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踏莎行·绝顶无云

踏莎行·绝顶无云

宋代 安道

绝顶无云,昨宵有雨。我来此地闻天语。疏钟暝直乱峰回,孤僧晓度寒溪去。
是处青山,前生俦侣。招邀尽入闲庭户。朝朝含笑复含颦,人间相媚争如许。

安道踏莎行·绝顶无云译文

绝顶无云,昨宵有雨。我来此地闻天语。疏钟暝直乱峰回,孤僧晓度寒溪去。
山顶上没有云彩,昨天夜里下过雨。我来到此地感悟天地之间的灵性交流。若有若无的钟声在昏暗的杂乱山峰间传递,孤寂的僧侣在晨晓中渡溪而去。
是处青山,前生俦侣。招邀尽入闲庭户。朝朝含笑复含颦,人间相媚争如许。
放眼望去到处是青山,站在山顶上想起了自己的朋友和伴侣。想把他们招请到这里闲耍。就这样朝朝暮暮在一起生活,那是多么的快乐,人间的相亲相爱也就莫过于如此了。

安道踏莎行·绝顶无云注释

①踏莎行:《踏莎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
②天语:上天之告语。
③疏钟暝直:谓寺庙的晨钟声于昏暗中揭响直入高空。暝:昏暗。
④度:通“渡”。
⑤是处:到处。
⑥前生:上一辈子。俦侣:伴侣。
⑦招邀:邀请。闲庭户:寂静的庭院。
⑧含笑复含颦:微笑或皱眉。
⑨相媚:取悦。争如许:怎得能够像这样。

安道踏莎行·绝顶无云赏析

  这首词写凌晨时候爬上高山之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但其中含有很丰富的言外意蕴,留下较大联想空间的写境与造境相结合的作品。
  “绝顶无云”和“昨宵有雨”是一个对比也是一个过程。所谓对比,是今晨与昨宵、无云和有雨的对比,它容易引起一种诗意的感发;所谓过程,是在昨夜到今晨这极短的时间中从阴到晴的过程,它容易引起哲理性的体悟。因此王国维接下来就说“我来此地闻无语”。“天语”,是上天的告语,是以一种告诫的语气,所以“我来此地闻天语”这句话,就隐含有一种寻求觉悟的努力在里边。后面王国维展开描写,写所听和所看到的,“疏钟暝直乱峰回,孤僧晓度寒溪去”。黎明前月已经西沉日尚未出,是山谷中最昏暗的时候。这里的直是王国维着力的描写,突出它的力度。而“乱峰回”,是说山谷被乱峰环绕,这是一种横向的包围和约束的力量。“回”和“直”这一句两字,是对举的说法,使人觉得那寺院疏钟的声音好像冲破了乱峰环绕的黑暗直立而起,揭响入云。“孤僧晓度寒溪去”,令人在乱山昏谷之中产生。这样说并非毫无根据,因为这句话从意象到字句都充满了引人产生这种联想的可能性。
  正是这个“孤”字,引出了下阕寻求俦侣的想像:“是处青山,前生俦侣,招邀尽入闲庭户。”“前生俦侣”,仍是用了佛教的说法。引述到了前生、今生、来生的“三生”,那便是一种前生的慧根。把青山视为前生的伙伴并邀请它们到家里来做客,一方面是极言自己对青山的亲近之感,另一方面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情绪。这种比喻方式不是王国维创造,它借鉴了辛弃疾其中一首《沁园春》的写法,把青山比作客人。接着下来王国维这首词结尾的“朝朝含笑复含颦,人间相媚争如许”,仍然是借鉴了稼轩词,这是正用,那种寻求一个知音来安慰自己的渴望,正反映了他自己在追求理想道路上的孤独。

安道踏莎行·绝顶无云创作背景

  1905年夏,王国维从外地任教回家,途中经过峡山。他登山远眺,感觉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有感而作此词。

诗人安道的古诗

花前饮 酒垆

宋代 安道

东风初染海棠晕。好春色、花娇柳嫩。翠袖方倚垆,向甚处、寻如愿。

梦幻影泡露兼电。但俄顷、花飞人倦。有酒能忍颠,那更待、佳人劝。

虎丘望山后

宋代 安道

试剑空存石,生公尚有台。爱看山后景,错落野田开。

从子汝绍哀词(有序)

