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两小人相凌

两小人相凌

宋代 王洋

负担相随语笑同,不分强弱便相攻。若无三尺齐民律,旷野何人是长雄。

诗人王洋的古诗

吴使君

宋代 王洋

玉后案吏去纷纷,舟到三山有几人。
西掖文章推得步,早归丹陛演经纶。

闻何为孙作内集以长言戏之

宋代 王洋

门前春田澍膏雨,门内春风动歌舞。
缘为内玉男子祥。起作绣鞋女儿舞。
阿翁吹箫儿献旅,粉面娇孙侍家主。
一门欢笑足戏乐,盛事流传百年语。
村歌社曲莫插手,定本风流教坊谱。
一家有喜百家同,况是相逢沦落中。
犀钱玉果大开说,已愧汤饼沾无功。

翠陪方何诸人后庵谢客纪事

宋代 王洋

后山客馆报聘礼,野寺僧瓯当酒茶。
云未散屯知候雨,溪唯贪涨不容沙。
草间翁仲今尘迹,雪后江梅是故花。
一扫穷愁无不足,方知谋醉是生涯。

和徐思远韵

宋代 王洋

几叶文章开一花,布裘中句已名家。
无心於世若亡赖,生子如郎定可夸。
行矣斋房思贾傅,莫将高论诋王嘉。
冥鸿一去自千里,寂寞沙村只望涯。

上元二首

宋代 王洋

谁将膏粥饭蚕师,轻薄儿童觅彩衣。
游骑但知夸艳丽,祠门直莫欢寒微。
东城南陌春迷眼,逐马随车醉未归。
莫怪老翁闲坐久,鬅鬙灯火照柴扉。

老僧年八十五诵经度僧今五十八年一室翛然日诵法华数过因题壁间

宋代 王洋

事随过眼尘常静,愁不关心梦更清。八十五年香火社,残经七卷席平生。

杜倅再示前韵继这二首

宋代 王洋

惭愧诗筒数往回,自嫌局促困驽材。
尘踪嫌挂旧官壁,妙语犹随新雨来。
好客共谋良夜醉,养花长得四时开。
知君客里犹行乐,端为襟怀不染埃。

和黄朝请

宋代 王洋

谋身学业愧渊云,急退还惭谷口真。
可是退生同冗长,真成无补费精神。
抽簪早觉宏图远,侧席时闻妙语新。
共道徵君似颜子,升堂今日见诗人。

酒熟未酌乡人次第固未及伯氏伯氏因失酒以诗

宋代 王洋

满盎浓薰霭绿云,可怜珍韵不长存。
病妻功罢初尝液,壮士酣馀更破樽。
千日留春传古昔,一宵遗爱有瓶盆。
明朝试榜扬雄宅,恐有壶车忽到门。

题范子济双头芍药二首

宋代 王洋

春风随律入花房,三月淮南春书长。
闻道传呼催近侍,双垂罗袖引花王。

观中芙蓉盛开

宋代 王洋

秋木日动摇,秋容日修整,
况复白琳宫,焚香事幽屏。
胡为彼美人,犯此清净境。
仙官俨环佩,注目朝倒景。
岂容正法眼,泛爱冶色靓。
得非叶太清,宿念未灰冷。
北斗春已足,三山梦初醒。
曰鳞贵女子,俗目未可聘。
惯听步虚词,生便浮馆静。
那知羽衣人,文成伪心猛。
记语东方儿,偷桃不可幸。
共待月满除,萧萧散疏影。

乐饮

宋代 王洋

何意亲杯杓,初期乐性真。
若教狂胜德,多被酒忘身。
谈笑交情密,氤氲酒力醇。
劝酬如错杂,莫过两三巡。

和伯氏二首

宋代 王洋

松竹窗边拂简书,芙蓉水伴戏龟鱼。
雁行蓉里时一往,蜂得一房聊共居。
蓉二百年形骨健,三十六计米监疏。
齿牙缺落无误病,惭愧当年谢幼舆。

以纸衾寄叔飞代简

宋代 王洋

我有江南素茧衣,中宵造化解潜移。
隆冬必可独不死,分向苕溪雪暗时。

和赠郑法师

宋代 王洋

仙翁八十保纯精,自解真符不送迎。
信是虚闲能却老,从教草木不知名。
交邻有兴开三径,只用无求度一生。
闻说嵌岩云石路,翁能行处我能行。

和监丞去岁赋岩桂

宋代 王洋

南方火老不告疲,秋物过半新凉时。
嫦娥剪花赵时节,新月借色天风吹。
平生仰望婆娑影,一日坐对连蜷枝。
异时寒梅忆老伴,过眼春物真群儿。
人间著名终自疑,但取质干称文犀。
天清夜寂两相对,万里不寄长相思。

得丁执中书和前韵依用韵一首

宋代 王洋

履坚抱节有谁如,本为书穷更买书,
命欲问天何厚薄,贫多闻道是乘除。
仓箱粟帛常亏课,庭户芝兰独献馀,
气味如君略相似,只论诗律愧空疏。

送蒋推官归宜兴

宋代 王洋

阳羡溪头蟹正肥,三年客尽拂征衣。
一川年色背人去,满路黄花迎子归。
未用解装荣故里,少须通籍扣天扉。
红妆莫作离凰怨,自有鵷鶵接翅飞。

和谹父分洞庭柑

宋代 王洋

林屋仙丹色外妍,清泉香雾总堪怜。
不知自落人间后,三雨黄金真几钱。

赠龟峰书记

宋代 王洋

本是三山侣,闲为七泽游。
放宽千里目,散遣一身愁。
诗韵松来往,经窗竹献酬。
蒙头一衲外,万事看浮沤。
王洋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42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