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再和前韵答达善季辩 其一

再和前韵答达善季辩 其一

宋代 舒岳祥

屝屦送人征影远,布裘知我涕痕零。初愁冻雪无狐白,忽喜晴霄现卵青。

欲向华山成稳睡,不禁楚泽自长醒。桃源自昔无秦历,草木荣枯是瑞蓂。

诗人舒岳祥的古诗

巾山行同王监簿作

宋代 舒岳祥

皇华真人游海东,云行急疾去若风。
蜺旌羽节追不及,飘遥双帻堕碧空。
六丁六甲不得取,化作两峰撑青红。
至今八面各变态,隐见有无横复纵。
或说苍龙从海度,潮落江乾不能去。
两角峥嵘云护之,身伏泥沙惟脊露。
雷鸣电作定腾霄,铁锁横江截归路。
老胡说法欲降龙,又恐钵盂藏不住。
故将两塔压其巅,击鼓撞钟警朝暮。
有时风雨响空岩,僧坐堂中生畏怖。
惟有江平月照时,付与诗人题好句。

留正仲篆畦

宋代 舒岳祥

子欲寻安道,吾方梦惠连。
雪花成小雨,春草傍残年。
悄悄论诗夜,阴阴驻客天。
自惭私酿薄,一酌醉谁先。

帅安屡书有相访之约且求予文集知予有藏山之

宋代 舒岳祥

流水不还剡,落花终到鄞。
偶逢归峡客,乃是寄书人。
古刹藏山志,他生结愿因。
烦君同校正,字字莫留尘。

田家纪事

宋代 舒岳祥

濛濛土雾连三日,父老传经十七年。蚕月人家多忌讳,麦秋时候好安眠。

桑鸠逐妇应嫌雨,社燕依人不避烟。短策绿阴新似沃,顷筐朱实写来圆。

老融墨戏词

宋代 舒岳祥

寒木萧萧,寒汀渺渺。
船尾插竿童子閒,船头推篷天欲晓,
雁雁斜飞起衰草。颇记江湖独宿时,
一梦十年看未了。

促纤叹

宋代 舒岳祥

刺刺重刺刺,唧唧复唧唧。
只解促鬓丝,岂能催妇纤。
纤亦何用催,有丝愿成匹。
今夏蚕薄收,巧手闲刀尺。
昨下急急符,三日立税籍。
箧中无余丝,红女泪双滴。
汝更催不休,使我不得息。
汝因贪与嗔,形化生股翼。
不特登我门,又入床下壁。
号我夜不眠,墐户无计塞。
何时清霜来,堀堁同一寂。

贻山甫

宋代 舒岳祥

多病空馀老,劳生为苦思。偶然新得句,长是不眠时。

鼠搅歉无肉,佣逃怨食糜。此怀谁可诉,只恐则山知。

十月二三日嫩晴薄寒山房新构书阁去年此日北

宋代 舒岳祥

雾重月无色,夜来寒有情。
墙根余宿莽,大末弄初晴。
去岁那知有,新冬得此生。
拥炉谈往事,鸜鹆报三更。

约诸友九日游东山

宋代 舒岳祥

语石双蛩碎,鸣轩一叶锵。
黄花无旧客,白发又重阳。
日月双飞翼,乾坤几战场。
人生一百岁,不饮自堪伤。

伯夷

宋代 舒岳祥

士如圭璋,自然廉隅。
一日无耻,不可以居。
上帝降衷,毁败是虞。
迁史作传,爰首饿夫。

施元屏面

宋代 舒岳祥

渔翁不食鱼,爱换酒子吃。
临川羡鱼人,似喜网有昨。

冬日山居好十首 其十

宋代 舒岳祥

冬日山居好,能安始识閒。渔归溪口港,樵下屋头山。

竹蛎含梅蕊,江鲈著玳斑。人生何所事,口腹最相关。

周梅所还谭山

宋代 舒岳祥

柴门万物静,秋色栖四山。
风篁自洒扫,云鸟相往还。
而有玄寂士,冷然鸣辔环。
此客不喜饮,举瓢酌潺湲。
来即无所期,去亦不可攀。
抱月入绿萝,枕石秋菲间。

对红香梅

宋代 舒岳祥

雪里红梅树,尊前白发翁。
莫求颜色似,风致许渠同。

续十虫吟 其十

宋代 舒岳祥

虫有摇橹郎,楚楚绿衣裳。怒目祇自躁,奋臂倚枝长。

附桑寄螵蛸,亦入秘术方。折之插屋壁,经时子穰穰。

竹篱疏复密,牵牛花低昂。迎风新意气,顾盼何昂藏。

如逢大车辙,毅然亦敢当。不如捕鸣蝉,脆美不尔伤。

忆篆畦

宋代 舒岳祥

流水人千里,清风酒一尊。
乌头何日白,鹤发几人存。
石树根基壮,秋虫羽股繁。
殷勤问来使,元亮欲归园。

同正仲赋赪桐彩蝶

宋代 舒岳祥

守著赪桐不为香,翩如凤子往来忙。
徘徊最爱真红色,摇曳偏垂五彩裳。
宁号孟蝉随鬓袅,莫为鬼蝶幻身藏。
惜花却似诗从性,日舞中间夜宿房。

评花

宋代 舒岳祥

我欣牟莟重,君喜菜花黄。露浥齑菹味,风摇饼饵香。

均为资食品,乍可少羹汤。若论充冬蓄,何如续夏粮。

书生有定禄,百瓮亦须尝。

借正仲韵赋牡丹

宋代 舒岳祥

洛阳宫苑地,幻出几花身。艳色宜当午,开时惜殿春。

管弦非旧国,风雨易愁人。同是多情客,相逢说梦因。

次韵酬正仲

宋代 舒岳祥

丝窠鼠迹锁书滕,老去斯文属友朋。
冻芋共煨须熟火,寒葅对嚼欲生冰。
山深有客传诗藁,庵小无僧上佛灯。
西去芗岩才半里,有蛟寒蛰得沉罾。
舒岳祥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46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