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朝云曲

朝云曲

明代 王世贞

巫云欲阑接朝日。流辉斗艳无定质。若恋如惊态非一。

态非一,境将残。拟追寻,渺无端。

诗人王世贞的古诗

隰有木之什四章

明代 王世贞

隰有木,其乔则蠹,师氏削尔以居。风之飘斯,卒陨卒队。

岂不尔诟,匪尔之故。

隰有苇,其夭孔仪,师氏缉尔以衣。风之飘斯,卒陨卒隳。

岂不尔诟,匪尔之为。

隰有雈矣,湿有蓷矣。闵尔之乖然,余已焉怀。

隰有萑矣,湿有蓷矣。乐尔之惛然,余已焉怀。

龙司理君善得量移之命自徽过访有赠得六首 其六

明代 王世贞

万事吾难解,孤怀可易开。即今毋贵少,能不小怜才。

浊雾霾文苑,雌风冷啸台。新知寻老别,悲喜递相催。

汉郊祀歌二十首 其二十 赤蛟

明代 王世贞

帝临渤,冲波却。櫜天弧,张广乐。赤蛟来,俛其角。芬牢醴,旨且博。

胡以荐,酬海若。露飘洒,云容裔。澹复殢,灵之醉。灵欣欣,来媵予。

应昌符,启甘澍。报丰岁,多稌黍。箱陈陈,万亿秭。敕阳侯,波不芒。

导出日,际穷荒。陈玉帛,至梯航。赤蛟来,灵柔之。千万祀,思祯期。

谒北岳庙 其一

明代 王世贞

祠坛缥缈遏云孤,肸蚃英灵飒有无。象应星辰天北极,气蟠龙虎帝神都。

羞从禅代论金检,喜向侯邦乞宝符。混辟将何酬圣主,祁连不遣祭休屠。

平陵东行三首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平陵东,车隆隆,郭家小儿葬若翁。葬若翁,小送丧,谁其最贤槐里公。

槐里公,多奇客,迅如飙鹰虎如力。虎如力,卒夷灭,曷不将去击胡貊。

少年游 愁

明代 王世贞

万群哀雁破苍茫。无语立斜阳。远山几点,高城干堞,纵是向昏黄。

欲将杯酒和情斗,情至酒先降。剽掠腰围,拨扶心泪,酿作鬓毛霜。

浣溪沙 江南词

明代 王世贞

一夜春波酿作蓝。晓桑柔叶绿鬖鬖。鸦鬟十五太骄憨。

织就双鱼成比目,偷将百草斗宜男。更无心绪喂春蚕。

法曲献仙音 题双湖卷赠周君寿

明代 王世贞

剩水分江,柳堤梅垞,属玉联拳鸣唤。浸玉濆珠,钓童浣女,芙蕖并头凌乱。

看皓月金波散。俱涵一轮满。

水晶馆。问东君、酒卮无恙,长日里、兰舫绣帆相绾。

掩映翠琉璃,似佳人、一对纤眼。碧漱红酣,瀼东西、止隔花岸。

待年年岁岁,倒着接䍦还健。

郧中杂言八首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乍雨乍晴天色,自开自落花枝。蚁浮谁宾谁主,蛙吹为公为私。

得屠长卿慰辰玉悼亡六言六绝句和示辰玉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洛阳千树花落,争怨东风作恶。记取花未开时,眼底何曾寂寞。

江畔濯缨亭赠柳常侍 其一

明代 王世贞

一抹青山堕酒卮,濯缨人醉弄涟漪。莫惊常侍仍呼柳,曾赋沧波太液池。

补铙歌四章 其二 玄云

明代 王世贞

玄云衡空,自西徂东。暧曃承日,万族无光。风伯为前导,雨师应后驰。

膏我畛亩,惠我蒸黎。嗟嗟,惠我蒸黎,天公不任怨,亦不任受德。

县官大酺,欢乐无极。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 ...

明代 王世贞

檀氏沐猴无怪,谢郎鸲鹆更工。为语当筵鲍老,莫笑钦明八风。

海浮子自滇归迂驾过访值余他出怅然因赋此寄怀

明代 王世贞

十载诗相忆,乾坤鬓共苍。岂期中散驾,来自宠王乡。

凤不题蓬荜,星虚聚草堂。何时蒜山翠,花雨对传觞。

自青诗 其四

明代 王世贞

遹发厥祥,严君奋扬。绣绂皇皇,被汉及江。如冬之日,如秋之霜。

作屏王畿,以承宠光。

汉郊祀歌二十首 其二 帝临

明代 王世贞

帝临紫宫,万祇竦息。天阊穆穆,以候舒辟。神飙徐流,爰簸芳泽。

夭乔飞走,厥性咸若。七曜孔仪,九溟不波。恬穆象先,徜徉太和。

顺义公署杂兴 其三

明代 王世贞

空庭积雪无恙,小牖青山自如。何物消除官廪,呼儿点检琴书。

为顾莘夫尚宝题露香园八韵

明代 王世贞

吴下风流地,重闻顾辟疆。一丘官自拙,三径意难荒。

杖底千秋出,壶中万象藏。搆分苍鹿柴,穿得白鸥乡。

竹露写清韵,荷飔来暗香。破云施短屐,过雨进轻航。

鸡舌忘为吏,金茎不愿尝。可容王子敬,门外踞胡床。

太山梁甫吟

明代 王世贞

嵬嵬天门山,郁郁梁父禅。金泥閟玉册,荣父曀昭倩。

贤圣七十二,其名几称见。何况于谋臣,飘沦同春霰。

阙里困韦裳,千秋丽河汉。亦有抱膝人,居然恬贫贱。

吴趋行上客,且缓骖请听。

王世贞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50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