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陶益
湖海归来一岁除,春风相送出吾庐。昔曾怅望南天雁,今又惊临上国车。
怀土易增游子梦,问津难觅故人书。何时共钓江门月,散发扁舟赏自如。
重阳后与陆悬斋观菊
年来幽事力能支,园菊培成遍接篱。蜜蕊露晞裁欲早,香包霜薄拆应迟。
凝烟秦女窥帘后,衰雨杨妃赐浴时。几度携壶贪看尔,莫因佳节苦相疑。
恨别二首 其二
恼怀最是木兰舟,率意乘风天际浮。日暮江楼频极目,微茫斜倚赋离愁。
瑞寿册
白露横江暑渐稀,脍鲈又是献觞期。雁行数向华筵合,鸾步常先彩脉移。
芝草商山留老凤,玉桃汉室认偷儿。问年已料清时事,怀抱逢君可尽披。
闻彭西桥投笔用兵席中有怀
漫道辞家久,因嗟报国勤。兵麾云外见,战角夜中闻。
入幕推为客,封侯拟是君。谁怜张仲侣,对酒借离群。
樱粟
清风不弃野人家,袅袅红妆柳外斜。长日凭栏贪看汝,无人知道米囊花。
恨别二首 其一
昔年结辙与君游,今日胡然不少留。帆逆曲流回复去,恼怀最是木兰舟。
寄南塘山人梁仲房四首 其三
见说横山即翠微,更闻茅屋制荷衣。林园日晚无人到,阿对寻源不记归。
春末忆关念斋五閒亭
君归新筑五閒亭,象纬曾占此聚星。万里烟波浑是梦,百年台榭独为醒。
柳风淡淡莺声滑,梅雨丝丝草色青。安得奋飞同夜集,称心灯火照疏棂。
送郡守戴公归隐二首 其二
行行慷慨辞车盖,切切攀留拥路旁。料有小山丛桂好,鉴湖应不数知章。
见乞食
缓步低声访我频,知怀一饭故来亲。庄生尚取骷髅语,陶令常存饥饿身。
短锸行随还似乐,浮云看到不如贫。因嗟世路皇皇者,惟有伊人是任真。
和诸父老喜晴四首 其一
连朝烟雾失山城,魑魅窥人不可行。薄暮倚楼生远思,是谁箫鼓动新晴。
寄绿筠社诸君
绿筠结屋半层阴,暑气岚烟散古林。淇澳月明留凤影,潇湘风动化龙吟。
聚星已卜来贤路,漉酒犹悬入社心。何日招携同削竹,漫题花鸟一披襟。
喜内弟张蒙泉惠鹤四首 其一
眷此青田鸟,来居小樾林。欲鸣先硕影,谁识九霄心。
题张老隐居
汝家最近江门湾,脩游盘桓云水间。煮石舂泉临海屋,栖神导气阅名山。
邮筒酒熟常时醉,洛社诗成尽日閒。此外声华都不管,惟留烟月护松关。
戊辰春如练江奉怀筠社诸友四首 其一
改岁馀寒寂寂春,况于江畔少相亲。自题绿竹贻君子,谁把青芹念野人。
欲向社闾歌乐土,还依渔榜隔嚣尘。清谈倘及鸱夷处,试与乘槎一问津。
春日读姻亲瑶石黎内翰与傅丁戊山人诗因并奉怀
太史清才谁可拟,山人丽藻世同珍。文园久切瞻台斗,莲社长悬梦葛巾。
海内交游稀见面,天涯吟望可怜春。夭桃树下暗相忆,何事流莺啼更频。
观朱使君家乘题赠二首 其二
射堂淑气满阶除,散入川原物自舒。野鹿并驯随远旆,彩云相映迓高车。
家声茂著千年在,世谱弘开万帙馀。复羡使君才最睿,偏劳青史细行书。
山居漫兴次文道人韵
地僻通三岛,云閒接九疑。遨游能寄傲,检束可酬知。
乞火呼邻叟,焚香宿鍊师。祇愁偏废酒,吟咏不成诗。
渔夫吟
菰叶芦花又一年,任从儿女钓江天。于今赢得閒无事,卧月狂歌但扣舷。
先人琴砖从修宅得之感而赋此
吾亲难得见,故物易湮沉。出土犹疑璧,挥锄不视金。
焦桐寻雅约,流水待知音。珍重归堂上,缅焉思独深。
陶益
陶益(一五二○?—一六○○?),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293篇诗文
过邳北望有感次韵答同年吉水王畏斋
多病苦雨奉答郑浚泉
送熊郡博之雷州
元夜经过象冈书院
新正谒陈白沙先生祠
揽镜歌
春夜别孙小渠归南都二首得悬字 其二
游观音山
忆灵隐寺雪岩静室二首 其一
访西湖忆太白山人二首 其一
闺辞赠远次韵效唐
坐月闻歌
子夜四时歌四首 其一
春庄杂兴四首 其四
与友人夜话次韵
小海唱
种瓜四首 其四
九日白塔寺宴集戏呈黄年兄广台
谭大夫挽词
山家春兴八首 其三
窥园有感
枣林闸除夕
春庄杂兴四首 其三
澯子入京龙荫承诸公盛赠以言因续四首于卷后 其四
和诸父老喜晴四首 其二
过仪真忆何善山先生
与王青萝先生江门阻风二首 其一
书报黄广台附录二首 其二
寒宴乐
访鸡鸣山知友旧馆
澯子入京龙荫承诸公盛赠以言因续四首于卷后 其二
送郁林乡亲关少宰取道还家二首 其二
送文惟高归郁林四首 其一
和李子扶箕诗
寄答大郡博雷曹山先生兼令侄礼部郎润溪先生
访林明府旧里次韵
望圭峰寺
次韵答白云社诸丈时有应徵而出者因并奉怀
田方老马图为聂子追和文衡山
禅庭夜坐
喜内弟张蒙泉惠鹤四首 其三
送客自励
泗亭怀古次碑刻韵呈同年高淳陈活泉
送郡守戴公归隐二首 其一
烟雨纳闷思寄纪旭仁行台
题鲤化图
书织锦图
与李逸士留别二首分韵得舟字 其二
访西湖忆太白山人二首 其二
书待漏图
纪春游
社日醉吟
钱塘江夜泊
重九戏答当路诸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