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环佩重来轩为槐塘程文实赋 其三

环佩重来轩为槐塘程文实赋 其三

明代 唐文凤

相业相传祖泽存,至今厚德说高门。遥知府第多清思,三弄梅花月一痕。

诗人唐文凤的古诗

三山顺风渡江

明代 唐文凤

三山离镇远,一棹渡江来。月出鲛人泣,潮归龙子回。

持心绝思虑,抚事去惊猜。向晚情何适,诗成句稳裁。

题颜辉写吕洞宾像

明代 唐文凤

洞庭渺渺秋波阔,袖中三尺青蛇活。朗吟飞度天宇清,黄鹤楼寒桂香发。

一声铁笛月色新,葫芦酒熟纯阳春。岂知误落颜辉笔,千载风流前后身。

送金仲远调大同卫掾 其二

明代 唐文凤

我留子去意悽悽,匹马长途独向西。若到雁门关外望,故乡回首白云低。

游东龛岩赋十景诗 其七 铜环鲤

明代 唐文凤

放生湖中有金鲤,身带铜环弄清泚。年多变态神化龙,三十六鳞云气起。

已能济世成甘霖,令公涵育恩泽深。白波茫茫不复见,千年空负琴高心。

祖印院荒废无僧仅有道人焚脩屋宇漏损予命工瓦以覆之垣以缭之惟存 ...

明代 唐文凤

无僧禅寺古,门关少人来。于焉聊小憩,两庑取次开。

脩垣去榛棘,扫地除莓苔。像设已漫漶,檐隅亦倾颓。

孤灯媚禅龛,浊酒湛客杯。俗嚚治难化,民疲心可哀。

蹇予施政拙,牧驭非良才。耿介自独立,肯受庸众咍。

顾瞻此庭戺,伫立空徘徊。惟馀松与柏,风雨不可摧。

夭矫虬龙姿,偃蹇梁栋材。丁宁勿剪伐,留护晴云堆。

进腊日诗 其二

明代 唐文凤

腊日饶佳景,乾坤万里同。三农方报祀,八蜡已成功。

鹤禁春光早,龙庭喜气浓。太平端有像,愿勿效东封。

题枯木竹石图四首 其二

明代 唐文凤

墨仙骑龙东海归,袖中带得东海石。翩然更欲游三湘,彷佛苍梧二妃泣。

翠云染就琅玕青,铁网罩取珊瑚赤。墨仙梦熟呼不还,湿透鲛绡见遗迹。

天河月淡夜窗虚,潇潇凉动秋声急。

赋宛平十景诗一十章送江弘德归新安 其八 育王塔

明代 唐文凤

谁建阿育塔,天遣鬼工凿。八风不动摇,四时相犄角。

日影标榑桑,云光动恒岳。星斗杂灯龛,风飙语铃铎。

亭亭管送迎,晴空洁如濯。向晚当离筵,临岐谩清酌。

游东龛岩赋十景诗 其二 东龛寺

明代 唐文凤

东龛古刹寄岩麓,令公读书有遗躅。瑟瑟风语龙髯松,潇潇雨敲凤尾竹。

流传香火将千秋,晨钟暮鼓云悠悠。鸾笙鹤驾碧霄远,神归故国应来游。

谢平川耆民钟尚义寄鲊 其五

明代 唐文凤

弹铗王门食有鱼,寄来磁瓮更鲜腴。谢诗愧非裹鲊帖,赠远当传双鲤书。

题李息斋双竹图

明代 唐文凤

双龙已化葛陂水,两凤初集丹山羽。虞廷既远费仙归,留得潇潇杂风雨。

老聃文孙神思奇,笔吐元气何淋漓。一天秋兴收不得,疏影散作青瑶枝。

送罗生伯达升国学

明代 唐文凤

梧桐生高冈,绿叶何葳蕤。所托既得地,畅葳谅亦宜。

醴泉溉其根,甘露濡其枝。凤凰鸣哕哕,朝阳影离离。

谐和五音具,孕材良且奇。神灵不敢惜,哲匠频顾之。

斲成美琴瑟,登歌清庙时。罗生秀而整,有若碧梧姿。

持此欲安往,伥伥求所知。论心必有遇,世岂无钟期。

何当献天子,再歌南薰诗。

赠柏仲芳 其二

明代 唐文凤

相思长北望,相别近南游。京国莺花雨,江湖芦雁秋。

李生师说在,柏子隐居幽。安得陪清讲,炉香细细浮。

谢平川耆民钟尚义寄鲊 其四

明代 唐文凤

瓮潭昔有铜环鲤,何事而今碎雪鳞。慰我老饕尚能赋,诗瓢酒杓细分春。

池口镇 其一

明代 唐文凤

迫暮宿池口,维舟舣渡头。城依孤嶂耸,水入大江流。

市小无盐肆,年饥有米艘。人生忙底事,閒杀羡沙鸥。

用钟伴读清明节灯下书怀韵 其五

明代 唐文凤

生长南山麓,羁栖北海涯。人情轻柳絮,客梦瘦梅花。

遣兴乾春瓮,吹愁咽暮笳。何当问丹诀,修炼欲餐霞。

格山隐居八景诗八章为休阳胡希永赋 其六 石磴马迹

明代 唐文凤

神人挥鞭马不惊,四蹄踣铁无留行。至今石磴印遗迹,玉寒隐约云气生。

忠烈功成封越国,千古英灵犹不没。嘶风几度耀金戈,汗血当年称骏骨。

长枫峡

明代 唐文凤

篙师用力健,帆驶拂云低。浪涌长枫峡,沙平短柳堤。

雨轻鱼性熟,风暖鸟声齐。酒醒诗成后,蛮笺手自题。

寄钟子常文学 其一

明代 唐文凤

紫髯才俊总超群,笔底春生五色云。千里相思共良夜,东龛岩畔月纷纷。

题画为芝黄汪志高作

明代 唐文凤

苍松蜕骨虬龙蛰,满地清阴云气湿。山中地药人未归,老翁杖藜童子立。

翁来问师日欲西,直疑刘阮仙路迷。寻真未遇兴尽返,武陵空觅桃花溪。

至今却忆芝黄墅,松月轩中足清趣。深根伏苓大于人,独荷长镵斸秋雨。

唐文凤

唐文凤

徽州府歙县人,字子仪,号梦鹤。唐桂芳子。父子俱以文学擅名。永乐中,以荐授兴国县知县,著有政绩。改赵王府纪善。卒年八十有六。有《梧冈集》。► 24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