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清杲禅者

送清杲禅者

宋代 安道

春雨濛濛,春风

诗人安道的古诗

忆江南 已丑元旦自众兴集起行北上,马上漫成四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元旦日,拥被听残更。爆竹数声惊倦马,红灯几点落疏星。

野馆足逢迎。

沁园春 爱日园感怀

宋代 安道

此日园林,十分寂寥,来游怆神。看青峰僵骨,插天如削;

枮杨冻影,匝地将春。风景俱幽,弟兄皆妙,正好追欢岁欲陈。

他休问,只千秋松柏,白首如新。

常年鹿鹿何因。未免叹飘零折角巾。便西方有径,终成流水;

北邙无主,总是浮云。傀儡场中,凌烟阁下,一种肝肠冷暮曛。

翻然笑,笑情怀若此,辜负朝昏。

草地人

宋代 安道

台阳膏腴地,一岁或三熟。可怜草地人,不得饱糜粥。

里正催租吏捉人,投林有洞幸藏身。昼伏夜归饥不忍,归来惟对甑中尘。

曩从城中来,曾见城中客。峨峨称大家,丹艧间金碧。

丰衣美食如山积,不如卖女图朝夕。使侬莫作沟中瘠,女事贵人两有益。

吁嗟乎,坠茵坠溷不可知,飞絮飞花岂有择。君不见,石濠别,幽怨声,流民图,凄凉色。

依韵奉和四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自从元白去寰中,重色轻情妙法空。小住祝郎三百岁,为他重作挽春工。

偕胡修六都闲望滕王阁故址

宋代 安道

客舍萧然揽夕晖,闲中野夕动微微。烟横南浦平空卷,云落西山著地飞。

簪芴百龄尘事起,晨昏万里素心违。幽州老将凭栏望,笑指秋原苜蓿肥。

题赠洪玉峰

宋代 安道

欲学长生怯病身,玉峰山外总阳春。相寻偶到云深处,认是悬壶一老人。

冬夜怀归

宋代 安道

寒风飒飒夜苍苍,腊月江城卧雪霜。
腊为食鱼常作客,偶因闻雁又沾裳。
青山梦里行难到,白发愁中镊更长。
不见北堂萱草色,忧心那得暂相忘。

磺溪三高士诗 其一 诗人洪寿春

宋代 安道

磺溪有诗客,隐居于市阛。甘心执贱役,不肯事长官。

吟诗祗自适,不予俗人看。当年杨伯起,一顾空冀闲。

下士得知己,列肆为名山。读书识忠孝,万卷胸中蟠。

采花酿成蜜,百代供一餐。我昔幸得之,琅琅诵百环。

誓将付剞劂,用以表微寒。孰料霓裳曲,不许传人间。

神龙破壁飞,万古去不还。至今思片羽,激烈摧心肝。

续梅花百咏 其八十二 水月梅

宋代 安道

水中月里色清凉,一树琼花两映光。最是玲珑尘不染,重重叠叠玉成庄。

子用济有远行诗以贻之

宋代 安道

吾子廉吏孙,读书昧生理。
三十未成名,徒然还乡里。
外侮旋复来,内忧方未已。
忽然远行役,披衣中夜起。
明星光在天,河流正弥弥。
行云有返期,游子靡所止。
揽涕下高堂,长途从此始。

龙华山

宋代 安道

梵王宫倚市廛开,波劫何曾断开埃。
百万源流归海会,三千世界属如来。
老龙收雨藏香缽,野鹤听经绕法台。
闻道题名还有塔,熙宁四老总多老。

续梅花百咏 其二十二 簪梅

宋代 安道

美人谁不爱簪花,簪得梅花兴更赊。螺髻梳成春色拥,一枝香影鬓边斜。

赐大学士杜立德

宋代 安道

十载资贤佐,劳深致太平。吁谟留紫闼,风度重丹楹。

方倚盐梅略,难违丘壑情。餐芝黄绮伴,轩冕有馀清。

送赵医士之北京

宋代 安道

才闻来白下,又见赴金台。药裹凭卢去,家书寄雁回。

人依秋水别,帆趁晓风开。何日重相会,山房酒一杯。

送苏正回海昌分得园字

宋代 安道

残雪初消涨水痕,故人南去惜离樽。孤舟江上难为别,芳草天涯易断魂。

云冷关山千里道,月明砧杵几家村。此行正及梅花发,看尽春光到故园。

酬西山龚学谕

宋代 安道

畏人兼惮暑,息影正逃空。
忽讶衣冠古,还欣臭味同。
带来西岭雪,睡起北窗风。
双璧无嘉报,怀斤愧郢工。

好事近 雪夜

宋代 安道

夜静柝声残,冷透一衾如铁。高卧别饶滋味,喜江天风雪。

明朝归去拥妻孥,正度岁时节。因念别离千里,望鸰原情切。

摸鱼儿 仲宣楼赋

宋代 安道

倚危梯、酹春怀古,轻寒才转花信。江城望极多愁思,前事恼人方寸。

湖海兴。算合付元龙,举白浇谈吻。凭高试问。问旧日王郎,依刘有地,何事赋幽愤。

沙头路,休记家山远近。宾鸿一去无信。沧波渺渺空归梦,门外北风凄紧。

乌帽整。便做得功名,难绿星星鬓。敲吟未稳。又白鹭飞来,垂杨自舞,谁与寄离恨。

望江南 同嫂氏过绿雪山房感赋二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山房里,往事足追寻。晓阁校书同问字,午窗斗茗罢拈针。

一局向花阴。

三姝媚 其一 次史梅溪韵

宋代 安道

冰华流羽瓦。正纱窗吹寒,雨丝飘洒。小曲幽坊,几探春帘底,送人花下。

漫折垂杨,难系住、萧郎骢马。断梦离痕,多少新愁,试看裙衩。

还记西楼消夜。伫画烛烧残,漏声初罢。后约星桥,奈绛河风警,聘钱无价。

绮陌红梨,生怕与、荼蘼同谢。但把鹅绡和泪,从头细写。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