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僧礼补陀

僧礼补陀

宋代 释智愚

孤踪抹过海门东,吴越溪山几万重。
一拜起来还一拜,不知何处见圆通。

诗人释智愚的古诗

偈颂十七首 其八

宋代 释智愚

有意待不来,无心忽会面。顶发垂丝,眼光如电。说尽湖海风波,论量柴米贵贱。

更有一处少人知,也是重安眼上眉。

偈颂十三首 其六

宋代 释智愚

老和尚死去二十五年,有谁撑门拄户。虽与松源同日行,不会松源三转语。

父子背驰,面不相睹,直至如今成莽卤。露冷风高秋意深,久矣无心荐藜黍。

隐侍者游乳峰

宋代 释智愚

窦深惟古雪,霄岸更危峦。
到者难披顶,寻师多卖单。
无时云气重,长带瀑声寒。
挨得入门句,归来示我看。

送文瘦牛

宋代 释智愚

一味清寒骨拄皮,且无心力去扶犁。
江湖尽尽有闲地,况是春风草长时。

寄雪窦性首座

宋代 释智愚

祝融峰下烧红叶,应梦山中看白云。
足迹未教容易见,谁知天外貌人闻。

布袋和尚赞 其一

宋代 释智愚

一肩驼不起,两脚走如飞。业风交辊笑嘻嘻,问渠是谁渠不知。

霞谷清夜

宋代 释智愚

势书蕴丘壑,冥机未策勋。
瓦匜消古篆,石榻伴归云。
胜事知如许,余生无所闻。
灯花冷相笑,何可补毫分。

僧游台雁

宋代 释智愚

音旨双消不可闻,卷衣南去与谁论。
龙湫水涩石桥滑,得路应敲尊者门。

净覃藏主游方

宋代 释智愚

丛林荒落水云寒。风味辛酸话转难。
隐隐一枝一外去,不知何处择人安。

磻溪禅子请赞

宋代 释智愚

怒气噀人,殊不可犯。
虽有盖胆毛,肯无验人眼。
是亦划,非亦划。
咬定牙关,一生担板。

寄道彬侍者

宋代 释智愚

勃窣家风一任真,述朱终是不成文。
何如竹榻吟清夜,月到花梢几分。

寄慈峰故人

宋代 释智愚

湖面春归物理明,水花无数点青萍。
因行若访和庵主,未必孤踪在二灵。

潭老号古渊

宋代 释智愚

蛟龙窟宅初无底,神禹难穷浅与深。
好把凝流消息子,沛然为雨活丛林。

赵开府访霞谷次韵谢之

宋代 释智愚

旌幢天外见,缥缈谷中来。
望重草先偃,山灵云自开。
禅衣坐幽石,棕柄拂清埃。
勋业凌烟上,难教隐钓台。

颂古一百首

宋代 释智愚

有问自知无答处,却将柏树当门庭。
摇风摆雨经年久,不似松根有茯苓。

送了侍者游台山

宋代 释智愚

慕膻高举兴何穷,秋在黄芦叶里风。
已慢示明如蹈火,白云深处见岩翁。

谢芝峰交随惠茶

宋代 释智愚

拣芽芳字出山南,真味那容取次参。
曾向松根烹瀑雪,至今齿颊尚余甘。

黄檗礼佛掌宣宗图赞

宋代 释智愚

七赤之躯,额有圆珠。
问著便掌,胆大心粗。
不是大中天子,几乎唤马作驴。
大家水底按葫芦。

送胜禅者

宋代 释智愚

别我芝岩旧主情,松堂月冷露华清。
古桐高佩知保处,会听百滩流水声。

赵王访赵州州不下禅休图赞

宋代 释智愚

坚不刚,柔不弱。
七百甲子老翁,偏要用此一著。
列土王来下休,高风千古为标格。
释智愚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23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