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怀次戴景仁韵

秋怀次戴景仁韵

明代 陶宗仪

商飙解残暑,南村生早凉。弄琴理书帙,雅思一何长。

衰莲送馀馥,丛桂吐幽芳。泉清茶鼎洁,簟细石床方。

人生能有几,孰可驻流光。颜鬓渐衰改,事业终荒唐。

既无俗累萦,所喜心凯康。眠早起常晚,肯与世匆忙。

春来喧鸟雀,秋至响蛩螀。万化相寻绎,寒暑去堂堂。

非是总不营,有酒即举觞。日夕欢一醉,身世两都忘。

诗人陶宗仪的古诗

为谢居士题画册二首 其二 竹深避暑

明代 陶宗仪

万竹林中草缚庵,溪声隐隐隔云岚。日长客去收经卷,一枕清风睡正酣。

次韵送张处善归枫溪

明代 陶宗仪

慨世浮名散若烟,喜君浩气直如弦。兵戈避地三江曲,湖海论交廿载前。

夜雨漫怀扬子宅,早潮催发米家船。枫林渺渺晴云外,此去添予别绪牵。

洪武癸丑八月二日与诸暨赵用宾黄汉章赵自立江阴孙大雅大年丘宗岱 ...

明代 陶宗仪

钟山毓灵秀,宝坊炫丹雘。王气接闉阇,冷飙洒岩壑。

泉球石罅锵,松籁空中落。吐词极名理,摛藻骋奇作。

嘉会难重期,斯游谅云乐。矢言谢嚣烦,永志在寥廓。

题朱文仪松轩清赏卷

明代 陶宗仪

五鬣离离翠作行,四檐奕奕住中央。签裁象齿尊经史,帖护芸晖宝晋唐。

点易研朱朝滴露,题诗握管昼焚香。开庭亦有风来处,不及君家意味长。

张建宁赋诗见寄次韵四首 其二

明代 陶宗仪

十年仕宦厌驰驱,随例归休始定居。门巷每来君子履,杖藜閒过野人庐。

锦心绣口三都赋,玉轴牙签万卷书。别有高情真自适,或时孤棹或巾车。

次韵曦讲师南仲牧閒园杂咏十首 其四

明代 陶宗仪

日涉名园引兴长,绿阴多处石床凉。花时那似今番好,翠筱娟娟过粉墙。

送何伯温还凤阳

明代 陶宗仪

索居濠水曲,岁月共悠悠。会面忽今日,怜君已白头。

关山来去路,风雨别离愁。溪上船催发,寒潮没远洲。

莲月轩在华亭东林寺为矩庵方上人赋

明代 陶宗仪

凿沼栽莲半亩强,开轩敷席坐端相。从来水月真灵境,化出匡庐古道场。

兔影淡笼银橐净,冰轮清碾玉簪香。要知影色皆为妄,本性圆明意味长。

送乡贡进士钱宗善馀庆吴时纬仲文吴克潜纲赴京会试 其二

明代 陶宗仪

新水生时一棹轻,吴淞江上雨初晴。会知富贵能相逼,决取科名在此行。

龙虎榜高浓淡墨,凤皇台近古今情。璚林宴后还登览,万国山河共帝京。

次韵曦讲师南仲牧閒园杂咏十首 其五

明代 陶宗仪

幽草疏花静里看,桐阴穿膝坐蒲团。顿除妄念机缘息,方寸无萦眼界宽。

南村杂赋十首 其十

明代 陶宗仪

径竹霏香细,篱花斗色多。捲帘黄犊雨,把钓白鸥波。

清士携琴访,诸生载酒过。有时香一篆,高枕到南柯。

铁箫为张以道散人赋

明代 陶宗仪

冶师百鍊昆吾刀,范出铮铮七窍箫。把弄岂侔龙跃琯,奏成好列凤仪韶。

清风赤壁三千顷,明月扬州廿四桥。海上散人携作伴,较渠思致我犹饶。

景辰张先生校文福建归林公崇高画闽溪放棹图赋诗其上以饯因次韵就 ...

明代 陶宗仪

一棹闽溪下濑船,千岩万壑路勾连。榕阴处处浮岚外,杜宇声声落照边。

考试来临多士上,宦游向在十年前。故人分手难为别,写得云山上蜀笺。

次韵曦讲师南仲牧閒园杂咏十首 其二

明代 陶宗仪

蒿藜非类便须锄,菜甲青青小雨初。更待明年春笋出,就林烧熟味如酥。

次韵宁熙中上人姑苏纪游十首 其九 宿观音寺

明代 陶宗仪

锡杖寻幽四月交,山中地位总清高。一庭萝月县金鉴,万壑松风响翠涛。

云卧已知随处好,浪游无愧此生豪。上方梦觉清如洗,况是鹤鸣从九皋。

梅花坞

明代 陶宗仪

溪北溪南十万枝,洞门深锁几人知。月香水影无多语,姑射罗浮自一奇。

千里喜传春信早,孤筇偏爱夕阳迟。殷勤更入坡仙咏,共补辛夷别墅诗。

甲子又晴

明代 陶宗仪

田家春甲子,分外要清明。水旱因从卜,休祥亦可旌。

明年期大稔,今日喜长晴。为报西畴老,知时好力耕。

开泖口号四首 其二

明代 陶宗仪

四十里长横泖路,会工都用六千人。开挑两月无成绩,主典污慵欠拊循。

平湖为山阴镜上人赋

明代 陶宗仪

万顷平湖枕越城,短篷如在画图行。波浮霜鉴金辉莹,山拥冰壶玉气清。

翡翠兰苕酣净绿,天光云影照空明。知章一曲应分得,用作沙门字与名。

题画梅二首 其二 墨梅

明代 陶宗仪

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陶宗仪

陶宗仪

(1316—?)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28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