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道该上人院石竹花歌

道该上人院石竹花歌

唐代 顾况

道该房前石竹丛,深浅紫,深浅红。婵娟灼烁委清露,
小枝小叶飘香风。上人心中如镜中,永日垂帘观色空。

诗人顾况的古诗

悲歌六(一作攀龙引)

唐代 顾况

轩辕黄帝初得仙,鼎湖一去三千年。周流三十六洞天,
洞中日月星辰联。骑龙驾景游八极,轩辕弓剑无人识。
东海青童寄消息。

渔父引

唐代 顾况

新妇矶边月明。女儿浦口潮平。沙头鹭宿鱼惊。

哭绚法师

唐代 顾况

楚客停桡欲问谁,白沙江草麹尘丝。
生公手种殿前树,唯有花开鶗鴂悲。

五两歌送张夏

唐代 顾况

竿头五两风褭褭,水上云帆逐飞鸟。
送君初出扬州时,霭霭曈曈江溢晓。

上元夜忆长安

唐代 顾况

沧州老一年,老去忆秦川。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
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今夜沧州夜,沧州夜月圆。

黄菊湾

唐代 顾况

时菊凝晓露,露华滴秋湾。仙人酿酒熟,醉里飞空山。

悲歌五

唐代 顾况

临春风,听春鸟;别时多,见时少。愁人夜永不得眠,
瑶井玉绳相对晓。

步虚词(太清宫作)

唐代 顾况

迥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飞符超羽翼,焚火醮星辰。
残药沾鸡犬,灵香出凤麟。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

过山农家

唐代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

唐代 顾况

谷鸟犹呼儿,山人夕沾襟。怀哉隔生死,怅矣徒登临。
东门哉不入,西河遇亦深。古来失中道,偶向经中寻。
大象无停轮,倏忽成古今。其夭非不幸,炼形由太阴。
凡欲攀云阶,譬如火铸金。虚室留旧札,洞房掩闲琴。
泉源登方诸,上有空青林。仿佛通寤寐,萧寥邈微音。
软草被汀洲,鲜云略浮沈。赪景宣叠丽,绀波响飘淋。
石窟含云巢,迢迢耿南岑。悲恨自兹断,情尘讵能侵。
真静一时变,坐起唯从心。

望简寂观

唐代 顾况

青嶂青溪直复斜,白鸡白犬到人家。
仙人住在最高处,向晚春泉流白花。

从剡溪至赤城

唐代 顾况

灵溪宿处接灵山,窈映高楼向月闲。
夜半鹤声残梦里,犹疑琴曲洞房间。

春草谣

唐代 顾况

春草不解行,随人上东城。正月二月色绵绵,
千里万里伤人情。

寻僧二首

唐代 顾况

方丈玲珑花竹闲,已将心印出人间。
家家门外长安道,何处相逢子宝山。
弥天释子本高情,往往山中独自行。
莫怪狂人游楚国,莲花只在淤泥生。

伤大理谢少卿

唐代 顾况

旧馆绝逢迎,新诗何处呈。空留封禅草,已作岱宗行。
柳蠹风吹析,阶崩雪绕平。无因重来此,剩哭两三声。

溪上

唐代 顾况

采莲溪上女,舟小怯摇风。惊起鸳鸯宿,水云撩乱红。

送行歌

唐代 顾况

送行人,歌一曲,何者为泥何者玉。年华已向秋草里,
春梦犹传故山绿。

悼稚

唐代 顾况

稚子比来骑竹马,犹疑只在屋东西。
莫言道者无悲事,曾听巴猿向月啼。

郑女弹筝歌

唐代 顾况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一声雍门泪承睫,
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郑女出参丈人时,
落花惹断游空丝。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宿山中僧

唐代 顾况

不爇香炉烟,蒲团坐如铁。尝想同夜禅,风堕松顶雪。
顾况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19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