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安道
瑶编读罢忆纯臣,血字幽光映册新。不有莱峰传盛节,千秋知己更何人。
寄表侄唐濂伯必周
别后令人鄙吝萌,每临风月即伤情。枕戈待旦君知否,不为功名为祖生。
天然桥
一峰忽东回,一峰向西峙。一峰跨其间,如龙饮涧水。
老柏鳞之而,森然拔地起。两间窈且深,俯视疑无底。
我怀乔文衣,翠云榜已毁。文采会几时,零落已如此。
山居偶成(四首)
戊辰九月将从楚游留呈两大人兼别弟妹 其三
小别已难堪,况复有远行。从兹远父母,卫女同伤情。
我意诚恻恻,大义岂不明。此身不自主。万感中怀生,天心无两全,垂袖重吞声。
夏五月过玉山见娄江诸故人漫兴之作
甲寅春之海山雨后访王渊明知县
敕题朝海
朝曦初出海门东,照彻波心潋滟红。诸派有宗波就下,细流无数入涵中。
金光远射霞扶日,玉色平铺浪压风。共庆安澜知圣德,率滨三土尽呼嵩。
山馆即事
微尚依林壑,相期载酒过。窗前双瀑布,清响坐来多。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十六
神仙应治世,辅弼自须才。玉殿重门启,丹宫复道开。
三花明户席,八桂隐樽罍。尧让夔龙入,轩聪后牧来。
知人千载备,得一万方回。南极星光见,遥知接上台。
胡少参汝茂自楚藩以诗惠寄用韵酬之 其一
郢上春逢返忽秋,年光真共水东流。芙蓉远道能相赠,琼玖清词不易酬。
觞对鹤楼江自绕,文题兰省石还留。期君共结明庭绶,未向关河叹阻修。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夜饮王中丞元美宅
过寺吟景
桥边流水屋头山,杨柳阴阴昼掩关。除却寺中无处静,不知僧外有谁閒。
软红香土云遮断,新绿苔痕雨送还。记得旧游经此地,醉吟身在画图间。
送席心斋住白鹤观
喜雨和胡都宪
沾席敲窗慰客心,院池新水坐来深。烦襟正解尘中渴,好事如听谷里音。
霮䨴总随和气洽,萧森时逐远风沉。天公只借须臾力,明日郊原看绿阴。
三畏轩偶成 其二
廓西影泻月华残,城角玎玎漏滴阑。夜气犹存深猛省,半生心事付长叹。
大中祥符五岳加帝号祭告八首 其六 北岳。
仰止灵岳,镇于朔方。增崇懿号,度越彝章。祗荐嘉乐,式陈令芳。
永资纯佑,国祚蕃昌。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其七十三
克期取證,系缚盲驴。休夏自陈,且莫鬼语。
饮鲍云瑞庄居
缘识 其四
当看浮生业,朝观暮亦悲。笑迎先溟目,恶至聚愁眉。
正直回斜曲,冤逢不用推。小人心似兽,君子定无欺。
安道
► 17220篇诗文
羊峡古碑
閒居杂咏 其十八
次许先生见寄韵
赞马氏子
元夕侍宴豳风亭观灯 其四
秋闺梦戍诗 其五
赠幼春
同湛甘泉先生游白云
远观亭三首 其一
便民仓是县漕米入江处时方忧旱
斋宿南山堂
题西隐 其二
续梅花百咏 其七十 胭脂梅
喷玉泉冥会诗八首。四丈夫同赋
思昔
庚戌下第就沈阳陈监掣洪绪聘出山海关用杜少陵秋兴八首韵 其八
口琴
二十九日攻克施厝坪等处
雪中登楼望湖上和士亨作 其一
南雄八景诗 其一 庾岭寒梅
对镜二首 其二
冬夜八首 其五
松岛春云
紫玉见南山赋附歌
宫词 其一二七
续梅花百咏 其五十 红梅
渔家傲(次丹阳忆故人)
吴中行野人居
送陈伯渊教授归沔阳 其二
登祝融峰题上封寺二首 其二
秋田四咏 其四 穫稻
戊午在灵隐闻曹源和尚讣音兼小师举老为开语
醉公子
送吕克兴会试
台南竹枝词 其六
步蟾宫 十二月十五夜,追和周黍芗韵
望海潮(泛舟)
望湘人 赋余氏女子绣柳毅传书图
景祐祀感生帝二首 其一 宣祖配位奠币用《皇安》。
登浙源岭半山庵
高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一首 其十三 文舞退、武舞进用《正安》 ...
婆罗门引·此身有限
漫兴 其六
早梅芳近 西崦钓雪,次周清真韵
雄雉
紫萸香慢 次姚江村韵,紫菊花
西江月·夹脊双关透顶
临江仙·参透全真清静法
余澹心寄金陵咏怀古迹诗却寄 其二
石禅床
花光十梅·平地回春
迟友不至
黍苗
田家春日 其四
题景时小景
西江月慢·烟笼细柳
改一字令 其一
次詹天游学士见寄韵
瑶华慢 次周草窗韵
偈颂十首 其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