宋代 安道

犀角诗书种,先生膝下孙。
龙雏偏爱彧,牺下自傅翻。
枣栗分恒寡,球镛语不繁。
家风十亩足,素业百城尊。
冰雪真人好,风流薄俗敦。
修词精曲折,论史究株根。
门巷旧池穴,衣冠花水源。
谁知碎珠玉,遽见变乾坤。
天柱凶颅折,沧溟劫火燔。
腥膻裂俎豆,樵采犯陵园。
吾子何能见,无人可与论。
由来一棺土,俄逝九霄鹓。
忠义由天性,君亲堕地恩。
彼哉国士报,陋矣贾人言。
处士吾家蠋,累囚楚客原。
汶篁移植返,郢树系心存。
踏海孤英魄,登山只饿魂。
抚孤龄过隙,怀旧涕连痕。
短什留家谱,遗芬定可扪。

清凉纪游一十四首 其五 北台

宋代 安道

北台秀矗斗杓傍,楼殿凌虚结上方。众壑俱从檐下落,万缘都向槛边忘。

洪河如带明分野,恒岳为邻接大荒。世界三千空色喻,岂离般若一毫光。

逆浪船

宋代 安道

君不见李广难封侯,黄杨厄闰年。
黄杨厄闰短复短,白头李广徒称贤。
又不见章台柳枝高拂辇,今日青青明日剪。
淮阴金印大如斗,鸟尽弓藏烹猎狗。
樯乌高扬白马驰,中流失瓠知不知。
前途利钝吾何有,请君试酌松陵酒。

题范宽临流独坐图

宋代 安道

茅堂结构背江干,日日爱看江上山。
箕踞盘陀吟未稳,不知身在画图间。

如梦令·点滴空阶疏雨

宋代 安道

点滴空阶疏雨。迢递严城更鼓。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无据。无据。斜汉垂垂欲曙。

西江月·巨细洪纤在在

宋代 安道

巨细洪纤在在,飞潜动植芸芸。乾坤升降不停轮。借问谁为转运。妙理周行独立,真君莫测冥存。一针一草尽浑沦。拈出虚空有*。

点绛唇 题《落花人独立图》

宋代 安道

轻启菱花,蛾眉淡扫青山远。花淡月面。鬓上双珠钿。

悄倚雕栏,且把闲愁散。春不见。落花成片。飞过斜阳院。

寄雪窦寺生书记

宋代 安道

清泉白芦八月秋,宽鞋瘦策十日游。石床风冷夜不寐,冰丝绕指白雪流。

身名杳杳云间鹄,世事纷纷蕉下鹿。雨晴春暖即相寻,千尺岩头看飞瀑。

南浦月下

宋代 安道

孤舟横野渚,明月照当空。
十年江海意,疑在小亭东。

熙宁望祭岳镇海渎十七首 其十六 酌献用《成安》。

宋代 安道

凄寒凝阴,陨箨涤场。百物顺成,黍稷馨香。款于北郊,爰因其方。

何以侑神,荐此嘉觞。

过交河作 其二

宋代 安道

北去李陵经几秋,筑台憔悴望乡愁。可怜陇右天穷处,不见交河只泪流。

普通禅寺 其一

宋代 安道

古寺何年有,巍峨入杳冥。水如僧眼碧,山作佛头青。

瓦砾皆能说,虚空亦解听。道人心已死,窗下卷残经。

汾阴十首 其五 太祖配坐酌献用《博安》。

宋代 安道

坤元茂育,植物成形。于穆圣祖,功齐三灵。严恭配侑,厚德攸宁。

永怀锡羡,歆此惟馨。

偈颂二十九首 其十六

宋代 安道

终日分别,只是分别自心。堪笑念彼观音力,毕竟还著于本人。

黄头老衲,有理难伸。为什么有理难伸,贼是家亲。

道中感怀

宋代 安道

龙泉鸣吼匣中悲,十月西风两鬓丝。
黄叶满山秋寺废,白沙连渚小桥危。
孤帆过后千峰夕,匹马行时百草衰。
牢落故居空入梦,乱藤疏竹有茅茨。

答梦鹤轩主人并呈怀朝鲜使臣诗

宋代 安道

秋树寒云望海东,乃心先得我心同。多惭太上忘情者,真欲临笺问老翁。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其一二一

宋代 安道

声前句,量外机。明历历,峭巍巍。举者既少,见者亦稀。

抖擞多年穿破衲,褴毵一半逐云飞。

东阁阅庶吉士卷简同事诸先生

宋代 安道

东阁抡材奉诏同,柰庭佳气霭云虹。御题捧出纶言焕,笔阵驱时白战雄。

光动夜涛珠出海,暖回春苑凤来桐。太平休遇知难报,愿得真贤答圣衷。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