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都督万鹿园四首次思节韵 其二

赠都督万鹿园四首次思节韵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暂脱荷衣事鼓鼙,从军亦复有新诗。犯难甘为智士笑,还山肯顾道人期。

申胥自信知天定,李广何心计数奇。尊伦运筹今巳就,潢池跳跃欲奚为。

诗人唐顺之的古诗

家居喜袁芳洲相过赋此为赠三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忆昔曾同念庵子,岁寒访汝深雪边。别开寒馆屏人语,不解朝衣藉草眠。

琴意相传中散后,玄言每到漆园前。正是江东暮云处,再逢携手一凄然。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 其十七

明代 唐顺之

营平谋国最深忠,每与公卿见不同。但使湟中无寇盗,不须麾下有边功。

病中秋思八首 其七

明代 唐顺之

何年海上入妖氛,满地楼台尽一焚。刃露雪霜惊壮士,阵翻蛱蝶扫□军。

星河避影宵烽逼,砧杵停声哭巷闻。野老无能效筹策,空弹长铗对秋云。

八月五日顺义道中望阙一首时近万寿节四日也

明代 唐顺之

几时承遣出彤闱,寒暑俄惊节候非。霜陨暑门犹葛屦,风凄朔野亦絺衣。

中秋诞圣金晶会,百里瞻天紫气围。日与长安俱近处,莫陪鹓列转依依。

中岳

明代 唐顺之

巫闾控北户,葱岭奠西隅。兹地阴阳合,中天洞壑孤。

黄枢楆正位,紫气护真图。近接浮丘宅,深藏轩后符。

疏峰连太乙,列馆象清都。圜宫犹汉筑,驰道尚秦除。

肃肃泥书秘,森森羽盖趋。仙游微见迹,帝幸暗闻呼。

露洗千龄柏,霜封九节蒲。星榆临砌发,月荚应时敷。

将访三山记,犹迷七圣途。今朝陪广乐,直拟到方壶。

宿双塔寺林东城罗念庵误于郭外相寻不遇有作见寄用韵奉答

明代 唐顺之

谩向金门学隐沦,独游花院散凉氛。诸天只在人间世,并马谁寻野外云。

白日金轮临户映,香街笙管隔墙分。化城本是迷来路,莫讶幽人好避群。

铜雀台二首 其一

明代 唐顺之

玉盌从兹閟,铜台空自寒。分香留故爱,同辇罢新欢。

急管销魂易,轻丝续命难。何因作云雨,彷佛梦中看。

月夜渡蛟门

明代 唐顺之

大洋万里无拳石,却见群山亘海中。忽然石壁开双峡,坐觉楼船耸半空。

岛以户宽延满月,潮缘口窄弄惊风。谁能一矢穿蛟窟,秪忆枞阳汉武雄。

三屯营阅兵蓟镇总兵开府处

明代 唐顺之

股肱北平郡,烽火度辽营。特以郎官节,来巡都护兵。

橐驼参阵□,

赠陈佥事约之生日

明代 唐顺之

青春绣服俨神仙,早岁为郎霄汉边。问齿方知散骑后,论才已是洛阳前。

官迁柏府多推望,经绝韦编不待年。衰病无能真自弃,慢将犬马愧君先。

游永庆寺示诸友

明代 唐顺之

村墟正三月,春服领春风。飞鸟机心外,青天佛眼中。

观心犹是障,齐物亦非同。何处参真诀,颜生昔屡空。

病中食江鱼作自海寇乱此鱼不至者六年矣

明代 唐顺之

腥风暂说静鲛潭,石首新尝到草庵。常味首令食指动,病身未觉水鲜甘。

试和芹子心仍在,欲荐椿庭恨岂堪。莫谓有无关口腹,安危消息系江南。

南征歌十二首 其七

明代 唐顺之

军书插羽速星奔,邛僰夷王尽款门。杀气三秋清瘴海,轻兵一夜袭昆仑。

海上凯歌九首赠汤将军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纷纷盗窃尔何知,岸上斫人水上嬉。自咤一身都是胆,欲将巨海作潢池。

题王世新一枝窝三首 其三

明代 唐顺之

希世从来谢不能,虚闲每与道心增。交游息处孤松对,今昔忘来一几凭。

夜读阴符羞说剑,醉过白社偶同僧。如君自以鷡鹩比,借问何人是大鹏。

偶感十一首 其三

明代 唐顺之

毒药本能攻毒病,病瘳药发更堪论。借问苗兵谁驾御,远观元季近桃源。

题清溪庄三首赠顾副使 其三

明代 唐顺之

地即梁鸿宅,溪连范蠡湖。霜天荣橘柚,秋水戏鸥凫。

从宦元非巧,名丘亦是愚。欣君遂始愿,绕屋树枌榆。

和徐养斋移居二首 其一

明代 唐顺之

何年挂却侍中冠,新筑山居一亩宽。种黍聊为终岁计,移花应待早春看。

门依绿树人稀到,身谢红尘梦亦安。更是谢家兄弟好,长吟池草对江干。

游塘候巡公四首 其一

明代 唐顺之

公门几岁罢趑趄,俯仰衡茅每晏如。岂谓鬓毛萧瑟久,尚随疆吏路傍趋。

谢病赠别高参政子业

明代 唐顺之

逝将归旧林,复此别知音。绾鱼惭分薄,解剑感交深。

目送三河使,身分十亩吟。从兹一相失,长叹隔飞沉。

唐顺之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35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