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水调歌头(为方务德侍郎寿)

水调歌头(为方务德侍郎寿)

宋代 张孝祥

紫橐论思旧,碧落拜除新。内家敕使,传诏亲付玉麒麟。千里江山增丽,是处旌旗改色,佳气郁轮襜。看取连宵雪,借与万家春。
建崇牙,开盛府,是生辰。十州老稚,都向今日祝松椿。多少活人阴德,合享无边长算,惟有我知君。来岁更今日,一气转洪钧。

诗人张孝祥的古诗

满江红(于湖怀古)

宋代 张孝祥

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凝望眼、吴波不动,楚山丛碧。巴滇绿骏追风远,武昌云旆连江赤。笑老奸、遗臭到如今,留空壁。
边书静,烽烟息。通轺传,销锋镝。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龙为匹。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

寿老迓使者以斋素不置饯 其一

宋代 张孝祥

火云飞电远连天,太息斋厨几不膻。定自随车有甘雨,为言星使早加鞭。

次江州王知府叔坚韵 其七

宋代 张孝祥

何人列屋闭婵娟,忆对清歌重慨然。一笑相怜穷相眼,谩撩诗思入愁边。

从张钦夫觅纸

宋代 张孝祥

蜀江捣麻色胜玉,百金才能致一幅。君家入则充栋宇,再拜未肯乞纤粟。

为君破悭作此诗,担囊揭箧应有时。比邻寒亡忌唇齿,君但勤渠送川纸。

闻德远与曾裘甫黎师侯会饮范周士所 其三

宋代 张孝祥

臞曾句法早知名,新筑诗坛五字城。不要绨袍怜范叔,应将石鼎调弥明。

鹧鸪天(春情)

宋代 张孝祥

日日青楼醉梦中。不知楼外已春浓。杏花未遇疏疏雨,杨柳初摇短短风。
扶画鷁,跃花骢。涌金门外小桥东。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次江州王知府叔坚韵 其六

宋代 张孝祥

谷帘酿酒极清美,风味大似主人翁。我有一尊正倾写,却思烟雨庾楼中。

小憩孙氏竹轩观诸公诗 其一

宋代 张孝祥

开轩种竹仍留客,想见此翁强健时。借我绳床小盘薄,为君试读壁间诗。

寿老迓使者以斋素不置饯 其二

宋代 张孝祥

藩府东行迓绣衣,海云山月照旌麾。锦囊剩有新诗句,寄与幽人莫遣迟。

有怀

宋代 张孝祥

故人春梦谁复见,故园梨花二月天。丁祝主人时醉赏,荆州寒食又经年。

舟中 其二

宋代 张孝祥

山围平远水浮天,目送归鸿落照边。好趁新年酿云液,归来犹及牡丹前。

近得一二砚示范达甫笑以为堪支床也许送端州大砚作诗以坚其约

宋代 张孝祥

范郎紫玉馀半圭,翻手作云雨雹随。龙蛇起陆孔翠飞,云收雨霁千首诗。

荐以文锦盘珠玑,夜光发屋邻翁知。桂州刺史书成痴,单车万里日夜驰。

囊中已无去年锥,欠此石友相娱嬉。范郎笑我支床龟,忽遣致我重宝赍。

金印如斗不愿携,爱此直欲忘朝饥。君行题舆古端溪,溪石丑好纷不齐。

溪边之人足谩欺,须君眼力为辨之。更作万斛之墨池,为君大书十丈碑。

望江南(赠谈献可)

宋代 张孝祥

谈子醉,独立睨东风。未试玉堂挥翰手,只今楚泽钓鱼翁。万事举杯空。
谋一笑,一笑与君同。身老南山看射虎,眼高四海送飞鸿。赤岸晚潮通。

鹧鸪天(提刑仲钦行部万里,阅四月而后来归,辄成,为太夫人寿)

宋代 张孝祥

去日清霜菊满丛。归来高柳絮缠空。长驱万里山收瘴,径絮层波海不风。
阴德遍,岭西东。天教慈母寿无穷。遥知今夕称觞处,衣彩还将衣绣同。

和如庵 其四

宋代 张孝祥

一灯分作百千灯,光遍河沙正郁腾。稽首应庵休拣择,直须传与在家僧。

前日出城苗犹立槁今日过兴安境上田水灌输郁然弥望有秋可必乃知贤 ...

宋代 张孝祥

筒车无停轮,木枧著高格。粳稌接新润,草木丐馀泽。

府公为霖手,号令行顷刻。愿持一勺水,敬往寿南伯。

上元设醮毕作长句

宋代 张孝祥

绿简朱书自叩真,复炉香雾晚絪缊。雪花便作茶花白,春色还随月色新。

江涨不忧堤万丈,年丰何啻粟千囷。微生只拟休官去,拜胙归来吉梦频。

念奴娇·海云四敛

宋代 张孝祥

海云四敛,太清楼、极目一天秋色。明月飞来云雾尽,城郭山川历历。良夜悠悠,西风袅袅,银汉冰轮侧。云霓三弄,广寒宫殿长笛。偏照紫府瑶台,香笼玉座,翠霭迷南北。天上人间凝望处,应有乘风归客。露滴金盘,凉生玉宇,满地新霜白。壶中清赏,画檐高挂虚碧。

以茶芽焦坑送周德友德友来索赐茶仆无之也 其一

宋代 张孝祥

帝家好赐矞云龙,祇到调元六七公。赖有家山供小草,犹堪诗老荐春风。

菩萨蛮(舣舟采石)

宋代 张孝祥

十年长作江头客。樯竿又挂西风席。白鸟去边明。楚山无数青。
倒冠仍落佩。我醉君须醉。试问识君不。青山与白鸥。
张孝祥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51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