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立高桂坊

立高桂坊

宋代 王十朋

书生未折桂,短檠事然膏。一朝桂入手,不记灯窗劳。

回视纸上语,弃置等弁髦。曲学如公孙,高第何足褒。

温陵号多士,呦呦食苹蒿。胪唱十年间,魁亚出二豪。

向来此坊中,一门五梦刀。月中仙子归,天香满蓝袍。

大对压晁董,同登尽刘曹。嘉名换扁榜,铁画新挥毫。

我欲成其美,远大期伊皋。桂高固可喜,更看名节高。

诗人王十朋的古诗

泛泛江汉水

宋代 王十朋

鄂渚上荆州,泛泛江汉水。萦迂知几曲,萧瑟非一苇。

乡心秋色中,旅思诗篇里。云安在何处,落日天边是。

畎亩十首 其五

宋代 王十朋

飞飞古帝魂,哀哀寄春怨。异乡节物新,故国人事变。

诉亡谁肯怜,啼苦血空溅。云安再拜人,伤哉不复见。

不求人

宋代 王十朋

牙为指爪木为身,挠痒工夫似有神。老病不能亲把握,不求人又却求人。

连日至瞿唐谒白帝祠登越公三峡堂徘徊览古共成十二绝 其八 赤甲

宋代 王十朋

赤甲城连白帝城,子阳曾向此屯兵。区区板筑徒劳耳,尚赤由来是汉营。

九日不登高与兄弟邻里就敝舍饮菊

宋代 王十朋

中秋对明月,九日逢黄花。节物岂不好,而况身在家。

樽酒醵邻里,盘餐饤鱼虾。何必登高山,清欢自无涯。

给水

宋代 王十朋

接筒引水下山陬,端为夔民解百忧。长使义泉名不断,莫教人费一钱求。

夔路十贤 诸葛武侯

宋代 王十朋

卧龙起南阳,不为鼎一足。托名蜀丞相,相汉非相蜀。

蔡端明诗

宋代 王十朋

贤侯去久迹犹遗,乞雨诗奇字更奇。世俗妄论公政猛,爱民心有彼苍知。

和韩南食

宋代 王十朋

海错千万族,惟蚝不能行。潮来腹自饱,亦足遂厥生。

翻笑鱼蟹虾,晨夜何营营。风味与江瑶,可以次第名。

荐身炮炙间,壳破材始呈。北客昔南食,一见生怪惊。

故人居海滨,群鲜厌庖烹。酷爱此味真,不假姜桂橙。

遥怜山间友,混迹黎与骍。蔬肠久不饱,肌骨尪且狞。

巨房饷馋腹,一笑百念平。岂为饮食欲,实见亲旧情。

谁知齑盐馀,盘餐味常并。故乡实堪恋,未用图西行。

书院杂咏 芭蕉

宋代 王十朋

草木一般雨,芭蕉声独多。主人栽未足,其奈客愁何。

读赵果州诗

宋代 王十朋

眉宇胸襟两不尘,唾成珠玉更清新。惜哉不使苏仙见,题品宁先赵德麟。

连日至瞿唐谒白帝祠登越公三峡堂徘徊览古共成十二绝 其七 白盐

宋代 王十朋

蜀中盐井知多少,功利端能与海分。尚使此山真可煮,商功计利更纷纷。

赵果州致羊酒走笔戏酬

宋代 王十朋

十日庐山游,蔬肠作雷鸣。对食有长铗,论雷无曲生。

清净似斋戒,迟留欲修行。翩翩佳公子,怜我厌藜羹。

鱼酒致远意,诗篇慰西征。姜新微带糟,鲊美香流罂。

今宵羊踏园,魂梦定须惊。回首白莲社,姑作陶渊明。

买鱼行

宋代 王十朋

风伯一怒声如雷,排空浊浪山崔嵬。江湖千里人影绝,一叶小舟何处来。

芦荻花中有渔者,蓑笠为衣楫为马。止将烟水作生涯,红曲盐鱼荷裹鲊。

舟人争买不论钱,我亦聊将荐杯斝。烹庖入坐气微腥,饤饾登盘色如赭。

但能得趣酒杯中,也胜弹铗人门下。君不见仲尼鱼馁则不食,陈蔡面犹含菜色。

又不见退之欲饱东海鲸,焉知家有啼饥声。我居江乡厌海味,今日鱼虾八珍贵。

朱门日兴费万钱,未必一生常适意。尔曹异日宦西东,一饭安得如今同。

寄鲊不须劳孟宗,但愿清白传家风。我将归结鸡豚社,不用击鲜如陆贾。

但愿年丰鱼米贱,欣然醉饱同天下。

九日登卧龙山呈同官又一绝

宋代 王十朋

夔子山高峡天阔,骚人宅近刚肠悲。菊花上头不易得,酒盏到手何须辞。

怀归预别同舍

宋代 王十朋

长念双亲垂素发,不奉甘旨今数月。溪山虽好何如归,吾心已逐秋云飞。

欲别良朋重呜咽,催人啼鸟声何切。明日琴书随我东,何如尊酒重相逢。

洪帅陈阜卿寄笋

宋代 王十朋

均是蓬山逸远官,梦中犹问竹平安。箨龙寄我知君意,要使刚肠饱岁寒。

余全之赠菊栽二十 其二

宋代 王十朋

余郎萧洒似何郎,事业它年未易量。寄我新诗三十绝,笔头直与菊争芳。

戊辰闰八月归临安观旧题脩竹黄杨丁香慨然有感复书三绝于后 其三

宋代 王十朋

蕙兰憔悴菊萎秋,叶底藏春已数头。诗客不知花韵别,却言空结雨中愁。

桐川三绝 其一 遇太学三友

宋代 王十朋

归从三峡过三峰,益友三人忽此逢。行李稽留三日雨,天教我辈得从容。

王十朋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61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