛水石,客路厌风霜。衰鬓从教短,馀生不愿长。
野老 其一
野老一身轻,于今野趣成。交游木上座,疏阔楮先生。
溪甑炊菰米,山卮咀菊英。林园道子好,时复到柴荆。
金竹峰
双桧高亭亭,遥见百里外。恍疑香烟幢,亦若羽葆盖。
秀色何其多,贞心固常在。化龙想非难,坐待风雨会。
赠仙翁
赠隐人
换却青云志,高眠旧隐庐。閒门谁践草,隙地自栽蔬。
交道贫尤密,吟情老不疏。囊中何所有,一卷养生书。
途中感兴
悠悠涉长途,西日照禾黍。回首睇关山,故乡在何许。
秋风吹栎林,忧思莫能禁。同怀不可见,日暮空沈吟。
方矜美少年,倏忽伤丑老。百年能几何,况复不长保。
存者日已少,逝者日已多。荣华亦难恃,薤露有遗歌。
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387篇诗文
观心
日夕佳
江上与故人暂会复别
山中秋日怀友
姚江舟中梦故人劝归
赠道士褚雪巘
枯树谣
藤杖
雪霁别乡
重游天台华顶峰
四序
先云洲访予於万玉归而寄诗因用其韵
三术
宁退耕岩维石隆湖隐皆尝有德于余图报未能而俱下世感念存亡哭以十 ...
自鄞江东泛舟至黄山桥度岭游白云寺
黄叶
重阜崔嵬行
送鉴上人还故山
千里
年来
天地无穷行
言志 其三
旅中秋晚
秋晓访菊
野僧
五洩龙井
烟霞石屋诸寺
由樵径登北高峰遂至韬光庵
隐居二首
茅茨 其二
喜故人来访共论易
同诸友寻幽登飞来峰
衡门 其二
种兰菊
赠王门老宾客
忠文洪相公挽辞 其一
夏暑正隆望秋得雨风赋长句
客居多暇步过田家
晨步
题颜晞仲归隐
吾性
远尘
柳下吟
食苦笋
效陶秋岩韵
蓬户
幽程
节物
晚秋野外
行窝吟
酬清苕恭仲温见寄旧诗追志于此
田父
赋海上人吾庐
送敬从可上人
梅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