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诸葛寿之

挽诸葛寿之

宋代 孙应时

命矣三年病,在乎百岁期。
尸饔犹有母,传业更无儿。
便作平生尽,空多国士知。
增光在金友,人得记埚篪。

诗人孙应时的古诗

山庵秋夕

宋代 孙应时

山晚下樵牧,秋声生夜长。
精庐脱尘想。倦枕惬新凉。
万里一筇在,百年双鬓苍。
定知间有味,不必醉为乡。

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

宋代 孙应时

岁寒松柏苍,波动金石止。
物生不自别,有时正须此。
真源在极致,空谈非实理。
玉汝其或成,造物恩大矣。

和答司马宜春溯

宋代 孙应时

纷纷市道交,势利争攫取。煌煌鼎食家,声色自缠纠。

畸人固寂寞,蓬藋侵瓮牖。有时步虚曲,植杖话农亩。

清秋动幽兴,有月欠肴酒。高轩肯相过,贤哉百乘友。

空寻奕秋诲,不与欢伯偶。别来雁欲宾,晴喜鸠还妇。

村酤聊可载,草具亦何有。饤饾止鱼虾,扶擎杂梨藕。

君侯反觞客,欲起辄被肘。意重黄金百,气豁云梦九。

长篇继踵来,子建才八斗。勉和若登山,吾诗真培塿。

雪窦妙高峰诗

宋代 孙应时

绝壑高岩面面雄,一峰孤起白云中。
山连飞瀑斜通寺,人在危栾半倚空。
把酒登临非易得,题诗摹写最难工。
谁知妙意无穷尽,都在幽人全笛风。

孙生康祖从予海陵予荐之滁守赵叔明之门送以

宋代 孙应时

洙泗诸公游,参实少且鲁。
谁知一贯学,其进乃甚武。
儒生多山野,此事亦已古。
儇儇细儿黠,往往车上舞。
后生识取舍,百不能四五。
子兮何为者,独行事踽踽。
嗟我离师友,岁月渐莽齿。
子辱从之游,未必免聋瞽。
淮丞少官事,吏散日亭午。
藜羹共脱粟,本不计客主。
亲年当喜惧,药裹属覼缕。
劳子辞我去,天寒无乃苦。
滁阳贤太守,岂弟民父母。
青山照城郭,广厦庇风雨。
子往事佔毕,可但费樽俎。
窗明棐几净,坚坐勿规户。
交情贵胆肝,师道在规矩。
何妨坐椎钝,未可心媚妩。
万里须坚车,百步要疆弩。
书来说新功,吾欺俟习羽。

江北梅开殊晚和林实之别驾韵

宋代 孙应时

楚江横月一枝明,想见江南半落英。
等是春风有先后,不妨调鼎看功成。

挽楼文昌母安康太夫人汪氏 其一

宋代 孙应时

中外三孤贵,康宁百岁期。荣于列女传,美矣二南诗。

蝉蜕无馀恋,龙渊有合时。十经汤沐赐,风木更须悲。

送彭子复临海令满秩

宋代 孙应时

君侯古循吏,及物如春家,
民间自宁一,堂上何从容。
平生眼中人,此尹未易逢。
吏道益可悲,非君吾孰从。

挽石应之提刑

宋代 孙应时

芹泮清灯夜,山亭皂盖春。
重更双使节,总为两淮民。
德意人人浃,工夫事事新。
帝城车马外,才此寄经论。

昆山龚立道作棲闲堂取李太白题龚处士别墅诗

宋代 孙应时

一丘一壑尘埃外,三沐三薰清净身。
别墅只今唐处士,高风当日汉君宾。
打门未肯容惊梦,载酒谁能径卜邻。
千里题诗寄心赏,多惭不是谪仙人。

送苏赞府梵满秩

宋代 孙应时

今日崔斯立,先门苏少公。
九流清似镜,一坐凛生风。
倾盖难为别,挥毫记所蒙。
琳琅谁肯荐,早献大明宫。

寄王明叔提干

宋代 孙应时

我去日以远,君留谁与居。
难忘畴昔意,故有圣贤书。
窗几深潇洒,尘埃痛扫除。
入官纷万事,濠上有游鱼。

和刘过夏虫五咏·蛙

宋代 孙应时

将军鼓吹来,处干非所喜。
夸汝风月夕,天籁鸣悄已。
汝姑勿自夸,坎井不可恃。
当知马伏波,笑杀公孙子。

寄通州徐居厚使君

宋代 孙应时

珍重通州守,凝香足燕清。
海风喧夜永,江日汤春明。
未废于灯读,应添折发生。
长沙休赋鵩,归作汉公卿。

与宋廐父昆弟唐升伯偕游庐山

宋代 孙应时

征帆西过忆匆匆,咫尺匡庐怅望中。
天意留为今日计,春游恰与故人同。
酒醒月落行侵晓,云断风来翠满空。
识取庐山真面目,会来栽杏作仙翁。

和顶山前韵

宋代 孙应时

小山摇落故凄凉,想象登临野兴长。
万里晴空初雁入,一年好景又橙黄。
极须痛饮偿秋节,生怕疏钟报夕阳。
搔首故园归未得,荒篱寒菊为谁香。

挽李中甫使君 其四

宋代 孙应时

书卷平生事,篝灯静夜分。韵钧奏韩柳,黼黻补卿云。

不鄙频挥麈,曾窥一运斤。词人嗟不遇,地下早修文。

寄史同叔开叔

宋代 孙应时

千顷东湖风月中,去年厌看藕花红。
可惊云水将身远,不得琴书与子同。
四海人才尊一老,百年门户到三公。
传家报国诸君事,心地勤收汗马功。

挽李中甫使君

宋代 孙应时

少日论心密,中年会面艰,
相逢愈青眼,太息各苍颜。
离合穷通里,悲欢梦寐间。
蒙园岁寒约,秋草泣空山。

胡元迈集句作宫词二百求题跋为书两章

宋代 孙应时

五侯鲭具人间味,百衲衣裒天下工。
宫体故宜供帖子,玉堂何日唤诗翁。
孙应时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33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