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因悟

因悟

宋代 释文珦

因悟维颠匪一绳,遂无心续祖师灯。
只图尘苞难窥影,远入深峰不记层。
土木形骸从朽腐,冰霜志节自坚凝。
非吾同伴如相觅,牢闭蓬门定不譍。

诗人释文珦的古诗

人生几何行

宋代 释文珦

人生百年间,何殊旅亭客。
少壮不可留,渐觉衰老迫。
纵使功业成,谁能免形役。
长歌归去来,山中煮白石。

天目禅师归梁渚旧隐

宋代 释文珦

闻师归渚上,欲尽百年间。
独鹤知难侣,孤云不易攀。
龙盂经几缀,虎锡上重环。
禅子多求法,玄门为启关。

夏日过隐不湖居

宋代 释文珦

轩窗临水开,洁莹如冰镜。
含风柳千丝,清暑荷万柄。
近结鸥鹭盟,远寄江湖兴。
吾亦爱君庐,为发沧浪咏。

秋晓访菊

宋代 释文珦

醉陶为尔早辞官,醒屈曾将当夕餐。
我爱露丛深似染,晓寻特地犯清寒。

山人居涧上号涧居因涧作池名鉴止为赋是诗

宋代 释文珦

幽人临涧居,为爱涧中水。
冷冷出云窦,决决漱石齿。
流行本无意,遇坎还自止。
坎深遂成池,寒光映窗几。
于以鉴禅心,清净绝尘滓。
唯供种白莲,不洗闻尧耳。

隐怀

宋代 释文珦

负疴在山泽,已若无此生。
期与草木尽,隐人不须名。
西南数奇峰,宛同亲弟兄。
悠然有静意,青青日相迎。
因持短柄鑱,入山斸黄精。
志不在苟得,聊复怡吾情。

晓步十韵示山友

宋代 释文珦

隐居绝他营,晓步缘涧壑。
水深鱼影閒,林密鸟声乐。
晴空极清明,孤云何住著。
原穷得危磴,路转见横彴。
啸响空谷传,吟情古灵觉。
所遇皆隐沦,论心遗厚薄。
大山无小草,忘世胜大药。
余生岂须计,此兴谅非错。
其适在閒旷,何用嫌落魄。
书此以告君,狂言君勿噱。

元日作是岁除夕立春

宋代 释文珦

腊穷春自至,四序递相延。
玄发成华发,添年是减年。
嶰筒灰已动,象魏法初悬。
吾独存吾道,凝然不受迁。

村行与田翁语

宋代 释文珦

门对荒陂柳半遮,老翁留客坐枯槎。自言雨足好苗色,犹恐风多损稻花。

无心

宋代 释文珦

出本无心倦即归,悠悠天地一支离。
此真难与时人说,惟有山云乃得知。

中殿功德永寿寺产紫芝

宋代 释文珦

厚德孰能名,灵芝自化成。
人间无此种,天上合分茎。
紫盖随王母,彤云表帝京。
仟家多服饵,鸾鹤共长生。

哭恭仲温

宋代 释文珦

信敬谦勤德更纯,江湖风谊最相亲。
曾知九要三玄髓,岂混重泉一窖尘。
引日伤心亡我友,异时再面是他人。
山中弟子怀师德,各翦生绡暗写真。

山中秋日怀友

宋代 释文珦

庭树凉飙入,西山爽气多。独行清涧曲,閒咏紫芝歌。

野馔甘黄独,山衣足薜萝。幽人同此好,何事不相过。

逆旅

宋代 释文珦

逆旅夜冥冥,寒灯结烬青。
一声霜雁过,倦客梦初醒。

赵白云宗丞以诗送惠柳下谒浙西宪使包宏斋命

宋代 释文珦

宏斋伊洛宗,白云风雅主。
二公在斯世,光艳烛寰宇。
白云归帝乡,宏斋庇寒士。
出处虽小殊,怜才酷相似。
吟诗贫到骨,白云古知音。
吹送宏斋前,雄词重南金。
乘流春浩荡,变化那可测。
君不见北溟有鱼会风云,一举自然生羽翼。

閒身

宋代 释文珦

闲身出尘表,世鞅讵能绝。
真若寒崖松,凌傲几霜雪。
枝叶任生枯,唯自老根节。
更有无心云,油然足怡悦。

重会馨桂山

宋代 释文珦

桂山吾友子,壮岁即相亲。
跌宕去鞿絷,出语必惊人。
倏尔罹世难。东西各全身。
十年不相逢,有若参与辰。
偶乘霅舟来,见翁西涧滨。
相对恍如梦,彼此白发新。
抵掌话畴昔,故情一何真。
遣我白雪章,字字无埃尘。
长歌山水中,铿鈜惊鬼神。
胡为又当别,缱绻难具陈。
风前一回首,寒波渺无津。
他时定相思,题诗附双鳞。

为言以道赋岩隐

宋代 释文珦

隐者心常静,山林迹易安。
几年灵运屐。九转葛玄丹。
石圃菁苗在,崖房桂影寒。
岂知尘世窄,万事杂悲欢。

题暇亭

宋代 释文珦

人与山同静,亭巡紫翠间。
无时临镜水,终日见南山。
子敬心犹杂,渊明意自閒。
坐来轻世事,薄暮鸟飞还。

周草窗命题异人爪搯仙境图

宋代 释文珦

幽斋众客多清如,弁翁开卷示此图。
细画纤纤比毛发,老眼眴转眡若无。
须臾神定乃能辨,蓬山圆峤连方荧。
山川舯纡体势远,楼观缥缈棼桴铺。
霓旌羽盖蔽空日,云軿鹤驭闪天衢。
环丽绮错千万状,一一尽与人间殊。
弁翁指陈更详悉,言是澄江惠氏所宝之旧物。
昔有道人方外来,暮夜延之入其室。
萧然独卧无灯明,时闻爪甲铿有声。
明发道人不知处,但见桶底搯画成。
吾知道人非小巧,物物之中存幻眇。
更于爪画两俱忘,当与道人同一笑。
释文珦

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38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