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放龟二首

放龟二首

唐代 司空图

却为多知自不灵,今朝教汝卜长生。
若求深处无深处,只有依人会有情。
世外犹迷不死庭,人间莫恃自无营。
本期沧海堪投迹,却向朱门待放生。

诗人司空图的古诗

丁巳重阳

唐代 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客舍喜逢连日雨,
家山似响隔河砧。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榜下

唐代 司空图

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将文字竞通津。
春风漫折一枝桂,烟阁英雄笑杀人。

效陈拾遗子昂感遇二首

唐代 司空图

高燕飞何捷,啄害恣群雏。人岂玩其暴,华轩容尔居。
强欺岂天禀,刚吐信吾徒。乃知不平者,矫世道终孤。
阳和含煦润,卉木竞纷华。当为众所悦,私已汝何夸。
北里秘秾艳,东园锁名花。豪夺乃常理,笑君徒咄嗟。

诗品二十四则。精神

唐代 司空图

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
青春鹦鹉,杨柳底台。碧山人来,清酒满杯。
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暮春对柳二首

唐代 司空图

萦愁惹恨奈杨花,闭户垂帘亦满家。
恼得闲人作酒病,刚须又扑越溪茶。
洞中犹说看桃花,轻絮狂飞自俗家。
正是阶前开远信,小娥旋拂碾新茶。

旅中重阳

唐代 司空图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至在,
旧有坟向北邙新。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光启丁未别山

唐代 司空图

草堂琴画已判烧,犹托邻僧护燕巢。
此去不缘名利去,若逢逋客莫相嘲。

五月九日

唐代 司空图

金石皆销铄,贤愚共网罗。达从诗似偈,狂觉哭胜歌。
高燕凌鸿鹄,枯槎压芰荷。此中无别境,此外是闲魔。

长命缕

唐代 司空图

他乡处处堪悲事,残照依依惜别天。
此去知名长命缕,殷勤为我唱花前。

借居

唐代 司空图

借住郊园久,仍逢夏景新。绿苔行屐稳,黄鸟傍窗频。

华下

唐代 司空图

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
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

戏题试衫

唐代 司空图

朝班尽说人宜紫,洞府应无鹤着绯。
从此玉皇须破例,染霞裁赐地仙衣。

诗品二十四则。洗炼

唐代 司空图

犹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感时上卢相

唐代 司空图

兵待皇威振,人随国步安。万方休望幸,封岳始鸣銮。

长亭

唐代 司空图

梅雨和乡泪,终年共酒衣。殷勤华表鹤,羡尔亦曾归。

杨柳枝二首

唐代 司空图

陶家五柳簇衡门,还有高情爱此君。
何处更添诗境好,新蝉欹枕每先闻。
数枝珍重蘸沧浪,无限尘心暂免忙。
烦暑若和烟露裛,便同佛手洒清凉。

河湟有感

唐代 司空图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歌者十二首

唐代 司空图

追逐翻嫌傍管弦,金钗击节自当筵。
风霜一夜燕鸿断,唱自江南袚禊天。
玉树花飘凤失栖,一声初压管弦低。
清回烦暑成潇洒,艳逐寒云变惨凄。
十斛明珠亦易拚,欲兼人艺古来难。
五云合是新声染,熔自琼浆洒露盘。
不似新声唱亦新,旋调玉管旋生春。
愁肠隔断珠帘外,只为今宵共听人。
十年逃难别云林,暂辍狂歌且听琴。
转觉淡交言有味,此声知是古人心。
五柳先生自识微,无言共笑手空挥。
胸中免被风波挠,肯为螳螂动杀机。
风霜寒水旅人心,几处笙歌绣户深。
分泊一场云散后,未胜初夜便听琴。
自怜眼暗难求药,莫恨花繁便有风。
桃李更开须强看,明年兼恐听歌聋。
白云深处寄生涯,岁暮生情赖此花。
蜂蝶绕来忙绕袖,似知教折送邻家。
重九仍重岁渐阑,强开病眼更登攀。
年年认得酣歌处,犹恐招魂葬故山。
绕壁依稀认写真,更须粉绘饰羸身。
凄凉不道身无寿,九日还无旧会人。
鹤氅花香搭槿篱,枕前蛩迸酒醒时。
夕阳似照陶家菊,黄蝶无穷压故枝。

偶诗五首

唐代 司空图

闲韵虽高不衒才,偶抛猿鸟乍归来。
夕阳照个新红叶,似要题诗落砚台。
芙蓉骚客空留怨,芍药诗家只寄情。
谁似天才李山甫,牡丹属思亦纵横。
贤豪出处尽沉吟,白日高悬只照心。
一掬信陵坟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
声貌由来固绝伦,今朝共许占残春。
当歌莫怪频垂泪,得地翻惭早失身。
中宵茶鼎沸时惊,正是寒窗竹雪明。
甘得寂寥能到老,一生心地亦应平。

唐代 司空图

不是流莺独占春,林间彩翠四时新。
应知拟上屏风画,偏坐横枝亦向人。
司空图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 17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