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汪广洋
酝藉稽中散,才名阮仲容。良时不易得,有暇即相从。
溪静鱼依藻,天凉鹤在松。坐开金谷酒,酌向宝珠峰。
题宋徽宗寒江归棹图
怪石奇花拥汴都,上皇行乐在蓬壶。不将深虑防侵侮,却把閒情托画图。
野艇风高晴雪重,江天水阔暮云孤。断鸿一去无消息,啼杀延秋头白乌。
岭南杂录三十首 其二十二
啸弹长铗出秦川,又入蛮乡扫瘴烟。寄语凤凰台上客,别来五见月团圆。
中夜写怀寄歙郡诸老
冻墨团鸦赋未成,松堂重掩不胜清。天寒鹦鹉闻孤寂,月黑虾蟆报二更。
拥彗正须诸阁老,投簪休拟羡门生。朝阳无限梧桐树,丹凤何如为一鸣。
曹州
河北生灵苦,曹州最可哀。兵兴多在难,水溢屡为灾。
蒿草侵城合,狐狸上冢来。伤心寥落地,一顾一徘徊。
滩行五首 其四
滩上水平沙,梭舟荡落花。吴侬不相识,对面浣春纱。
岭南杂录三十首 其七
雁翅城东涌怒涛,外洋水长蜑船高。莫言昨夜南风急,今日登盘有海蚝。
病中次陈检校见寄韵 其一
茂陵客子怕逢秋,百岁长怀千岁忧。六代云山归老眼,一江烟水送羁愁。
西风古调谁家篴,落日轻帆何处舟。莫向凤凰台畔立,碧梧鸣鸟不胜幽。
济南喜得家书 其一
阿丈怜余甚,家书寄八行。且云添骥子,还可慰萱堂。
自念十四载,壮游征战场。寸心无所昧,出处任穹苍。
黄陵冈
坤宁信足美,河决岂为常。重在修宸德,方能合彼苍。
波涛来汹涌,畚锸谩堤防。感叹秋风客,萧萧愁白杨。
送鲁志敏往番阳兼讽谕吴德广
江左谁为保障臣,感时临别重敷陈。兰陵大飨千秋祀,越国终全六郡民。
莫倚峻关严虎豹,好图高阁画麒麟。灯前预拟旋归日,联辔莺花二月春。
范蠡庙
越王去国将危日,范蠡归心用计时。千古君臣难再遇,百年耆老尚兴思。
空檐暮雨巢乾雀,遗庙春风哭子规。惟有西施滩下水,浪声东向不胜悲。
过吴城山
江上十首 其六
江上四月雨绵绵,连日北风何太颠。且买活鱼炊晚饭,皖城对岸泊归船。
过池阳三首 其一
山空云气收,风定水声歇。双髯发短歌,轻舟荡斜月。
过岐山古城
桑柘阴阴盖甫田,驻车安敢任旬宣。山城父老来相见,尚道周家八百年。
香溪渡
香溪渡头春雨时,溪风吹青杨柳枝。溪头死者苦无数,白骨累累知是谁。
舟中老人向人语,此徒乃是良家子。一身去家充海军,劄砦香溪渡头水。
大军万马西南来,赤帜白日青天开。奈此纵横肆血气,至今白骨堆青苔。
君不闻圣人用兵不得已,伐暴胜残济时起。锋镝之下不可容,要在人心识天理。
题玄同子卷赠考功葛元德
吾爱玄同子,须眉冰雪清。一言辞职去,九转炼丹成。
句曲陶弘景,涔阳窦子明。相望隔千里,松鹤倍增荣。
东吴棹歌四首 其一
太湖茫茫水拍天,吴侬只惯夜行船。《竹枝》歌罢灯将灭,风雨潇潇人未眠。
兰溪棹歌三首 其二
野凫晴蹋浪梯平,越上人家住近城。箬叶裹鱼来换米,松舟一个似梭轻。
答右大夫陈静斋诗韵
夔龙接武会风云,珍重麒麟阁上人。径国正期行素志,读书端不事虚文。
交游有道陈雷在,公论无私贾董存。预拟暮年寻旧约,草堂下近浣花村。
汪广洋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287篇诗文
岭南杂录三十首 其五
过茶园三首 其一
醉中往往赋巢云颠倒林宗折角巾却喜老怀多放逸敢将奇语动时人
宿井山废寺四首 其三
朱伯徽自溪南携酒至婺源山中兼示垂丝海棠醉
风雪大作子敬寘酒喜朱伯徽寻鲁志敏回 其二
历下秋夕
岭南杂录三十首 其十八
送僧归越中二首 其二
野禽鸣
江上十首 其十
夜过宝应县
峡石口
岭南杂录三十首 其二十
大飨
朱伯徽自溪南携酒至婺源山中兼示垂丝海棠醉中求赋七言 其一
夜过江州伪汉故都
望梁昭明松林
朱伯徽自溪南携酒至婺源山中兼示垂丝海棠醉中求赋七言 其三
公馀
晚过青河驿
临溪桥 其一
偶题主敬陶参政所论诗经小序后 其二
双柏篇赠陈景仁
寓史相故宅用郭奎夜吟韵
岭南杂录三十首 其二十七
赠邓司计焕
奉旨咏白兔
銮舆春日幸钟山寺
宿浦江钱氏山居 其二
秋日济南闻莺
临溪桥 其四
滕州
登清远峡飞来寺四首 其二
大汶口
偶题主敬陶参政所论诗经小序后 其四
寄权都事
江上(六首)
晓过高邮喜乡人迎饯
过徽州别魏府尹
写兴
奉旨行冬至朝贺礼
偕王伯安登凌歊台
过茶园三首 其三 读陈都事赠术士铁硬断诗用韵
寒食过桃花潭观拜扫者
寄省中诸老
答西域班右丞诗韵应制
离汴京渡口
关中怀古 其三
九日答郭生诗韵
淳安棹歌二首 其二
诏下谕平幽蓟兼喜复唐时衣冠
夜过丛山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