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孙蕡
谁识沅湘路几千,梦魂夜夜到君边。春光不管愁人恨,故傍枫林叫杜鹃。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三十八
桂树丛生山正幽,王孙岁暮尽优游。不知招隐缘何事,聒聒风前咏不休。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五
暗卜街头好几回,连连去语道来来。当楼素月明于练,一任房栊彻夜开。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
静夜焚香礼玉娥,杏花凉露湿衣罗。幽情不遣旁人解,尽是喃喃细语多。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
心如金钿只须坚,归早归迟总信天。错听几声檐外鹊,朝朝江口望郎船。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 其十三
乞与山童润笔钱,归时正及早春先。玉堂分取薇花树,种在双溪浅水边。
尝草图
蒺藜勾吻总青青,惭愧春山草木荣。几欲骑龙叩天阙,绿章祈雨护黄精。
游罗浮三首 其一
白鹤峰头春暮时,水帘洞口苍庚飞。千林帘树化红雨,百道玉虹穿翠微。
神朝帝阙鹤为骑,灵语仙坛霞作衣。坐怜佳致恼魂梦,应觅真人扣息机。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六十五
江上好景莫虚度,屋边乱红今已深。不是春风相勾引,道人争看日携琴。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五十一
欲铸钟期未买金,断丝寒縆案头琴。虚堂月底弹清曲,别鹤离鸾自赏音。
过黄石公祠
尘编寥落千秋事,野客停舟问隐居。烟月高名兴汉后,风云远略避秦馀。
赤松仙子依丹室,黄石山精护素书。岁晚圮桥风物改,泥中履迹近何如。
圮上怀古
草没荒台烟树疏,维舟凝眺久踟躇。凌波见说求仙履,博浪曾闻误副车。
勋业赤龙三尺剑,风云黄石一编书。独怜衣赭人如玉,鸿鹄歌残怨有馀。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 其十九
后学无师误少年,在于蕡也更堪怜。联班欲上陈情表,留取先生住讲筵。
怀青城
青城观里寻真处,万树琪花映雨开。林鹤或乘仙佩去,洞龙时化羽衣来。
天青紫气蟠金阙,夜冷琅风散宝台。几度神游高兴阻,五云依约隐蓬莱。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六
对花谁与掷樗蒲,自倚危阑到日晡。愁里漏声迟欲咽,自倾新水入金壶。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二
已许红丝绣镜囊,更饶金粉拭清光。镜中神圣知人意,托梦儿家白马郎。
饯宋承旨潜溪先生致仕归金华七首 其六
妙誉芳声照简编,丹青不待绘凌烟。清朝礼乐词林出,史馆文章异域传。
贝锦春明天竺国,虹光夜贯日南船。匡时已是吾儒事,赢得高参面壁禅。
饯宋承旨潜溪先生致仕归金华七首 其五
一自先生离禁闼,玉堂清致更无人。金莲飏彩初寒夕,燕寝凝香散暮春。
著作有官惟故事,论思此道竟谁陈。青云志气惭悲梗,不觉临岐泪满巾。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
怨女和戎黑水河,玉环埋恨蜀山坡。佳人薄命头头是,比较儿身好几多。
沙门岛四首 其一
忆上銮坡拜紫宸,沾恩曾醉杏园春。空馀姓字传江海,那得新诗泣鬼神。
徐韨楼船风信杳,安期瓜枣露华新。等閒鸥鹭休相笑,犹是金莲炬底人。
赠关元帅景熙
孙蕡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440篇诗文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三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二十四
过睢宁怀叶知县夷仲
虹县九日登五女冢五首 其三
奉太史令护军公
拟古诗十九首 其十四 去者日以疏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 其十六
山中写怀
古河思家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十二
送崔振宗
车驾游天界寺应制
怀旧游寄李士行
和翰林典籍牛士良使安南之作
巫峡秋怀八首 其一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五
次张
秋风词三首并序 其一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六十一
高昌老翁行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四十五
怀朱备万修撰谪辽东二首 其二
寓居传小楼怀以成
代内赠别二首 其二
拟古诗十九首 其八 冉冉孤生竹
过扬州(二首)
宣和枯木翎毛
拟古诗十九首 其十三 驱车上东门
徐州洪二首 其一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六
墨竹九首 其九
杂画十首 其三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五十九
怀白云山房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六
送翰林典籍张敏行之官西土
画梅四首 其三 雪
访单孟雄不遇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三
秋风二首 其二
杂画十首 其五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七
集句七言绝句诗 其八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二
题杨肇初墨菊图
耕牛词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五
代内赠别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十八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八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九
立秋次清江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六
聊城见荷二首 其二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四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二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七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 其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