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王行
生死若昼夜,始终理之常。知之付自然,昧之徒悲伤。
观兹缀语言,预计身后藏。要令执绋人,相挽歌其章。
自非旷达士,孰不讳死丧。死丧何足云,逝波日茫茫。
四运迭相代,腊谢适春芳。载歌生挽诗,忧乐两俱忘。
师林十二咏 其一 师子峰
狞面兽中尊,奇峰比最真。祇堪负莲座,稳载法王身。
踏莎行 写怀
尘路风花,暖空晴絮。游丝剩有萦牵处。客怀幸自不禁愁,啼鹃又恁催归去。
细草春沙,垂杨古渡。忘机可得如鸥鹭。平湖却也慰人心,片帆不碍烟中树。
休牧图
禾黍高低垄亩宽,一春勤苦一秋安。泉甘草美凉阴卧,不用家人接牡丹。
题画八首 其八
一水泛秋光,千山共夕阳。江乡无限好,都属钓鱼郎。
赠地理师
素业承家学有师,江湖声誉旧闻知。风生客座谈天处,云满山衣相地时。
已向支干搜隐秘,更於龙虎探幽奇。何当示我青囊术,为尔凭轩一赋诗。
浣溪沙 答平远翁送金桃
一夜东风落绛葩。几番醲露染丹砂。熟来风吹似仙家。
滴处芳香沾玉笋,破时颜色胜金芽。小儿三采不须誇。
为王立方题雪峰孤眺图
层空飞雪夜漫漫,独倚危阑向晓看。纵使万山同一色,不妨孤嶂出高寒。
梅花折枝图
映水一枝开,春从笔底来。高楼漫吹笛,终不点苍苔。
题自作画(并序)
如梦令 惜春
一日寻芳一度。一树繁花一步。回首又何时,流水乱红无数。
春暮。春暮。幽草绿阴庭户。
高林雪竹
弄月吟风一万竿,翠云缭乱拂青鸾。岁寒别有精神在,宜凭阑干雪里看。
寄题远山楼 其一
漾水迢迢远空,当楼历历遥峰。高捲湘帘独坐,烟中几朵芙蓉。
次韵高季迪见寄
廿载谁询独处情,翛然江郭养馀清。老颜照水同梅瘦,短发临风斗雪明。
寒雁联行轻落渚,晚鸦结队远归城。匆匆岁暮相思切,又辱沙塘折简行。
吴仲圭墨竹
烟叶正青青,轩窗晓思清。开帘看春雨,江上有歌声。
桂月弄笛便面
月色与天香,相将浥露凉。弦中有流水,幽韵入清商。
寄陈惟允
时否贤才隐,年饥瘦稚啼。倦游同缩猬,起舞讶闻鸡。
秘语推图谶,荒愁怯鼓鼙。磨碑求著作,先与草淮西。
题画八首 其七
极目楚天遥,湖亭晚兴饶。平波千万顷,鸥影落青霄。
师林十二咏 其五 禅窝
咫尺栖身地,宽如选佛场。须知九千界,元不离禅床。
次韵沈学庵闲居杂兴(三首)
寄唐伯慎
未见即云别,别怀安可忘。平生双醉眼,四海一诗囊。
乔木苍云合,高楼白日长。屏山远相望,烟水正微茫。
王行
(1331—1395)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止仲,号淡如居士,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 92篇诗文
青山相送迎 访王光福之常烟水居
次韵沈学庵閒居杂兴三首 其二
题画八首 其二
联芳词三首 其三 解花语
冬景六言
如梦令 雪景便面
一江春水 邹氏隐居
题郭巨逢金卷
次韵张伯纯见寄
次俞有立客中九日
秋水晴霞 写意
送莫礼敬应聘之京
过西山海云院
水云居
题来鹤辞卷
梅花卷
书宝积印衲子房
与韩公望衍斯道游穹窿山次韵留题显忠寺
寄蔡渔村 其一
师林十二咏 其二 含晖岭
赠栉生沈志道
先月楼二首 其二
次韵沈学庵閒居杂兴三首 其一
寄绮川故人
寄题聚碧轩
沁园春 春霁
酬韩蒙庵
师林十二咏 其十 水壶井
师林十二咏 其四 立雪堂
次韵杨孟载见寄
师林十二咏 其三 吐月峰
题画八首 其六
行香子 和衍上人见寄二首 其一
师林十二咏 其七 指柏轩
寄蔡渔村 其二
送侍书宋仲温出任凤翔同知
题画八首 其三
江月令 春馆书事
题赵元临高房山钟观图
寄李鹤瓢士明
倪云林竹树
师林十二咏 其八 卧云室
先月楼二首 其一
杏田画
寄衍独庵斯道
师林十二咏 其六 问梅阁
师林十二咏 其九 玉鉴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