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陶益
月卿自昔依岩廊,金龟银鱼居帝旁。入社龟同陶处士,知音何异蔡中郎。
即看春水鸭头绿,翻忆秋花鹅子黄。挥手又从燕北去,官河榆柳正苍苍。
次韵送别兼忆所知
惜别维舟酌乱巡,石鲸夜吼渺无津。兵戈满月人千里,鼓角孤城月一轮。
云绕雁书归太华,花迎鱼佩入宜春。从今识得相思苦,不独多吟白发新。
梦梁仲房感述二首 其二
旧游丘壑梦相寻,薤粥谈玄坐绿阴。醒后独怜人去远,五更风雨十年心。
酬少龄王使君
缁尘荏苒忆萍逢,燕柳隋堤别恨同。珍重柳书骞玩永,萋迷深夜梦魂通。
相期鼓柁湾黄木,更许移家上祝融。何自话归归未得,几回搔首叹冥鸿。
闻彭西桥投笔用兵席中有怀
漫道辞家久,因嗟报国勤。兵麾云外见,战角夜中闻。
入幕推为客,封侯拟是君。谁怜张仲侣,对酒借离群。
修褉二首分韵示罚 其二
岚烟收雨日初长,花鸟吟馀泛曲觞。安得川流通作酒,与君判饮润诗肠。
寄题希夷观姚韵
坠驴仙客爱烟霞,此是烟霞别一家。鼎在金坛青草没,书留玉架白云遮。
椿芽树下舂菰米,石耳岩前煮雪茶。解道华阳牢
织妇吟二首 其二
茧箔谁收敛,机丝自忖量。祇愁缯帛少,无褐奉姑嫜。
咏贺长公枕溪新筑
数亩园中独乐身,别从青野结溪邻。榆枝折罢吹藜火,柿叶书残岸葛巾。
避俗已拚人共弃,投閒还许鹭相亲。镜湖一曲能如否,解说风流老季真。
种瓜四首 其一
小圃既锄亦已耘,邵平留叶倩谁勤。烟霞掩映低最实,纳履翻疑五色文。
与王青萝先生江门阻风二首 其一
翠竹江村古渡边,冥鸿数点没寒烟。濛濛浦口渔灯乱,风急舟横只醉眠。
仲冬与使客夜坐
汉使星轺雪色华,翛然乘兴过山家。空园晚菊呈疏蕊,静夜寒灯落细花。
门外已迎鲸海月,鼎中还易虎邱茶。抱裘赓咏不须睡,明日片云何处槎。
馆中书怀二首 其一
昔曾结客少年场,此日南窗纳晓凉。非为浮名难系缚,祇缘多病切江乡。
静观水鸟机心息,閒笑时人局面忙。我欲朱明诗作社,长吟采药跨青羊。
送郡守戴公归隐二首 其一
皇华曾忆度梅关,鸡舌香含霄汉间。正羡文翁能作郡,那堪五马入名山。
过邮亭有感
愁见邮亭倚道旁,那堪算别重彷徨。十年作客非吾土,千里怀人是帝乡。
溪绕閒花全倒景,店垂弱柳半斜阳。回头宿处清樽旧,说剑星流午夜光。
许吾野观竞渡诗二首索和为次之 其二
乍雨初收潮欲平,遥闻隔浦有歌声。湖边过客依依望,桥上游人故故惊。
忽见鹢浮波浪出,俄喧龙跃海涛生。酒阑尽日不归去,采采芙蓉还濯缨。
次韵答白云社诸丈时有应徵而出者因并奉怀
烟霞摇映五羊城,解佩曾于此结盟。绿野追随拚白发,蒲轮轸念为苍生。
大贤别去空留迹,真隐从来不著名。复恐云山难遽定,年年常似有人争。
戊辰春如练江奉怀筠社诸友四首 其一
改岁馀寒寂寂春,况于江畔少相亲。自题绿竹贻君子,谁把青芹念野人。
欲向社闾歌乐土,还依渔榜隔嚣尘。清谈倘及鸱夷处,试与乘槎一问津。
寄南塘山人梁仲房四首 其一
南塘风物远如何,白鸟青山向绿波。开径欲联羊仲侣,不妨城市一相过。
简郑山人三首 其三
清斋高卧梦羲皇,常日摊书与世忘。不为买山钱已散,故将馀咏寄空囊。
访郑隐君不遇二首 其二
高人晓出未曾还,石竹菖蒲自作閒。安得云函开玉检,即携三绝候重关。
陶益
陶益(一五二○?—一六○○?),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293篇诗文
沙河煮蚬忆馆中诸友
重九戏答当路诸君
泗亭怀古次碑刻韵呈同年高淳陈活泉
谢病用前韵
重阳与诸友游圭峰二首时闻边报 其一
鹤门关念斋见寄所作朱明诗帖书法并佳因以怀之
春庄杂兴四首 其四
喜内弟张蒙泉惠鹤四首 其四
题张老隐居
酒后偶成
澯子入京龙荫承诸公盛赠以言因续四首于卷后 其四
春日读姻亲瑶石黎内翰与傅丁戊山人诗因并奉怀
澯子入京龙荫承诸公盛赠以言因续四首于卷后 其三
闺辞赠远次韵效唐
书梁浮山扇景梦中作
闻寇拟呈吴督捕
月皎歌二首 其二
枣林闸除夕
题鲤化图
山家春兴八首 其四
望圭峰寺
送郁林乡亲关少宰取道还家二首 其二
阅郁林州志有感
山家春兴八首 其一
春日送人入京次过斋韵
过乡社戏和壁上韵
和西樵道中作二首 其一
观凤草此本昔自洪都移植千家
听里中谐谈
寄答大郡博雷曹山先生兼令侄礼部郎润溪先生
馆中书怀二首 其二
放浙鱼
昼阴二首 其一
送郁林乡亲关少宰取道还家二首 其一
吴部院使人问疾医来既辞谢自讶二首 其二
先人琴砖从修宅得之感而赋此
戊戌秋谭少铉与诸贤父兄为予祈嗣大雁山赋此奉谢时予受室几四载矣
草堂漫述
社日醉吟
访僧不遇二首 其一
观飞奴
别道人
夏日寄答友人
登读书岭
山家春兴八首 其六
九日白塔寺宴集戏呈黄年兄广台
新正谒陈白沙先生祠
喜何春元惠鹤
书待漏图
展墓归哀感
静夜偶作二首 其一
舍北新筑水亭
代躬答谢陈邑宰
赠杯流僧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