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训导陈公馀之筠阳

送训导陈公馀之筠阳

明代 唐文凤

一经荐剡授官回,司教皋比讲席开。久聚德星传世业,好施化雨育英材。

江通文水清澄底,山到筠阳翠作堆。九载考功多擢桂,天香高折数枝来。

诗人唐文凤的古诗

徐孺子亭

明代 唐文凤

高士亭今废,遗基俯碧流。声名著东汉,人物重南州。

友致生刍奠,宾延下榻留。平生惟食力,禄仕岂曾谋。

奉题徽宗御笔十八鹤图

明代 唐文凤

仙姿何事拟登瀛,不戒乘轩百感生。千古青城空月色,可怜无复九皋鸣。

晚泊大信

明代 唐文凤

大信维舟泊,炊烟暝色迷。水光连上下,山势隔东西。

江接淮淝近,天分吴楚低。人家多卖酒,旅客醉如泥。

梅根市

明代 唐文凤

寂寞梅根市,潮回岸拥沙。柳边维客艇,树底著人家。

山暝云含雨,江晴水映霞。晓来篷下坐,开镜整乌纱。

寄钟子常文学 其四

明代 唐文凤

妙画清诗才思新,笑谈顿使座生春。白头愧我鹓鸾侣,青眼思君鸥鹭群。

题无心道人墨竹 其一

明代 唐文凤

一江疏雨翠烟迷,愁结寒云楚甸低。犹忆泊舟苍石岸,黄陵庙下鹧鸪啼。

祖印院荒废无僧仅有道人焚脩屋宇漏损予命工瓦以覆之垣以缭之惟存 ...

明代 唐文凤

无僧禅寺古,门关少人来。于焉聊小憩,两庑取次开。

脩垣去榛棘,扫地除莓苔。像设已漫漶,檐隅亦倾颓。

孤灯媚禅龛,浊酒湛客杯。俗嚚治难化,民疲心可哀。

蹇予施政拙,牧驭非良才。耿介自独立,肯受庸众咍。

顾瞻此庭戺,伫立空徘徊。惟馀松与柏,风雨不可摧。

夭矫虬龙姿,偃蹇梁栋材。丁宁勿剪伐,留护晴云堆。

游东龛岩赋十景诗 其五 笔架峰

明代 唐文凤

雨沐莲峰青孕孕,移来宜付中书卧。东溟为砚云如笺,写遍长天愁欲破。

令公手携登玉堂,凤池波浸山苍苍。龙蛇鸾鹄有神助,九霄夜贯晴虹光。

三山镇

明代 唐文凤

镇挹三山耸,江通二水流。惊涛捲地起,怒吹挟云浮。

投檄昌黎伯,乘槎博望侯。平生远游志,何日到瀛洲。

寄主簿高泰铭

明代 唐文凤

高适能诗五十过,文孙才德蔼春和。三年小试勾稽簿,处处桑麻雨露多。

舟泊吴城山龙王祠

明代 唐文凤

吴城之山若拳小,吴城之水深如沼。上留遗庙久妥灵,下有潜宫更幽渺。

东湖西湖波合流,望穷浩荡天尽头。雨滋岸柳春色浅,烟凝渚树朝光浮。

昨暮天昏风簌簌,停桡夜泊祠下宿。羁怀磊块不可降,强饮一尊村酒绿。

山川有神能福人,和风瑞气海宇春。兴周已起渭滨老,但愿白首称良臣。

赋宛平十景诗一十章送江弘德归新安 其二 白云观

明代 唐文凤

飘飘真仙侣,乃在白云乡。朝云以为衣,暮云以为裳。

神游何缥缈,形蜕亦飞扬。千载邱长生,执节上帝旁。

琳宫永尸祝,降福惠泽滂。送别今戾止,酌酒歌慨慷。

谢赐睿书 其二

明代 唐文凤

鸾翔凤翥精神异,虎卧龙骧气势雄。若候藏书占太史,九天光燄贯长虹。

题广成子小像

明代 唐文凤

大化妙亭毒,赋予方成形。聚□乃其常,胡为独长生。

云何广成子,能悟至道精。崆□问宝诀,渊微叩心扃。

貌古神烨烨,颅圆发星星。至□□代下,画图仰仪刑。

我欲往从之,奈此婴俗情。飞□夜栩栩,跨鹤超沧溟。

身留不得往,矫首三山青。

新安八景诗 其二 练溪朝云

明代 唐文凤

溪流素练三千尺,寒光摇曳朝云湿。风驱勃勃海涛翻,瀰漫欲浸天宇碧。

帆归冲断半溪分,扶桑日照收氤氲。数声渔唱破清晓,沙际惊飞鸥鹭群。

游东龛岩赋十景诗 其七 铜环鲤

明代 唐文凤

放生湖中有金鲤,身带铜环弄清泚。年多变态神化龙,三十六鳞云气起。

已能济世成甘霖,令公涵育恩泽深。白波茫茫不复见,千年空负琴高心。

游东龛岩赋十景诗 其三 石舫

明代 唐文凤

无帆无楫空类舫,不经江涨波涛漾。当年经办济川功,留得遗形岩石上。

纵令百丈那可牵,高歌击节时叩舷。云流如水疑欲泛,沧海桑田多变迁。

题祁门陈友章十景卷 其九 沧溪晚歌

明代 唐文凤

满溪秋波浸霞影,天光压碎玻瓈冷。孤舟载月远浦归,沙鸟惊飞鸥梦醒。

披蓑老渔黄发多,鼓枻自唱沧浪歌。数声欸乃未终听,水深风急将奈何。

谢赐睿翰神妙变化远法钟王臣子仪不胜欣跃赋诗以进 其二

明代 唐文凤

清兴閒书笔阵图,妙窥八法不须摹。钟王墨迹何堪数,摘得骊龙颔下珠。

赋宛平十景诗一十章送江弘德归新安 其八 育王塔

明代 唐文凤

谁建阿育塔,天遣鬼工凿。八风不动摇,四时相犄角。

日影标榑桑,云光动恒岳。星斗杂灯龛,风飙语铃铎。

亭亭管送迎,晴空洁如濯。向晚当离筵,临岐谩清酌。

唐文凤

唐文凤

徽州府歙县人,字子仪,号梦鹤。唐桂芳子。父子俱以文学擅名。永乐中,以荐授兴国县知县,著有政绩。改赵王府纪善。卒年八十有六。有《梧冈集》。► 24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