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夏日卧病得诗十首 其八

夏日卧病得诗十首 其八

明代 孙继皋

万事堪高枕,官衙况薜萝。闭门玄草歇,开牖白云过。

竹翠晴犹湿,荷香晚更多。陆沉翻自爱,不复厌婆娑。

诗人孙继皋的古诗

送周中丞怀鲁晋督河 其二

明代 孙继皋

更镇重悬大府章,行河此去筑宣房。台前河识朱公柏,陌上新留召父棠。

夜静蛇龙初匿影,春回鸿雁尽随阳。锡圭正际垂衣日,宅揆还看总庙廊。

夏日卧病得诗十首 其三

明代 孙继皋

幽居无俗事,小径即花源。薜荔春常在,轩窗月每存。

焚香惟晏坐,对客只清言。更爱看山色,新开傍竹门。

同王鸿胪顾进士杨王二茂才谭陆二徵君赏蒋氏杜鹃花甚盛因作短歌

明代 孙继皋

濯锦江边杜鹃鸟,血泪声声啼不了。春魂化作江南花,花开如血流红霞。

枝盘十层高一丈,自从何处移君家。我来欢赏日未夕,花下一时罗众客。

翠幕朱阑兴不孤,金尊绿蚁倾须百。曾闻此花在润州,鹤林寺中天女游。

重九之日忽烂漫,楚天失却寒云秋。仙葩异种何常有,阆苑蓬莱帝命守。

俗杀人间桃李花,海棠睡足差可偶。向君高歌进君酒,一年三百六十日,几度对花开笑口。

君如不饮更漏残,月落城头万杨柳,繁华易谢君知否。

题张民部抱关问寝图

明代 孙继皋

仙郎分署俯沧洲,寿母临觞映白头。云满关门频望气,萱荣堂背自忘忧。

香添五夜供温被,箸进重闱佐执筹。燕喜莺迁谁得似,宁亲体国荷恩优。

夏日卧病得诗十首 其十

明代 孙继皋

官阁暑犹寒,生涯寄药栏。风尘吾意懒,岁月主恩宽。

短发牵丛桂,同心忆采兰。小盘甘苜蓿,时复一加餐。

得玉酒船漫赋

明代 孙继皋

爱此璠玙质,偏宜托酒船。直须酿沧海,长醉白云边。

载月浮金谷,乘风度绮筵。美人何处隔,引满一鸣舷。

游梅潭东西诸山

明代 孙继皋

绝岭沿湖度笋舆,轻阴浮翠雨晴初。千林香雪重重破,一路仙云片片舒。

渐老春心游转王,催人霜鬓映全疏。岁寒薄有菟裘计,欲乞孤芳傍绮疏。

读杨大谏理荒疏有感

明代 孙继皋

十疏回天足雨霖,传来一读一沾襟。艰危旱后安邦计,辛苦行边吁阙心。

恩到阳春回使节,身归霄汉领朝簪。皂囊更借筹边急,闻说烽烟紫塞深。

秋尽日雨

明代 孙继皋

一自客咸秦,愁看落木频。秋随暮雨尽,寒入敝裘新。

金马吾堪隐,雕虫老更亲。最怜窗外竹,萧瑟故人邻。

舟行得游字

明代 孙继皋

病眼豁遐瞩,素心酬薄游。川原如往日,风气尚馀秋。

农穫知天意,军兴费主忧。江湖倘无恙,吾计足扁舟。

黄太守宅社集余以疡发不赴时梅渐放

明代 孙继皋

常年怕花落,今夕愁花开。借问尔何意,支离断举杯。

昼眠贪拥被,春望羡登台。不分枝头玉,东风故故催。

秋日史思善吴文仲二比部偶集斋中分得山字

明代 孙继皋

玉珂双并散朝班,人识明光奏赋还。春雪识看华屋满,秋风偏放白云閒。

佩将兰草香同握,望得金茎渴共攀。橐笔却怜违别久,重来仍是忆青山。

题云水奇踪卷

明代 孙继皋

兴以名山发,游因汗漫奇。偶随流水去,时与白云期。

高士吾能传,如君世所师。肯同垂钓者,名姓使人疑。

赠倪相士

明代 孙继皋

几载春风别上林,逍遥吾已入山深。凭君照胆玄经在,未必能窥野鹤心。

送王元祯应留都试得船字

明代 孙继皋

孰使唾壶缺,转怜经笥便。时名快晚达,行色动秋先。

紫气钟陵树,苍烟梦泽船。高堂看擢桂,老亦倚婵娟。

山中怀友人

明代 孙继皋

十年叨禁近,梦落五湖边。此日山中住,居然静者缘。

清阴花覆地,大壑树参天。却忆同怀子,萋萋生暮烟。

张湫晓发

明代 孙继皋

官程候晓发,川柳拂船低。雨过防新涨,烟开辨古堤。

莺花看逼夏,鸡犬欲闻齐。多少征人梦,萋萋草色迷。

送吴县陈令公应朝

明代 孙继皋

朝天此去笋为班,云拥征车不可攀。人自楚才操白雪,官从吴苑领青山。

绾铜花县窥潘鬓,辑玉枫宸识舜颜。解道延英还赐对,察眉宁惜吁民艰。

寿吴仰玄

明代 孙继皋

草玄亭子白云关,心与岩花谷鸟閒。第五与尊骠骑上,于陵身老桔槔閒。

春祠太乙逢初度,昼鍊青阳得大还。白日飞翰容易见,铜官玉女本仙山。

送张民部吴关得代擢长其曹还朝

明代 孙继皋

及瓜传诏下新除,拜宠雍容领篆初。画省持筹关国计,赤囊飞羽动边书。

握兰却望春晖远,起草频惊夜漏疏。民力东南君自见,忧危还喜诵衣袽。

孙继皋

孙继皋

(1550—1610)常州府无锡人,字以德,号柏潭。万历二年进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摄铨事,论救诸谴谪官,无所避讳。神宗嫡母陈太后梓宫发引,帝称疾不送,遣官代行,继皋上疏极谏,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请去者,皆慰留,独继皋致仕去,卒赠礼部尚书。有《宗伯集》、《柏潭集》。► 29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