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书柯丹丘墨竹并古木幽篁 其二

书柯丹丘墨竹并古木幽篁 其二

明代 王恭

孤根曾是老风烟,直节从教雨露偏。忆得乐游原上路,汉陵千树也萧然。

诗人王恭的古诗

吴云归兴送别王明府子侄还姑苏

明代 王恭

何处发归兴,吴江多白云。晴教积水青枫合,寒带空洲远雁分。

游子前年别张掖,酒泉南头夜霜白。扁舟忽过钓龙台,回首姑苏是乡陌。

小阮曾为叔父知,十年应负竹林期。参差雨雪遥相问,迢递关河又别离。

羡君兄弟东归去,白马双嘶首前路。行人未听虎丘钟,春风已绿吴门树。

莱衣重戏莫迟迟,百里邦君有所思。悬知旧国看云处,不比甘州见月时。

送邻子为僧

明代 王恭

朝捐初服制袈裟,暮扫尘踪便出家。钵洗维摩溪上月,心依支遁寺前霞。

林端引水时浇枣,雨后烧山学种茶。待得蒲团成烂草,少林枯树也开花。

为郑彦林题渔樵耕牧四画 其三

明代 王恭

三亩谁同荷篑心,一瓢聊隐在山阴。晚来醉倒柴桑酒,不省门前春水深。

越城闻笛

明代 王恭

朝登清泠台,夜宿无诸郭。羌笛何处来,梅花梦中落。

悲凉关月寒,凄断秋山薄。不是别离人,闻尔亦萧索。

书林景时墨竹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恭

楚山脩玉淩云起,影落谁家画屏里。断粉残香夜不收,寒枝只是生秋米。

多情遗牒度湘皋,别有篬筤节更高。为君饮尽上池水,看此毵毵长凤毛。

题高漫士为周仲器作黄山书室图

明代 王恭

海上见空翠,黄山积扶舆。连林结幽构,中有千卷书。

白日但垂帷,抱琴常晏如。何必邺侯家,于焉董生庐。

有时岩际书声起,天籁泠泠拂流水。清响遥传野衲禅,馀音半落鲛人耳。

芸草春香静掩门,河汾洙泗共谁论。閒将活水澄心镜,向人大笑翻忘言。

翰林墨客拈双笔,挥霍新图兴偏逸。寒松满屋疑有声,白云卷帘怕飞出。

轩佩追随入泮林,玉堂天路五云深。白头为尔伸长句,直是渔樵一片心。

鹁鸽

明代 王恭

云齐千里竞高飞,风引铃声落翠微。几度月明霜冷夜,飘零犹认主人归。

书四爱图 其四

明代 王恭

南宋诸陵草树秋,尚怜太史旧风流。如今九畹青青色,正在湘潭雨里愁。

秋日旅怀

明代 王恭

西风残叶带荒沟,旅馆谁堪宋玉愁。岐路自伤孤客暮,云山空见断鸿秋。

家林旧业馀青草,萍梗生涯任白头。几度扁舟吹笛夜,令人归梦满东流。

江国晚秋

明代 王恭

泽国秋气深,微霜葛衣薄。斜日川上寒,孤峰镜中落。

渺渺粤人烟,依依海山郭。邻笛声已凄,遥砧晚犹作。

沧波苦竹断猿哀,蔓草黄花与啸台。前代风流亦如此,如何不饮杜陵杯。

寄别陈志鸿罢官归高凉 其一

明代 王恭

解印行歌出将营,千军流泪共含情。邹阳书上谁称屈,王粲才高赋谩成。

天连故国铜鱼远,霜落寒江白雁鸣。自愧神交惊此别,不堪离恨更沾缨。

题沙堤陈氏园林

明代 王恭

佳君住处尽园林,橘刺萝梢维隐心。雨过沙山侵座冷,春来池水映阶深。

衣沾菜色霜前屐,帘捲花香月下琴。自喜应无铜墨系,时时来往得幽寻。

初秋留别石田阜阳诸公 其二

明代 王恭

石田佳处阜阳亭,几度清游到玉瓶。金井夜凉初叶下,石门云尽数峰青。

林间扫榻同僧定,洞里鸣琴共鹤听。正好欢携仍又别,不堪愁思晚冥冥。

书山水图为希召作

明代 王恭

绿树村边茆舍,暮云江上渔舟。白发青山归去,玉堂金马悠悠。

书林景时墨竹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恭

水墨扫金错,每惜柯丹丘。鹘兔互起落,复爱文湖州。

吴兴老人已仙去,纷纷作者谁能悟。石室流芳何处寻,壶丘羽客心偏苦。

虚白子,通仙灵,三湘雨色閒青青。皆山樵人酒半醒,晚风吹梦秋冥冥。

明朝飞上君山去,一曲璚箫龙为听。

为林中洲题马图

明代 王恭

汉家神骥出宛西,凤臆兰筋破月蹄。冀北群空知汗血,长杨猎月见霜蹄。

青丝引辔穿花入,黄帕蒙鞍对御嘶。莫道时平淹栈豆,飞腾思与六龙齐。

题墨菊兰 其一

明代 王恭

霜落枫林秋气高,霜黄烟翠积湘皋。青林酒醒西风急,剩写离情寄楚骚。

送人下第归桐城

明代 王恭

青云失路欲沾巾,陌上愁看得意人。归去青原山下路,野花啼鸟故园春。

怀刘君弟从京口军

明代 王恭

别离江上语依依,黄叶原头雪渐飞。孤剑独随边将远,封书遥寄塞鸿归。

兰陵夜静休闻笛,北固天寒正捣衣。何处看云倍惆怅,野

梅花城留别 其一

明代 王恭

此会明年未有期,便将轻别作长离。多情莫学千金水,才满空江又落时。

王恭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78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