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 其五 玉兰台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 其五 玉兰台

明代 王世贞

谢庭凡几树,羯末与封胡。何似琅琊邸,亭亭玉十株。

诗人王世贞的古诗

平城歌 其四

明代 王世贞

汉天子,何神灵。韩彭死,冒顿生。

同陆象孙咏玉兰

明代 王世贞

暂藉辛夷质,仍分薝卜光。微风催万舞,好卜净千妆。

月向瑶台并,春还锦障藏。高枝疑汉掌,艳蕊胜唐昌。

神女曾捐佩,宫妃欲施香。谁为后庭奏,一曲按霓裳。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 ...

明代 王世贞

但誇酒贤酒圣,莫论钱愚钱神。为龙为蛇亦可,应牛应马谁真。

读曲歌 其四

明代 王世贞

为欢制衣带,秋风吹瘦侬,欢腰讵偏耐。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八

明代 王世贞

右丞辋川胜地,少傅履道新居。此生大堪假息,身后岂必吾庐。

齐讴行 其一

明代 王世贞

莫以敖辟讥,听我奏齐讴。右顾枕岱宗,左负沧海流。

维昔师尚父,建册表营丘。四履征不庭,一钺奠成周。

烈哉桓公筴,首政举其雠。九合匪兵车,衣食东诸侯。

妖吕荡氛波,炎烬几不收。哀王倡大义,绛灌始协谋。

九有提一隅,三勋古无俦。乱民矜炙輠,养客悲蒯缑。

小惠薄陈常,非和诮梁丘。愤誂杀士桃,刺促媚姬裘。

鄙矣牛山宴,泣涕言爽鸠。

朝中措 病起饮酒

明代 王世贞

是谁嫌我酒间过。唆得病来磨。无耐业缘尚在,清尊又倚清歌。

高阳旧侣,频频相劝,不饮如何。屈指乾坤佳事,垆头领取偏多。

多丽 晚春雪后即景

明代 王世贞

醉飞琼,恼乱瑶池清宴。吉玲琤、凤钗敲碎,荡成满地飘霰。

送天桃、武陵几树,伴梨花、杜曲千片。妒我春衫,妆他寒食,乍惊蜂蝶又猜莺燕。

五陵畔、杂和烟雨,宝马踏青转。樊楼上、银筝细炙,红垆重暖。

怯寒色、条桑小妇,幕䍦轻护娇面。展纤弯、一双莲瓣,屐齿香泥粉痕浅。

冷落流光,萋迷馀景,东风无计玉山软。天公老、被伊瞒过,红日几时见。

空担阁、无主野芳,满目愁怨。

江南乐八首 其八

明代 王世贞

芍药百种花,真红大难得。侬家众姊妹,无侬好颜色。

游蓟城楼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青草春閒突骑,黄云昼惨穹庐。挥鞭画蒲类海,立石封狼居胥。

皇后岩太子岩

明代 王世贞

太子宛如悉达,皇后亦似摩耶。一卷西来勘罢,五斗无复生涯。

浣溪沙 春闷

明代 王世贞

窗外閒丝自在游。隔山花鸟弄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六

明代 王世贞

小人请学为圃,愚公始爱移山。不至终身钱孔,似胜天下辙环。

詹东图进士以所刻石书见示为成二绝赠之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不是君家詹舍人,紫微房后写丝纶。男儿自有如椽笔,一扫燕然万古新。

送六君子 其六 六送桢仲于城西关

明代 王世贞

请得葳蕤钥,踟蹰未忍还。亦知谯鼓急,词组万重山。

青玉案 闺怨

明代 王世贞

鸭头波软浓于酎。风起处、青初皱。乳燕双双帘幕透。

梨花未雪,绿杨犹絮。蚕饱桑阴瘦。

无端酿出清明候。忽忆城南乍分手。十二雕栏寒更陡。

踏青人远,斗茶时近,滋味如中酒。

醇驷之什六章

明代 王世贞

醇驷惟皇,镛贲其镗。赤芾重英,游环锵锵。蒙虎煇煌,在蓟之阳。

在蓟之阳,堠戍相望。

零雨霏霏,公徂不归。蟏蛸绣戈,有鱼在锜。吐纩离丝,角解筋麋。

毋尔施施,猃狁孔滋。

自昔徵兵,爰始改霜。今我启行,蔚彼青阳。及霜遣矣,及冰而转。

青阳晚矣,三时靡选。

稗我甫田,虉我故墉。笃老在公,妇困于红。嶷嶷官胥,以佐岁凶。

岂不怀归,王事靡终。

维金与帛,司农所宣。劳我玺书,什伍在轩。褐暑絺霜,半菽并飧。

岂不怀悲,沈深九阍。

王曰师氏,女其于辅。王曰保氏,命女于里。女其奔走,女其禦侮。

于嗟耄矣,式相好矣。

怨王孙 春病

明代 王世贞

无柰春去。弄晴弄雨。酽绿漓红,嫩寒柔暑,酽外谁展新蹊。

乳鸠啼。

五陵油碧斜阳外。轮声脆。几点平芜碎。独馀病骨,依旧掩却帘栊。

怕东风。

省坐无赖阅杂册花草禽鸟凡十六色各成一绝漫题其后 其一 凌霄花

明代 王世贞

枝牵蔓转叶纷纷,数朵蔫红学出群。盘石托根君莫笑,只言身自致青云。

朱砂岩

明代 王世贞

毋烦安期遣信,何用勾漏远寻。方寸不生凡火,大地尽作黄金。

王世贞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50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