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刘子高宰新政二首 其二

送刘子高宰新政二首 其二

南北朝 王寂

怜君桂玉苦羁栖,强项逢人未肯低。病里更贫犹爱客,酒中有得不谋妻。

长材无用虎为鼠,妙手岂论牛与鸡。考课会应书上上,促归行看紫封泥。

诗人王寂的古诗

送张希召二首 其二

南北朝 王寂

省台诸子例才兼,尽道超群未及髯。自苦折腰供吏役,谁怜白发困郎潜。

尘靴久厌踏红软,冰簟常思负黑甜。好向水云乡里去,监州不恶有团尖。

和黄山谷读杨妃外传五首 其三

南北朝 王寂

金步摇低云髻堕,瑞龙香散野风吹。岭南驿传来何暮,趁得新坟荐荔枝。

跋张舍人所收杨仲明天厩铁骢图

南北朝 王寂

大宛山下汗血驹,麟鬐凤臆龙头颅。黑花鬐洒云满躯,倜傥不与驽骀俱。

黄金络头老京都,注目落日思长途。圉人仗箠不敢驱,似听马语方踟蹰。

呜呼龙媒已矣夫,林鸟恨对长风呼。谁能写照开新图,杨子妙笔非临摹。

愿君著意收画厨,风雨变化防须臾。乃翁丞辖翼帝车,月旦人物评锱铢。

亍金但赏骏骨枯,世上良马无时无。

昭君怨 江行

南北朝 王寂

一曲清江环碧。两岸萧萧芦荻。烟雨暗西山。有无间。有酒须当痛饮。百岁黄梁一枕。瞰莫放愁闲。上眉端。

和张运使送春二首 其二

南北朝 王寂

树底残花积渐深,树头新绿不多阴。留春春去无料理,试倩行云梦里寻。

题张子正运使所藏杨德懋山居老闲图仍次元韵四首 其四

南北朝 王寂

张侯诗敏落黄閒,杨丈规摹逼老关。二妙通灵恐仙去,夜窗风雨要防闲。

沈州吊古

南北朝 王寂

李唐遭百六,边事失经营。大氏十传世,辽人久弄兵。

战场春草瘦,戍垒墓烟平。今日归皇化,居民自乐生。

人月圆 再过真定赠蔡特夫

南北朝 王寂

锦标彩?追行乐,管领镇阳春。而今重到,莺花应笑,老眼黄尘。凭君问舍雕丘侧,准拟乞闲身。北潭涨雨,西楼横月,藜杖纶巾。

和黄山谷读杨妃外传五首 其二

南北朝 王寂

姚宋云亡言路塞,虢秦徼宠祸机深。平时笑指胡奴腹,信道是中惟赤心。

营道堂绝句

南北朝 王寂

旧僚郭赵身为烬,先友王杨骨已枯。莫笑嗫嚅翁不达,人閒斗在不如吾。

跋杨损之所藏杨德懋秋江捕鱼图二首 其一

南北朝 王寂

雨蓑烟笠老江湖,回首人閒万事疏。不向市桥鱼换酒,似闻官路有徵车。

咏虱

南北朝 王寂

鬅鬙鹤发坐搔头,破碎鹑衣不奈秋。缓带笑侬时诡遇,处裈嗟尔亦良谋。

裹章想倦嵇中散,披褐幸容秦武侯。犹胜元封□定远,枕戈无暇解兜鍪。

题庄子祠堂

南北朝 王寂

蒙庄千古骨成尘,德业犹争日月新。说剑似乎非圣作,鼓盆聊尔见天真。

螳螂恟恟人閒世,蝴蝶悠悠梦里身。才与不才俱是累,先生木雁请书绅。

和黄山谷读杨妃外传五首 其一

南北朝 王寂

兄弟渐疏花萼梦,君王贪醉上阳春。却将妃子比飞燕,何物谪仙能屈人。

哭二舍弟

南北朝 王寂

才猷事业未一试,叹恨若人沈九原。折简见呼徵汝梦,赋诗成谶兆予言。

二千客路未归榇,八十老亲犹倚门。谁为临风歌九辨,睢阳高处与招魂。

送张希召出宰赣榆

南北朝 王寂

耐久谁如故国山,送君直过穆陵关。一川鱼鸟江淮近,千里农桑海岱閒。

老骥未甘尘土厄,仙凫宜向水云閒。此行莫作三年别,考最当随紫诏还。

感皇恩 有赠

南北朝 王寂

宝髻绾双螺,蹙金罗抹。红袖珍珠臂?。十三弦上,小小剥葱银甲。阳关三叠遍、花十八。雁行历历,莺声恰恰。洗尽歌腔旧呕哑。坐中狂客,不觉琉璃杯滑。缠头莫惜与、金钗插。

觉华岛

南北朝 王寂

宫亭湖神感且通,往来送客能分风。广德王祠祷辄应,重楼翠阜浮霜空。

我行拟上觉华岛,香火遍走青莲宫。中流未济成龃龉,船头西向旗脚东。

云奔雾涌白浪捲,一叶掀舞洪涛中。平生行止类如此,凭仗愿有信与忠。

尝闻主海尊位置,顾岂变化难为功。指呼蛟蜃扫阴翳,天水万里磨青铜。

解维转柁饱帆腹,双桨不举追惊鸿。兹游政要偿素愿,勿使坐叹诗人穷。

投文再拜沥微恳,为我寄语白龙翁。

渔家傲 瑞香

南北朝 王寂

岩秀不随桃李伴。国香未许幽兰换。小睡最宜醒鼻观。

檐月转。紫云娘拥青罗扇。

半世庐山清梦断。天涯邂逅春风面。茗椀不来羞自荐。

空恋恋。野芹炙背谁能献。

南乡子 并引

南北朝 王寂

绰约玉为肌。宫额娇黄浅更宜。京洛风尘无远韵,心期。

只有多情驿使知。

翠羽剪春衣。林下风神固亦奇。辛苦半生谁挂齿,颦眉。

似怨东君著子迟。

王寂

王寂

王寂(1128~1194)金代文学家。字元老,号拙轩,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人。德三年进士,历仕太原祁县令、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大定二十六年,因救灾之事蒙冤,被贬蔡州防御使,后以中都路转运使致仕。卒谥文肃。工诗文,诗境清刻镵露,古文博大疏畅,著有《拙轩集》。 ► 240篇诗文

南北朝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