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宋登春
八月悲风生,翛翛鸿雁鸣。白头多病日,黄叶此山城。
细雨孤帆落,长江独夜情。遥传一掬泪,洒向楚臣缨。
秋晚江上书怀
一望家园一惘然,湘云易水共长天。山中云荔日萧索,江上芙蓉秋可怜。
楚些独唫长下泪,燕鸿又过记残年。黄金台上无名字,醉后还歌宝剑篇。
长平道中早发言怀
流目古战场,白日惊飙驰。蟏蛸挂虚牗,寒瓜蔓枯篱。
玄蝉伤白露,青莎被修池。佳人理纨素,行子心伤悲。
童仆严晨驾,驾言涉丹湄。羁旅寡良俦,丽泽当依谁。
谁为黄雀吟,还歌猛虎词。利剑恒在腕,壮心安所期。
流景不可驻,沉叹将何为。欲学腾化术,松子久吾欺。
人生贵适志,知命复何疑。
江上寻张炼师
隔松闻桂杵,玉粒捣玄霜。水月明笙鹤,江云冷石堂。
荆州杂诗
八月十四夜忆徐刺史
桂华初发小堂东,绿芷红兰别一丛。翡翠芷前秋寂寞,芙蓉塘外月朦胧。
宝书玉笈为谁隐,云锦霞笺还自封。鸿雁不来秋又晚,故人闻巳到江东。
书李右承郭北山房
栖托难高卧,行藏且岁时。从来燕客放,不怪楚人疑。
时有青霞想,惭无玄豹姿。名山堪蜕骨,不遣报家知。
题仙人白鹿图为北山公寿
东华仙人夸白鹿,手持节旄握宝箓。羽扇霞衣风摇摇,须臾万里何神速。
韩众翩翩前致辞,青莲居士六旬六。五娥鳞次进蟠桃,瑶函丹简纪五福。
寿筵高张濮水滨,华轩乐奏南熏曲。常棣园中庆连枝,儿孙膝下走群玉。
箨冠道士捧琼觞,金粟谪仙抚玄鹄。醉中同咏五岳歌,为君□舞情如何。
千秋万岁意不尽,门下报恩谁最多。座中更有齐貌辩,三言为主生荣那。
意气从来我不少,披图赋诗何草草。待君千岁炼精魄,相随还访东华道。
芙蓉篇赠西安黄孝廉
晔晔芙蓉花,盈盈濯绿水。素影漾清漪,佳人乃相似。
肯学中园柳,漫逐春风起。愿为并蒂花,托根碧池里。
我本燕狂人,而来偶君子。匣中有宝书,礌礌心相许。
日暮望高楼,含情不得语。笑弄黄金珰,愿言酬知己。
弩力扬高翮,名成访绿沚。
饮酒四首 其一
清流众累集,性悟苦不早。身后名有无,生前亦枯稿。
不赖忘忧物,何以写怀抱。刍狗视浮骸,万事皆草草。
寿命由化迁,金石亦难保。敛襟独闲谣,江月上松杪。
白马客
白马铁连钱,婀娜珊瑚鞭。垂冠明月珠,横剑照秋莲。
笑买燕姬酒,醉歌易水篇。咄哉杨子云,白头守太玄。
襄阳送刘近化山人北游
意气重刘生,悲歌万里行。宝刀横白刃,骝马络朱缨。
江汉分南楚,云沙靖北平。经过易水上,为我吊荆卿。
辽府赠杨山人
故乡因别久,逆旅有新知。吊古过燕市,哀歌问渐离。
楚筵分醴后,蜀肆下帘时。欲就百钱卜,长贫老不疑。
晋阳山中元日
赠吴门顾季狂
水落荆门晚,风凉岁欲徂。且随梁苑客,好着羽陵书。
天地终怀玉,江山未卜居。何时结萝薜,同钓汉川鱼。
过夷齐祠寄别襄垣殿下三首 其三
云袅袅兮行春,望帝子兮忧殷殷。揽杜蘅兮河渚,结荷衣兮江濆。
古思边
井上梧桐春作花,园中苜蓿初藏鸦。少妇流黄挑棉字,将军提剑战龙沙。
醉中偶兴
春酒壶中烂似霞,青童学炼白朱砂。醉来起舞松庭月,三□临风玉树花。
留别再赋四首 其四
不佩千金剑,不乘五花马。出祖皆名流,结交多长者。
登太和山天柱峰
策杖陟峰顶,羽人启金扃。冥心观元化,彷佛见岳灵。
历历指九区,苍苍辩四溟。陵谷若波涛,微茫讵可形。
群动争飞奔,大运无留停。仰视浮云征,空虚安可升。
眇焉此浮骸,何堪为列星。愿留不死乡,炼骨引熊经。
书西园水亭
夜合含香发,春蒲出水齐。年华随短鬓,客计逐幽栖。
山鹘窥人落,江云拂户低。桃花迷处所,错认武陵溪。
宋登春
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189篇诗文
留别李连山三首 其二
五云洞
八月十三夜郡楼宴集
赠东隅逸人
苏州汪秀才见访江陵草堂以诗贻之
早春登钧州西台简党中丞
沙津送林孝廉还白下
江村寒食
楚中送僧还嵋山隐居
鹅池留客
贻上党程户侯
九月七日龙山感赋简苏郡丞
烧药
送洪都道士
山中怀龙山诸兄弟
寒食西郊望八岭山作
感遇五首 其四
久雨小晴即事
春日发上党游洛别刘五
冬夜宿三清阁三首 其三
白石歌送吴九升
自题画老子图
破闷
山中书事寄怀濮阳李北山符卿
嬿婉谁家女
夜泊长桥
九日夜集李北山园亭赏菊观妓 其一
再送张逸人
游桃源洞二首 其二
饮酒四首 其四
秋日同印别驾游桃川宫寻秦人洞
游长庆观
赠李枣强
寄嘉定徐二刺史
秋日鹅池昼卧
秋日过罗道士山房
同郡盖子材寄示文稿作此简答
春还海上因赠嘉定王山人
再游濮上饮李理卿第感今怀昔因而有赠
寄孙兆孺
巳未腊月寄李逸人
将游衡岳留别李九中
同赋清平阁饮宋山人二首 其一
上元夜走笔戏简呈忠教主人
赠东岩主人
冬夜宿三清阁三首 其二
夏日陪葛刺史胡少府吕尹汪三山人饮曹公东湖水亭 其一
太晖观晚眺
春寒睡起口号
焦仲卿妻
江陵送李梓老还苏州
远游二首 其一
自楚归访李少卿于濮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