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顾城湖

过顾城湖

明代 陶宗仪

昨行三塔崦,今过顾城湖。帆正风犹顺,程遥日渐晡。

碍船防断渚,收港认浮图。同往皆良友,羁情喜不孤。

诗人陶宗仪的古诗

永思堂诗为董仲资作

明代 陶宗仪

子之于亲,思无不至。生育恩深,与天地媲。生别千古,终养莫遂。

永言孝思,思曷有既。爰陟我屺,爰陟我岵。瞻望莫及,心焉如燬。

露雨降濡,秋春收履。悽怆怵惕,感时抚已。居处笑语,志意乐耆。

书册杯棬,手口泽气。食而羹只,居而墙只。如将见之,爱悫并致。

我身之存,亲为不死。岂敢生日,忘乃所自。思继其志,思述其事。

思贻令名,作则锡类。奕奕高堂,奂乎百世。名堂者谁,繄仲资氏。

子孙绳绳,衍休委祉。方来之思,有引勿替。

独坐简赵彦徵

明代 陶宗仪

豺狼猛噬据荆徐,烽火连云照玉除。世上小儿皆习战,江南何地可安居。

诸侯控制兵机冗,滥吏诛求国政疏。独坐小窗情思恶,秋风袅袅正愁予。

慈云十咏 其三

明代 陶宗仪

一定千年与世忘,当时起塔谨安藏。如今试启云龛钥,爪发还应几许长。

庚午七月三日大风雨视丁卯岁为尤甚独松江若此他郡无有也

明代 陶宗仪

雨从朝起骤,风到夜深狂。仆屋摇坤轴,漫江遍海乡。

喜无秋旱暵,未卜岁丰荒。较彼前三载,而今势益强。

铁箫为张以道散人赋

明代 陶宗仪

冶师百鍊昆吾刀,范出铮铮七窍箫。把弄岂侔龙跃琯,奏成好列凤仪韶。

清风赤壁三千顷,明月扬州廿四桥。海上散人携作伴,较渠思致我犹饶。

南村后杂赋十首 其二

明代 陶宗仪

甲第多荒址,茅茨独老翁。杖藜山远近,舟楫泖西东。

莫色蒹葭外,秋声络纬中。郊居端不恶,此趣许谁同。

小园即事次胡广文若思韵

明代 陶宗仪

日长童仆理蔬畦,官舍如同隐者栖。新水方塘鱼在藻,落花小雨燕衔泥。

杯盘留客儿能奉,琴册娱心手自携。满纸文章新洒翰,人人争道外孙齑。

送教谕沙允恭赴礼部试易经

明代 陶宗仪

袖行荐剡谒南宫,白鹤长鸣蕙帐空。花气春浓薰锦旆,柳丝风软拂青骢。

世承雨露诗书泽,笔补阴阳造化功。应试归来须一月,离筵劝酒莫匆匆。

腊月初二夜雪

明代 陶宗仪

吼树朔风雄,寒欺绣被重。地浮银渤澥,山吐玉芙蓉。

瑞象标初腊,欢怀慰老农。岁登端可卜,百谷遍提封。

题赵廷采溪亭读书图

明代 陶宗仪

溪山佳处搆茅亭,四面芙蓉朵朵青。新水夜来添一尺,湘帘高捲昼横经。

和张宾旸西畴汎舟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陶宗仪

平畴积水欲成湖,未有良工写作图。晴日曈昽收宿霭,暖风和畅拂春芜。

绿杨红杏韶华丽,白舫青帘主客娱。老子放怀成痛饮,醉循归路日西晡。

十七夜伤感

明代 陶宗仪

四十二年前,今宵最可怜。明蟾徒自好,爱子竟长捐。

父母情怀苦,乾坤造化偏。老来头雪白,不断梦萦牵。

乐静草堂为卫叔静赋

明代 陶宗仪

屋绕芙蓉九叠屏,日长客去掩閒庭。岩花煖傍疏帘落,阶草晴分汗简青。

温火试香删旧谱,汲泉煮茗续遗经。江南定有徵贤诏,太史方占处士星。

次胡别驾韵寄李仪曹至刚

明代 陶宗仪

皇帝徵除赞礼曹,御炉烟染越罗袍。太微垂象郎星近,仙步趋朝地位高。

夙夜寅清宗秩祀,仪文开朗列英髦。嗟余白发怀思日,孤鹤长鸣在九皋。

长至日林泉偕雪林踰凤冈访友联句次其韵

明代 陶宗仪

凤皇飞舞结青山,九曲云林第一关。轻棹每从溪口去,短蓑长自岭头还。

初阳消息升沈里,二老襟怀啸咏间。此地正堪颐莫景,采芝厎用蹑商颜。

送俞知县嘉言之鲁山

明代 陶宗仪

皇朝进士声华重,藩邸清曹正列班。有旨召除分宰出,叩头请告送亲还。

疏章切媲长沙傅,组绂行之古鲁山。百里涂谣称善治,传家定达五云间。

题翟景泉空空室

明代 陶宗仪

都门此日寄高踪,僦屋通衢岂讳穷。四壁萧然无长物,八窗豁处有清风。

居安养拙蘧庐若,绝念忘形幻泡同。方寸虚灵元不昧,漫从释部话空空。

送徐思勉应聘书诰策

明代 陶宗仪

寒溪鼓棹赴弓招,雪点轻装锦作袍。日侍殿庭沾圣渥,职书纶綍簉清曹。

鸾回凤舞金花轴,铁画银钩玉兔毫。九万鹏程从此始,登瀛视草步弥高。

赵海宁长松高士图

明代 陶宗仪

春雷唤起苍龙蛰,鳞甲蜿蜒云气湿。道人长镵斸茯苓,半天风雨山精泣。

南村杂赋(六首)

明代 陶宗仪

草径牛羊熟,云林鸟雀驯。
九峰三可揽,一室四无邻。
世治方为乐,身安岂厌贫。
凉风北窗下,未让葛天民。
陶宗仪

陶宗仪

(1316—?)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28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