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吴潜
宝鼎现(和韵已未元夕)
三用喜雨韵三首 其二
虬龙未必要呵禁,久暍无缘便陆沈。未遂明农归老计,且宽忧国愿丰心。
披襟雅称琉璃簟,散发何销玳瑁簪。只怕门前多褦襶,文书衔袖苦相寻。
满江红 其二 送陈方伯上襄州幕府
露驿星程,又还控、西风征辔。原自有、孔璋书檄,元龙豪气。
蜀道尚惊鼙鼓后,神州正在干戈里。佐元戎,一柱稳擎天,襄之水。
功名事,山林计。人易老,时难值。看新丝一发,甚吾衰矣。
转首从游十五载,关心契阔三千里。便秋空、边雁落江南,书来未。
晓儿辈
寄丁丞相
吴萧山知县
诉衷情·今宵分破鹘沦秋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 其六
田官决水归,喜若溃重围。晚种禾头出,新耘稻本肥。
已如云气勃,只恨日光稀。安得驱夸父,搪开万里辉。
宿省
水调歌头·才惜季方去
鹊桥仙·扁舟昨泊
感皇恩·老去最难禁
十一二用喜雪韵四首 其二
片片穿帷解捣虚,夜明细字亦堪书。五车现瑞从今后,一尺呈祥复古初。
暖室温轩人起晏,远坊穷巷客来疏。茅山见说黄精熟,山友迷踪餍黠狙。
渔家傲·遍阅芳园闲半昼
喜雨二解
十三四用喜雪韵四首 其一
安西都护肯辞难,不怕亡胡起怨端。节义士知堪作使,神仙人岂恋为官。
寒肩此际如楼耸,眩眼当年似席看。百丈山中谁筑室,是中非隘亦非胖。
谒金门·停画鷁
满江红 其二 雨花台用前韵
玛瑙冈头,左酾酒、右持螯食。怀旧处,磨东冶剑,弄清溪笛。
望里尚嫌山是障,醉中要卷江无滴。这一堆、心事总成灰,苍波客。
叹俯仰,成今昔。愁易揽,欢难觅。正平芜远树,落霞残日。
自笑频招猿鹤怨,相期早混渔樵迹。把是非、得失与荣枯,虚空掷。
泛湖次韵
满江红(姑苏灵岩寺涵空阁)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382篇诗文
十用喜雨韵三首
汉宫春(吴中齐云楼)
如梦令·昨日春衫初试
贺新郎(丁巳岁曲叔氏)
暗香(再和)
满江红 其九 戊午八月二十七日进思堂赏第二木稚
九用喜雨韵三首 其二
满江红(己未赓李制参直翁俾寿之词)
贺新郎(春感)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其八
太平仙游山神祠
七用喜雨韵三首 其三
霜天晓角·倚花傍彻
和章子美阅武见贻
五用出郊韵三首 其一
秋夜雨(再和)
阮郎归·软风轻霭弄晴晖
劭农三首 其二
满江红(戊午九月七日,碧沚和制几韵)
九华山天台峰新晴晓望
满江红(再和)
登延庆佛阁用出郊韵三首
满江红(雨花台用前韵)
二郎神 其二 再和
久雨喜晴检阅计院纪以舂容之篇敬用韵为谢
浣溪沙(再赋)
谒金门(和韵赋茶)
贺新郎(和刘自昭俾寿之词)
八声甘州·向鄞江
满江红·丹桂重开
喜雨预卜淮寇之遁口占小诗呈同官
五用出郊韵三首
秋夜雨·吴翁里第还巾角
五用喜雨韵三首 其三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 其九
满江红(和吴季永侍郎见寄)
喜雨三首 其一
窥窗
满江红·痴霭顽阴
满江红 其二 再和
满江红·举世悠悠
水调歌头·焦山
再用前韵二首
水调歌头·天宇正高爽
满江红 其十六 己未赓李制参直翁俾寿之词
谢惠计院分饷新茶
和谢惠计院二首
满江红(梅)
满江红 其十一 郑园看梅
朝谒归省文书
二郎神·近时厌雨
满江红·一笑相携
满江红·把手西园
水调歌头(己未中秋无月)
二郎神
满江红·为问人生
三用喜雨韵三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