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胜书记蜀僧也和予游玄通一诗用赠讷老韵酬

胜书记蜀僧也和予游玄通一诗用赠讷老韵酬

宋代 王十朋

未向夔门访武侯,禅房杖屦谩通幽。题诗况有诗僧和,深喜庐山得胜游。

诗人王十朋的古诗

读楚东倡酬集寄洪景卢

宋代 王十朋

预恐吾侪有别离,急忙刊得倡酬诗。江东渭北何曾隔,开卷无非见面时。

君山 其二

宋代 王十朋

祖龙迁怒色曾赪,帝子有灵山更青。湖水如天冬亦涸,此君荣落一般形。

同钱用明用章游白石岩

宋代 王十朋

谢公好山水,得郡古东瓯。造物惜佳境,雅志多不酬。

松萝蔽雁荡,烟霭埋龙湫。行田经白石,不到仙山头。

寥寥数百年,天付黄冠流。巍然万仞崖,壁立东南州。

谁将补天手,化出白玉楼。两龛藏洞府,中有群仙游。

上通尺五天,下接三神洲。飞泉落岩腰,碧涧鸣山陬。

群峰真培塿,沧海为渠沟。隘视人间世,万象同蜉蝣。

我家雁山阳,崎岖厌经丘。翩翩钱公子,呼我寻岩幽。

初惊小雨密,忽扫群阴浮。杖屦穷巑岏,一洗尘埃眸。

山林有真乐,富贵何足求。但愿乞二山,不愿万户侯。

十四日登真武山 其三

宋代 王十朋

莹煌灯火如星斗,夜夜人间望此山。来向元宵试灯火,却移星斗下人间。

陈大监用赏梅韵以赠依韵酬之

宋代 王十朋

颍川丈人贤矣哉,青眼喜为清流开。诗章翰墨两奇绝,笔下一字无尘埃。

品题人物奖后进,搢绅乐善公为魁。东嘉贱子生太晚,犹幸识此真人才。

朅来西游也不恶,锦囊所得俱琼瑰。区区科第何足道,此行似为诗篇来。

客中拜贶更重复,丙穴鱼及郫筒杯。寒乡故旧问归橐,首言带得公诗回。

得叶飞卿书因寄贡院碑

宋代 王十朋

大字雄文照眼明,亲题一轴寄松厅。千间广厦能宣力,何止区区不负丞。

次韵何子应得宣城笔

宋代 王十朋

金华手握管城子,端类睢阳太守须。须笔有神人不识,怒时真可气吞胡。

点绛唇·阑槛阴沈

宋代 王十朋

阑槛阴沈,紫云呈瑞馀寒凛。卷帘猗枕。香逼幽人寝。入梦何年,庐阜闻名稔。风流甚。阿谁题品。唤作熏笼锦。

修戒石

宋代 王十朋

君以民脂膏,禄尔大夫士。脂膏饱其腹,曾不念赤子。

贪暴以自诛,诛求不知耻。指呼有鹰犬,嗜欲肆蛇豕。

但言民至愚,孰谓天在迩。昭然甚可畏,殃必反乎尔。

圣训十有六,简严具天理。大字刻山骨,朝夕临坐起。

一念苟或违,方寸宁不愧。清源庭中石,整顿自今始。

何敢警同僚,兢兢惟敕己。

登燕子坡前有一岩在江之旁如天台赤城名乌

宋代 王十朋

坡名燕子燕思归,岩号乌飞乌倦飞。云本无心聊出岫,风缘有口故吹衣。

游灵岩辉老索诗至灵峰寄数语

宋代 王十朋

雁荡冠天下,灵岩尤绝奇。烟霞列屏障,日月明旌旗。

岩前有卓笔,可以书雄词。天聪况非遥,

鉴湖行

宋代 王十朋

苍苍凉凉红日生,葱葱郁郁佳气横。鉴湖葱色三百里,桃花水涨扁舟行。

花间啼鸟传葱意,声落行舟惊梦寐。胡床兀坐心境清,转觅湖山有风味。

鉴中风物几经葱,身在鉴中思古人。禹迹茫茫千载后,疏凿功归马太守。

太守湖成坐鬼责,后代风流属狂客。狂客不长家鉴湖,惟有渔人至今得。

日暮东风吹棹回,花枝照眼入蓬莱。回首湖山何处是,欸乃声中画图里。

名郡之东门曰永平书一绝

宋代 王十朋

鄱水新门号永平,永平何止一鄱城。愿言广此平天下,黎庶长无愁叹声。

陈公祠

宋代 王十朋

九年地主百年祠,民自元丰结去思。善政在人宜有后,堂堂忠肃见公儿。

石镜溪

宋代 王十朋

山中有镜石为台,云雾深藏未肯开。别有一溪清似镜,不须人为拂尘埃。

点绛唇·羽盖垂垂

宋代 王十朋

羽盖垂垂,玉英乱簇春光满。韵香清远。暖日烘庭院。露褒琼枝,脸透何郎晕。凝余恨。古人不见。谁与花公论。

左原诗三十二首 其三 南高山

宋代 王十朋

山后风来闻县鼓,荡中秋至集宾鸿。我归种菊东篱下,长在悠然眼界中。

代妇人答

宋代 王十朋

君勿题诗訾湘竹,君勿笑他儿女哭。人为钟情故生爱,夫妇相思乃常态。

为君飘荡太无根,两脸尽是思君痕。安得相依似双竹,长保千秋万秋绿。

次韵宝印叔观海三绝 其三

宋代 王十朋

误入蓬莱朝未央,至今魂梦记微茫。扁舟欲效鸱夷子,遥望沧波兴已狂。

食荔枝 其一

宋代 王十朋

荔枝初熟饤金盆,手擘轻红子细看。风味由来太奇绝,不教容易到长安。

王十朋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61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