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苏轼
渚宫
戏答佛印偈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戏人
杏花白鹇
鳆鱼行
浰阳早发
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
江城子·江景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谒金门·秋感
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
煌煌世冑馀,夫子非碌碌。由来有诗书,所以能绝俗。
得官本河朔,瓜期未易促。扁舟下南来,逸驾追鸣鹄。
遇胜即徜徉,风餐兼露宿。嗟余偶倾盖,一笑外羁束。
杖策每过从,相携访山谷。东风披鲜云,绣错出林麓。
松门有时尽,幽景无断续。崖转闻钟声,林疏见华屋。
衔山馀落景,归迹犹踯躅。谁云邺下欢,往事不可复。
吾曹二三子,取乐亦云足。愿公寄新诗,一一能见录。
船头行北归,囊橐有美玉。尘埃京洛人,亦与洗心目。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芙蓉仙人(石曼卿也)旧游
送范景仁游洛中
残腊独出二首 其二
江边有微行,诘曲背城市。平湖春草合,步到栖禅寺。
堂空不见人,老稚掩关睡。所营在一食,食已宁复事。
客来岂无得,施子净扫地。风松独不静,送我作鼓吹。
好事近·烟外倚危楼
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 其一
渐台通翠浪,暑殿转清风。帘卷东朝散,金乌未遽中。
扬州以土物寄少游?此诗为秦观作?
次韵子由三首 其三 椰子冠
天教日饮欲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
规模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发不知。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
惠州近城数小山类蜀道春与进士许毅野步会意
山光寺回次芝上人韵?一作扬州同晁无咎、芝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1142篇诗文
儋耳山
王维吴道子画
阳关曲·中秋月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其二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永遇乐·长忆别时
和子由渑池怀旧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周令作诗见寄次其韵
西江月 平山堂
临江仙·送王缄
凌虚台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卜算子·感旧
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
和陶归去来兮辞
王晋卿得破墨三昧,又尝闻祖师第一义,故画
仙都局鹿
别海南黎民表
太皇太后阁六首
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
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
徐熙杏花
一斛珠·洛城春晚
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得第愧
王中甫哀辞
夜泛西湖五绝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再送二首 其二
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
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
大风留金山两日
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
渔家傲·临水纵横回晚鞚
书临皋亭
汲江煎茶
宝绘堂记
四明狂客
铁拄杖,并叙
戏子由
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
六观堂老人草书
江月五首,并引 其五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纸帐
荔枝叹
安州老人食蜜歌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雨中花慢·邃院重帘何处
题宝鸡县斯飞阁
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西江月 黄州中秋
苏幕遮(咏选仙图)
初到黄州
南歌子·游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