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足姜句

足姜句

宋代 苏泂

那知身百岁,未办屋三间。
见客慵开口,逢僧托买山。
喜无他志愿,幸不碍清闲。
社燕秋鸿里,人生各有还。

诗人苏泂的古诗

将别颍叟弟

宋代 苏泂

兄弟无聊各数年,东堂犹喜聚炊烟。
悠然汝更寻灵照,别后吾知忆惠连。
击汰便应从橹外,看书谁与共灯前。
明朝不待冬冬鼓,只有关门及早眠。

凉意

宋代 苏泂

凉意满中庭,乾坤洗濯清。
鹊河通海浪,萤火乱天星。
便觉黄花近,休看白发生。
客床眠不稳,起坐听秋声。

次韵马季思禁体雪二首

宋代 苏泂

涤尽妖氛气,妆成富贵冬。
梅花香处觉,人意火边浓。
未暖那飞絮,非寒底见松。
绝怜阶下竹,腰折为谁恭。

日铸岭下狂歌行

宋代 苏泂

我生天地不如意,甚欲飘然去人世。
却思一死胡足悲,死而不乐胡死为。
又思天地之间固有足乐者,安得庄周之鹏穆王马。
有时骑气或御风,天上天中更天下。
息驾玄冥圃,驻节蓬莱宫。
攀星太极南,访日扶桑东。
东西南北何局促,自可直造混沌趋洪蒙。
又思去有归,安得来无从。
当时六鳌负亦重,岂有身常不转动。
会须四六二十四足一欠伸,我居其高视尔众。
不知化为大海水,为复茫茫而已矣。
不知鳌有复鳌亡,为复人生或人死。
此时逍遥游,不见争夺场,
想见四维上下俱茫茫。巨鳌尔灵便如此,
公欲欠伸不难耳。且如皇宋三百六十州,
出门所在多山丘。其间平地少,
但见萝茑藤蔓下下硗确森相樛。青鞋有底踏须破,
人寿几何行不休。更令生世人,
逼仄生戈矛。迂回隔绝千里成万里,
亲戚朋旧相见朝夕无缘由。尔鳌若未动,
为我背略倾。飐翻山与丘,
平地与人行。也知上天本来广,
也知下地本来平。只因山丘多,
顿使天地轻。我当作章问帝借北斗,
酌沧溟。尽歼逼仄人,
更杀马与鹏。百拜稽首,
祭鳌之灵。

玉斗

宋代 苏泂

玉斗撞来事已殊,岂知天命有乘除。
秦人自爱三章法,枉却先生胆气粗。

足虞叟兄句

宋代 苏泂

六月还当月尽休,今年节令却齐头。
萧萧不待听梧叶,一见银河认得秋。

得屋后舟中作

宋代 苏泂

有屋吾堪老,无田子缓求。
长江惟可饮,万事不须谋。
政尔天从欲,端因鬼瞰忧。
平生晏平仲,能费几狐裘。

望秦山残雪

宋代 苏泂

山脚斓斑日到迟,清连秦树夜猿悲。
因思上古英雄帝,不见苍苍白白时。

九日宝林塔中作

宋代 苏泂

甕头无酒菊花青,千丈苍崖孰与登。
从此重阳课茶事,不携儿女只携僧。

悼杨梅

宋代 苏泂

凡物从来遇合难,烂甜中故有微酸。
自怜生晚空同姓,不得杨妃带笑看。

归自陶山舟中示暹侄

宋代 苏泂

钟声四山晚,一舸镜中归。
远舍火明树,寒天露湿衣。
塔高城不禁,林暗鸟畴依。
有句传犹子,吾疏合世违。

苕溪杂兴四首

宋代 苏泂

斜风细雨转船头,夜半波平带月流。
行到下菰城畔望,水晶宫阙是湖州。

次韵知县兄秋怀三首 其三

宋代 苏泂

灵均心事少陵诗,青竹林边白竹篱。自把寒花看新雁,今年强似去年衰。

举子

宋代 苏泂

先亲去无归,家有十男子。
春秋此堂上,拜起共祭祀。
一贫乃青毡,书种幸未已。
人言抱子晚,君已三十四。
何时见入学,况未保龆稚。
老年树松柏,仁者用其意。
父母养我时,辛勤五兄弟。
蜂房今俯育,谁则逮菽水。
昊天真罔极,梦想九原启。
恭惟父母心,敢不嗣遗体。
平生忠与孝,举动法经史。
先训吾所知,功名盖天尔。

归越中所居

宋代 苏泂

闲居寡人事,栖迟倦所务。
雅志归去来,青山越中住。
爻辞玩往圣,门荫资先祖。
虽云隐遁情,尚眷诸亲故。
岁时酒一尊,聊乐我东土。
采莲樵风径,看竹兰亭路。
心亨体攸适,干禄靡希遇。
百年傥有程,度近严光墓。

税马盘沙

宋代 苏泂

故里何人起卧龙,飘然琴剑只西东。
马头忽与长安近,又听三茅观里钟。

重忆家姊

宋代 苏泂

纸钱零落树枝风,子女他人去绝踪。
此后只因多病弟,长官祠下泊孤篷。

乳爵

宋代 苏泂

乳爵机心浅,逢人自不飞。
阔疏罗网事,爱惜羽毛稀。
一物知天理,他年任布衣。
相忘容苟免,吾与汝无违。

次马季思十韵

宋代 苏泂

巷内有佳人,其志介如石。
沉酣数千卷,径如无行迹。
秋清入肺胃,篱落牵牛碧。
诗成锦绣段,裁剸非刀尺。
如闻急徵召,厚甚帛加璧。
毋庸北窗下,细字朱黄释。
嗟余世无用,痛饮时堕帻。
思君不相见,谁与浮大白。
中年友朋减,生意天壤迮。
何时樗隐园,容我分半席。

忆杨梅

宋代 苏泂

不羡南州锦荔枝,鹤头猩血正红滋。
老饕隔岁流涎甚,为趣容山半月期。
苏泂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29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