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闻昔岭事哭奠理斋四兄 其二

闻昔岭事哭奠理斋四兄 其二

宋代 安道

三载筹边历险多,最逢险处冒干戈。蠢蛮不识青云客,狭路因成碧血坡。

枯骨至今迷的博,忠魂何自返蓬婆。愁将泪眼迎斜照,那得趋庭更一过。

诗人安道的古诗

送义存出家

宋代 安道

光阴轮谢又逢春,池柳亭梅几度新。汝别家乡须努力,莫将辜负丈夫身。

袁长官女诗(摘萱草吟)

宋代 安道

彼见是忘忧,此看同腐草。青山与白云,方展我怀抱。

南乡子(春雪)

宋代 安道

翠袖怯春寒。对雪偏宜傍彩阑。弱骨丰肌无限韵,凭肩。共看南窗玉数竿。
羔酒莫留残。更觉娇随饮量宽。小立妖娇何所似,风前。柳絮飞时见牡丹。

朱干办求颂

宋代 安道

磨洗纷尘百念秋,湛然源底未分流。
其间自照因缘外,水净娟娟浮月钩。

咏罂粟子

宋代 安道

倒排双陆子,希插碧牙筹。既似牺牛乳,又如铃马兜。
鼓捶并瀑箭,直是有来由。

仙游山道士余岫云为虞公于华盖山作黄茅冈隐居喜而有赋承命次韵 ...

宋代 安道

曾谒朱衣拱帝关,故辞黄阁老人间。鼎湖梦断龙髯远,辽海归来鹤羽閒。

教种芝田经雨过,看锄药圃带云还。绝怜此日都忘世,浑似当年未出山。

送刘司税

宋代 安道

闻说刘司税,心怀更坦夷。量宽无醉日,俸薄有贫时。

近喜加新泽,明当别故知。城西征赋浩,梅发望归期。

书广陵天宁寺北舍

宋代 安道

浮舟出淮水,飘风吹我裳。未憩远归身,辄束前时装。

长江渺何许,东南指丹杨。白云复依依,黄流浩汤汤。

爰止阻凌帆,暂留招提房。入门遇嘉友,欢娱罗酒浆。

哦诗口不辍,读书名未扬。投怀二十年,开言谢肝肠。

满斟更添酌,一劝累十觞。蕙露下空砌,松月辉长廊。

坐久更漏沉,醉来形役忘。

大江东去 午日和韵

宋代 安道

端阳重遇,可应是、辗转天高难越。炫日葵榴疑是泪,触景偏增呜咽。

三载离乡,两经兵火,孤负芳时节。五丝续命,寸肠应被千结。

休问鼓吹谁家,龙标何处,风鹤成警怯。魂梦飞扬旁人须,讶道鬓斑形劣。

渔父忘言,汨罗留恨,醉醒凭人说。伶仃儿女,有谁为我疼热。

后从军行,仿杜后出塞体五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封侯无相骨,际会须风云。君看牧羊儿,一胜拜将军。

粤西有巨盗,十载烟尘昏。蔓延及浙水,召募急如焚。

投辕授旗甲,万马如蜂屯。男儿身许国,生死安足论。

努力事戎行,及时当树勋。

咏选图六首 其六

宋代 安道

千人顶上共圆光,胜地初开选佛场。此是涅盘能度众,机关全在转轮王。

閒居杂咏 其十八

宋代 安道

波影摇江树,朝阳出海门。归舟何处客,款乃一声闻。

和吴淩霄县长喜雨诗敬次原韵

宋代 安道

柔兆摄提夏五月,四郊渐见荒芜迹。炎炎烈日悬长空,大地乾枯鲜雨泽。

延陵君子系深忧,不遑寝馈安仁宅。省方督促令诚求,得沛甘霖手加额。

虔心斋沐祷上苍,雨师税驾随风伯。黎民渴望云霓深,转瞬晴烘地仍白。

今年旱魃将为虐,佥虑吾苏千里赤。心香一再告苍穹,但期早舞商羊翮。

应时微雨洒廉纤,邑有明神乃降席。无何大雨倾盆施,问谁有此推移力。

农民快慰感吴侯,始信严明匪苛刻。一封昭告通帝闇,鉴观不爽集感格。

枯苗渐渐转生机,田中积水盈寸获。怡园主人播诗歌,色舞眉飞喜对客。

五风十雨庆丰穰,收穫他时占什百。孰意天公又放晴,未识何时隐忧释。

不愿骄阳日日肆炎威,惟愿檐溜声声听朝夕。南亩秧针漾绿波,河渠顿涨潮三尺。

吴侯折柬集士绅,霖雨苍生负职责。酬神了愿报鸿慈,免使吾曹徒役役。

元宫词 其八十五

宋代 安道

白露横空殿宇凉,房头捣洗旧衣裳。玉栏金牛西风起,几叶梧桐弄晚黄。

秋夜杂感

宋代 安道

坐深残暑退,斜月淡银釭。生理随枯树,吟魂折大江。

秋来无限事,老去片心降。冉冉荷风入,中宵拓绮窗。

赠鞠人太史叠前韵

宋代 安道

五云深处焕祥烟,手造凤楼笔补天。气压揆文《长庆集》,名高开国未央砖。

京华私觌承欢宴,王道怀柔化党偏。从此北江企山斗,诗盟东海乐尧年。

百卉亭联句 其二

宋代 安道

斗酒十千须尽兴,满园春色照人衣。

送锯上人之京

宋代 安道

江南初春雪载涂,送尔作宾于皇都。冀北遂空群騕袅,海东生此真珊瑚。

中朝自古有师法,开士只今多大夫。万言草奏明光里,阴翊王度如唐虞。

舟行太仓昆山之閒即目四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烟波深处荡吴艭,两岸秋山绿到窗。看过水荭花一片,栩然飞过鹭丝双。

青玉案 并蒂兰

宋代 安道

佳人空谷曾倾国。倚春盎,枝骈茁。心史孤根清泪湿。

几经风雨,一番怜惜。合见琴台侧。

连鬟并暖欢相得。不羡汉宫赵家璧。双照无双夸角色。

沅陵波绿,楚江裙碧。纫佩余芳溢。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