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灵岩谒杜清献读书处次方石先生韵 其二

游灵岩谒杜清献读书处次方石先生韵 其二

明代 王弼

白纡秋瀑势,青削晚峰层。胜地雄千古,私心尽一登。

莽深僧识路,崖黑鬼藏灯。激烈思前事,凭高意气增。

诗人王弼的古诗

送方石先生赴召分韵

明代 王弼

忆昔拜公初,我上南宫试。开心念通家,恩爱良独至。

我领溧水除,公返桃溪睡。中间十馀年,日月忽如遗。

昨日会缌亭,再见若梦寐。公颜已颓朱,我鬓亦凋翠。

晤语必诗书,谈欢止茶䜴。殷勤五日间,颇见平生意。

公今舍我行,折节从王事。空嗟斥鴳情,难附冥鸿翅。

秋风吹长江,柳条作枯刺。扳折苦不堪,无因寄愁思。

分咏江令宅送屠元勋之南京

明代 王弼

三朝丞相老词臣,淮水西边旧卜邻。飘播水妨青鬓好,往来惟见碧山春。

花亭竹榭当时主,牧雨樵烟异代人。君过青溪应吊古,好诗端为谢溪神。

次韵王袁州

明代 王弼

独抱余酲似病眠,急呼三百旧青钱。
绿杨影里萧萧雨,望断同时载酒船。

见素小画次西潭韵

明代 王弼

素公作诗故奇特,石鼓聱牙字难读。
素公作画如作诗,峭石插天松压屋。

古乐府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弼

妾心若明月,君心若流水。流水清涓涓,忽然波浪起。

人见月盈亏,月光常不死。

游灵岩谒杜清献读书处次方石先生韵 其一

明代 王弼

市尘江截断,山色雨添明。地迥神灵会,秋高水石清。

胜观随步改,险息得林平。一瓣杜公室,蹉跎愧此生。

永丰谣

明代 王弼

永丰圩接永宁乡,一亩官田八斗粮。人家种田无厚薄,了得官租身即乐。

前年大水平斗门,圩底禾苗没半分。里胥告灾县官怒,至今迫租如迫魂。

有田迫租未足怪,尽将官田作民卖。富家得田贫纳租,年年旧租结新债。

旧租了,新租促,更向城中卖黄犊。一犊千文任时估,债家算息不算母。

于乎有犊可卖君莫悲,东邻卖犊兼卖儿。但愿有儿在我边,明年还得种官田。

次韵匏庵先生共月庵赏桃花二绝句

明代 王弼

斜月枝头照返魂,先生抉醉倚篱门。
花应欲识苍然面,莫遣风前绛烛昏。

游山限韵

明代 王弼

清流垂荫夹双堤,一曲沧浪野唱齐。东寺日高微觉暑,前村花落半成泥。

独怜饮兴经春渴,休怪吟头尽日低。饭罢长廊还一笑,匆匆又解远公携。

古词(二首)

明代 王弼

妾泪如长江,不洒陌上尘。
留取双辙迹,得认君车轮。

立秋夕同陈一夔宴坐限韵

明代 王弼

执热昏昏待得秋,真如枯涸愿清流。眼明如夜能看客,肺好明朝共出游。

遂有微凉生几上,忽惊虚籁落檐头。草堂早晚堪乘兴,升斗烦公为力谋。

挽王中舍允达

明代 王弼

数行遗墨在濒危,临诀从容语不支。万里此身真梦幻,九原何处尽交期。

谢安欲卧谁相挽,王式虽来事可知。今日旅魂招不得,匆匆翻恨出山时。

送陈冬官监税芜湖

明代 王弼

割葵须解惜葵根,谁说东南利有源。六府废来无国计,一分宽处即君恩。

班行暂辍郎曹贵,制置应誇使节尊。到日江花正撩乱,不妨先理旧吟樽。

题陈待徵山水障

明代 王弼

陈君作画时,墨落如洒水。笔端元气忽淋漓,白者萦回青者峙。

长虹饮涧瀑下走,老虺挂枝藤半死。突然盘据十亩馀,片石之大有如此。

戴笠而杖西者谁,前疲欲僵后复起。褐不掩胫屦无底,入山不深犹不止。

我欲登此石,招手从二士。山中有谷谷有芝,不用官仓五升米。

九日登望海门

明代 王弼

望海门中望海门,断云将雨暗千村。峰峦露尽秋山瘦,潮汐来时野水浑。

暂许馀閒偷白日,翻怜造次有清尊。菊花忙里开还未,试遣新诗问小园。

常思岭次韵

明代 王弼

前人飞锡此为家,无价烟霞不用赊。伏虎峰高临海月,诵经楼迥接天花。

一林腻雨僧收笋,两腋清风客试茶。欲着孤亭添胜槩,先开萝径绕松斜。

次韵吴谕德先生共月庵赏花(二首)

明代 王弼

城市看春总未真,纵无车马亦红尘。
醉翁独有闲风味,管领东园树底春。

次韵答苏延平

明代 王弼

百五又当寒食边,黄风浊浪滞归船。
去年细雨梨花外,记得江南中酒眠。

次韵陈一夔清明感怀

明代 王弼

公诗常切故园悲,不耐红尘帽底吹。上巳耐光依例好,中年情况自家知。

胜游准拟随轻策,贫具惟应有伏雌。明日城东濯缨去,平泉石上送青时。

中秋娄元善家赏月限韵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弼

草堂秋半气如冬,孤月飞来海上峰。兴在据床知庾老,时经剥枣念豳农。

露华拂曙惊仙鹊,河彩当空动玉龙。绝景此时真一快,豪吟还拟奋诗庸。

王弼

王弼

(?—1393)明初凤阳定远人,后徙临淮。善用双刀,号双刀王,有胆略。初结乡里,依山树栅自守。后归朱元璋,从破陈友谅、张士诚。洪武三年累功授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十一年从沐英西征,封定远侯。后从傅友德取云南,随蓝玉出塞,战功皆著。二十六年召还赐死。► 7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