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元好问
青盖朝来帝座新,岂知卫瓘是忠臣。洛阳荆棘千年后,愁绝铜驼陌上人。
三乡杂诗二首 其二
尖新秋意晚晴中,六尺筇枝满袖风。草合断桥通暗绿,竹摇残照漏疏红。
杨柳
昆阳
楚汉战处
虎掷龙挐不两存,当年曾此赌乾坤。一时豪杰多行阵,万古山河自壁门。
原野犹应厌膏血,风云长遣动心魂。成名竖子知谁谓?拟唤狂生与细论。
谒金门·罗衾薄
光武台
寄赵宜之
大城满豺虎,小城空雀鼠。可怜河朔州,人掘草根官煮弩。
北人南来向何处,共说莘川今乐土。莘川三月春事忙,布谷劝耕鸠唤雨。
旧闻抱犊山,摩云出苍棱。长林绝壑人迹所不到,可以避世如武陵。
煮橡当果谷,煎术甘饴饧。此物足以度荒岁,况有麋鹿可射鱼可罾。
自我来嵩前,旱乾岁相仍。耕田食不足,又复违亲朋。
三年西去心,笼禽念飞腾。一瓶一钵百无累,恨我不如云水僧。
崧山几来层,不畏登不得,但畏不得登。洛阳一昔秋风起,羡杀云间张季鹰。
诉衷情令
万人如海一身藏。随例大家忙。东华软红尘土,俗损谢三郎。
兰若寺,玉溪庄。两茅堂。鸡豚乡社,鹅鸭比邻,好个嵩阳。
点绛唇·痛负花朝
赠答人焕然
诗亡又已久,雅道不复陈。人人握和璧,燕石谁当分?
关中人夫子,高诲世所闻。十年玄尚白,藜藿甘长贫。
有来河水篇,四海付斯文。斯文有定在,桓生知子云。
古来知己难,万里犹比邻。千人国中和,要非心所亲。
东楚西南秦,望君劳我神。相逢不得语,别去徒殷勤。
白云不可赠,相思秋复春。
洛阳高少府瀍阳后庵四首 其三
韭早春先绿,菘肥秋未黄。殷勤绕畦水,终日为君忙。
临江仙 饮昆阳官舍,有怀得新
蝶恋花 戊辰岁长安作
一片花飞春意减。雨雨风风,常恨寻芳晚。若个花枝偏入常。
尊前细问春风拣。
醉里看花云锦烂。只记莺声,不记红牙板。留著佳人鹦鹉盏。
明朝剩把长条换。
甲寅十二月四日出镇阳寄宰鲁伯
滹水晓光动,灞桥诗境同。冲寒骑瘦马,认影识衰翁。
长路风声里,孤城雪意中。回头歌笑处,凄绝意何穷。
江城子 绣香*曲
论诗三十首·其五
太室同希颜赋
壮矣崧维岳,盘盘上窈冥。中天瞻巨镇,元气有遗形。
雨入秦川黑,云开楚岫青。鳌掀一柱在,万古压坤灵。
题省掾刘德润家骖鸾图并为同舍郎刘长卿记异刘在方城先有碧箫之遇 ...
千劫情缘万古期,楼中萧史姓名非。洞天花落秋云冷,肠断青鸾独自飞。
眼中
眼中时事亦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何处青山隔尘土,一庵吾欲送华颠。
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四
旧隐嵩山阳,笋蕨丰馈饷。新斋淅江曲,山水穷放浪。
乾坤两茅舍,气压华屋上。一从陵谷变,归顾无复望。
渔樵忆往还,风土梦间旷。恍如悟前身,姓改心不忘。
去年住佛屋,尽室寄寻丈。今年僦民居,卧榻碍盆盎。
静言寻祸本,正坐一出妄。青山不能隐,俯首入羁鞅。
巢倾卵随覆,身在颜亦强。空悲龙髯绝,永负鱼腹葬。
置锥良有馀,终身志悲怆。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649篇诗文
水调歌头 庚辰六月,游玉华谷,回过少姨庙
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三
济南杂诗五首 其二
颍亭留别
点绛唇·红袖凭阑
天门引
太原赠张彦远
鹧鸪天·颜色如花画不成
野谷道中怀昭禅师
游泰山
梁县道中
过寂通庵别陈丈
寄英禅师师时住龙门宝应寺
后平湖曲
临江仙·连日湖亭风色好
梁园春五首 其四
山居杂诗
王子端内翰山水同屏山赋二诗 其二
喜春来·春宴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送钦叔内翰并寄刘达卿郎中白文举编修二首 其一
昆阳二首 其二
渚莲怨
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孤剑咏
念奴娇 饮浑源岳神仙会(张家*南塘本订误
丁未寒食归自三泉
江城子 寄德新丈
喜迁莺 以上十七首见石莲庵汇刻遗山先生新
太常引·官街杨柳絮飞忙
满江红 嵩山中作
芳华怨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 其一
乙酉六月十一日雨
杨秘监马图
黄华峪十绝句 其八
寄杨飞卿
点绛唇·玉宇沈沈
乡郡杂诗二首 其二
木兰花慢 送取新归隐山阳兼简玉川同社
鹊桥仙 同钦叔钦用赋梅
送李参军
送李同年德之归洛西
减字木兰花·瑞云仙雾
贺新郎 箜篌曲为良佑所亲赋
满江红 内乡半山亭浮休居士张芸叟*尊石刻
学东坡移居八首
李长源
朝中措 效俳体
点绛唇·国艳天香
清平乐 忆镇阳
缑山置酒
满江红 三泉醉饮
水龙吟 陈希夷睡歌,有契予心,因衍之
密公宝章小集
卫州感事二首 其一
曹得一扇头
青玉案 代赠钦叔所亲乐府郓生
宿张靖田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