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黄鹊曲 其一

黄鹊曲 其一

明代 王世贞

黄鹄摩天来,金衣菊为裳。唼喋稻禾美,不复顾高翔。

诗人王世贞的古诗

捉搦歌 其一

明代 王世贞

阿母三十育五女,长作南邻北邻妇。野雌遗壳伏雌乳,总为他人劳阿母。

夜黄

明代 王世贞

凤皇一双飞,百鸟尊为王。侬今妆洗去,与欢助辉光。

地驱乐歌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媪爱小女,不愿女苦。愿女成长,多得夫婿。

玉蝴蝶 拟艳

明代 王世贞

记得秋娘,家住皋桥西弄,疏柳藏鸦。翠袖初翻金缕,钩月晕红牙。

启朱唇、含风桂子,唤残醉、微雨梨花。最堪誇。玉纤亲自,浓点新茶。

嗟呀。颠风妒雨,落英千片,断送年华。海角山尖,不应飘向那人家。

惹新愁、高楼燕子,赚人泪、芳草天涯。况浔阳,偶然江上,一曲琵琶。

为顾莘夫尚宝题露香园八韵

明代 王世贞

吴下风流地,重闻顾辟疆。一丘官自拙,三径意难荒。

杖底千秋出,壶中万象藏。搆分苍鹿柴,穿得白鸥乡。

竹露写清韵,荷飔来暗香。破云施短屐,过雨进轻航。

鸡舌忘为吏,金茎不愿尝。可容王子敬,门外踞胡床。

解语花 题美人捧觞

明代 王世贞

檀槽细压,紫溜泠泠,滴碎珠千斛。鹔鹴初赎。谁揩醒、卓女远山黛绿。

朱樱小蹙。风袅处、山香几曲。捧屈卮、徐露春芽,一样纤纤玉。

何事锦围翠簇。只枝头一点,买断金谷。灵犀轻嘱。

微酣后、记取夜来题目。双鬟趁逐。扶俺向、碧纱厨宿。

誇醉乡、还傍温柔,此际平生足。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一

明代 王世贞

一贵一贱转眼,得意失意片言。丈夫自管六尺,莫拟轻受人恩。

长安初月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青楼狭邪妇,秦月照眉鸦。荡子嫖姚幕,寒霜作鬓花。

功成万户赏,莫向枕边誇。西去金张里,生来将相家。

自青诗 其十二

明代 王世贞

嗟嗟小子,饮息覆盆。白日未昭,畴为启昏。宇宙虽广,胡颜自存。

咎衅实招,已矣何言。

长史变歌

明代 王世贞

莫呼侬作官,官今不得脱。那能人上死,乍可草间活。

折桂令二首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问先生不饮何如。一点篝灯,数卷残书。冷却扁舟,闷他五柳,淡杀三闾。

太行路、都来胸腹。帝京尘、满上头颅。睡也忧虞。醒也忧虞。

不得酕醄,怎便糊涂。

行抵平原而酒忽浊作此自嘲

明代 王世贞

使君虚忝旧青州,无那平原有督邮。解使玺书今夜至,不教封作醉乡侯。

和肖甫司马题旸德大参东园五言绝句十首 其九 右军池

明代 王世贞

水是右军池,人是右军裔。白麻昨夜干,黄庭榻来未。

宜人之什十二章

明代 王世贞

帝曰宜人,光笃于武。笃生令子,为予哲辅。

笃翟笃茀,笃翣乃舆。玼兮流瑱,佩环锵如。

宜人曰吁,昔余天是弃。顾谓大夫,惟余诞弥。尔岂不偕逝,不康禋祀。

惟余甘荼,勤力夙莫。禔禔厥躬,以怙存者。濯濯厥肝,毋恧原土。

惟余与笃,念兹初艰。毋枳于衢,毋家于官。曷不临履,靖共塞渊。

金拜稽首,夙莫祗服。惟帝温纶,如丹如雘。顾惟母训,如石如药。

既肃于公,言省其私。酌彼金罍,以颂维祺。

晰尔毋■,鬒尔毋丝。何以申之,绳绳孙枝。

载崇厥堂,言树之柏。何以表之,维霜维雪。

载荣厥庭,言树之梓。何以袭之,维桃与李。

猗欤宜人,家人是宜。岂惟家人之宜,惟大夫是仪。

毖哉大夫,宜人是效。岂惟宜人之效,亦惟先子是耀。

游蓟城楼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青草春閒突骑,黄云昼惨穹庐。挥鞭画蒲类海,立石封狼居胥。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 其三十六 却女津

明代 王世贞

少女怯危津,徘徊不敢度。急唤阿

甘草子 其一 四时

明代 王世贞

春暮。密打窗纱,阵阵梨花雨。韐匣迸胭脂,绮袖调鹦鹉。

轻暖软寒相劖剁。做不痒、不疼心绪。倩得张郎画眉妩。

任子规凄楚。

满庭芳 春夜不寐

明代 王世贞

尖侧东风,迷离烟雨,只解排比黄昏。一灯清映,炯炯泪珠痕。

薰尽铜垆香灺,相思被、熨帖难温。那堪更,穿花玉漏,点点出长门。

无端千万种,新愁旧事,来往纷纷。总成就、天涯一病身。

挨得邻鸡报也,权撇下、几件销魂。还禁架,杨花燕子,迟日悄庭阍。

再题 其一

明代 王世贞

三十年前涂抹,二千里外折腰。磨蝎当宫合贱,雕虫小技谁骄。

宿阿曲

明代 王世贞

天门三十六,地户七十二。门门与户户,一一一天帝。

王世贞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50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