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耕堂弟妇生日

耕堂弟妇生日

宋代 苏泂

了却蚕缫备雪天,耰锄只在屋头边。
青筇绿蚁相扶醉,妇馌夫耕过百年。

诗人苏泂的古诗

即席次韵景周梅花

宋代 苏泂

魂来孤山青,梦破耶水碧。
非兄孰知我,非我无此客。
一枝霜雪后,坐断春寂寂。
平生桃李场,虽隣有不觌。
人中具品藻,酝藉李太白。
岁寒得佳尚,贤贤以易色。
经年堕尘鞅,此士久乖隔。
昌原弗相见,所谓顺之逆。
无诗可报答,大叫脱巾帻。
疏花正点染,半蕊犹索摘。

更赋一首

宋代 苏泂

纸阁新糊拥乱书,青灯依旧照诗癯。
隔城经月疏相见,却忆金陵瞌睡图。

濯锦江

宋代 苏泂

机丝波影借光华,巴女临流住几家。
争向芳菲偷锦样,织成平白溅江花。

高兄示夫妇观月诗和韵

宋代 苏泂

德耀梁鸿两不凡,闺中桂影醉同看。
却怜当夜鄜州月,空咏清辉玉臂寒。

寄李简夫宫使五首

宋代 苏泂

扁舟来往雪模糊,一句当头道得无。
不是诗人磨不死,欲将身凑剡川图。

次韵古梅

宋代 苏泂

独立枝南万事非,岁寒引去合知几。
伯夷寒信西山饿,公望何须东海归。
笛外数声空入梦,江头一树忽斜晖。
相看有愧垂垂老,莫遣无端片片飞。

金陵杂兴二百首一百四十八

宋代 苏泂

飞梁谁字小垂虹,波面蜿蜒去不穷。
一段风烟无处觅,鸳鸯鸂鶒在其中。

金陵杂兴二百首一百四十九

宋代 苏泂

南台北榭隔飞烟,绿水朱桥思渺然。
月下闲来看箕斗,傍人指点似神仙。

金陵杂兴二百首 其一六九

宋代 苏泂

压架荼蘼百万枝,月边花下更涟漪。三更比屋皆高枕,如此清凉弃不知。

正月二十七日陪唐子耆登卧龙时稼轩已去令人

宋代 苏泂

晴雨烟云态,高深会见闻。
乱山依越定,一水向吴分。
元白诸侯表,杨王俊士群。
春风到红绿,花草总能文。

岩壑兄去岁此时作春前四绝句姿媚可爱然犹有

宋代 苏泂

萦风送腊回,生意遍陈荄。
似织如丝处,春从里许来。

题元真观屋壁二首 其二

宋代 苏泂

冬青干已老,柏树亦萧萧。紫殿岁年远,黄冠早晚朝。

井甘邻共汲,食寡腹常枵。永夜看河汉,仙人似见招。

次韵高秘书谒陆待制二首

宋代 苏泂

海上三神宅,人间陆放翁。
谈谐诗雅咏,任己易屯蒙。
松竹当姬侍,鸥禽是仆童。
后来那可计,应有不如公。

次韵知县三兄

宋代 苏泂

杨柳依依万缕丝,梅花无计与扶衰。
十分酒满闷如昨,一半春休雨未知。
安得诗书成保社,略容岩壑有心期。
扁舟短策寻常事,肥马轻裘我不为。

望前山雪寄叶山人

宋代 苏泂

烟云出没微微白,知道前山雪出来。
应在山中望城郭,烂银宫阙是蓬莱。

夜读杜诗四十韵

宋代 苏泂

夜读老杜诗,如对老杜面。
此翁历艰难,往往诗中见。
曩吾游川蜀,所恨年数浅。
草堂闻无人,正在成都县。
断碑蚀苔藓,扪读知几遍。
寻思隐其下,终日弄书卷。
庶几平生心,所得未应偭。
亲庭臣行在,归计乖初愿。
言瞻浣花里,卮水乃缺献。
人间画图样,皮骨怪丰腆。
京华四十载,褐短更驴蹇。
至今彼堂上,唇绽齿微现。
独馀双眸子,利若秋江剪。
因何太瘦生,贫贱恐不免。
耒阳一脔炙,饮食知味鲜。
后人美肴膳,出语秽虾蚬。
那知独角龙,妙用天行健。
至其得意处,力斡造物转。
神雷破潜穴,霹雳飞雨片。
武夫荷戈战,飒沓旗鼓偃。
蛟鼍呿波浪,宗庙罗黻冕。
鞭车甫平陆,梯磴忽绝巘。
又如虚空内,一气互游衍。
有足恣驰驱,不行渠自远。
苍茫鬼神会,惨惨颜状变。
春荣与秋悴,时节随晦显。
凤鸣朝阳桐,诸鸟徒巧啭。
关雎乐不淫,小弁亲不怨。
此身付天地,宁作青紫楦。
低头向严武,陵辱非所便。
百年禀忠孝,句法老益练。
君看夔州作,大冶金百炼。
麟经示褒贬,此物足懲劝。
蜀山上摩天,蜀水下如线。
山川蕴精异,翁句丽而典。
荒郊夜徂半,隔巷闻惊犬。
分明梦见翁,握手一笑倩。
殷勤得软语,意若深予眷。
文章致隆贵,嗤点到群彦。
何当同宗文,相与携笔研。

秋夜登湖桥

宋代 苏泂

平湖秋水满拍拍,恰好三月桃花春。
所不同者一轮月,下上青镜奁寒银。
我来跨湖桥顶坐,月照水光光照我。
春暄那得抵秋清,自摘霜华餐露颗。

琢句

宋代 苏泂

琢句真无益,论诗新有名。
客怀无远近,人事只翻腾。
积水明寒树,饥鸿咽夜声。
半年安坐得,又作雨中行。

奉和知县兄

宋代 苏泂

苍烟湿湿雨微微,一榼山醪手自提。
看了梅花来看竹,春寒如水不曾知。

挽故开府节使观文赵公二首

宋代 苏泂

绿鬓今如雪,陪行万里长。
稍从师北面,重作婿东床。
道义非常重,精神有不忘。
一为天下恸,端复细思量。
苏泂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29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