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喜二曾一郑归

喜二曾一郑归

宋代 王洋

木叶黄时拂两轮,马前同看蚤梅春。
旧游踏偏千山月,新岁迎归三老人。
梳洗楼前酬鹊语,琴书案上扫蛛尘。
只愁凤诏联翩下,又指天边问去津。

诗人王洋的古诗

寄周秀实

宋代 王洋

天目之水停山椒,汇为双溪霅与苕。
先生苕上结邻好,远得径山中洞霄。
浮图道人支若永,赤城黄冠陆修静。
前山后山松柏帏,七盘九盘龙虎鼎。
山前篮舁过者谁,不是长须谢灵运。
此游已恨失春期,更待清和闲书景。

送章明章善解官奉亲还吴中二首

宋代 王洋

了知天意贵生全,南岳夫人奉化权。
当日论功门户重,至今传泽子孙贤。
聊书鬲上三年课,最爱杯中一百篇。
君宠母恩如已报,暮云春树约他年。

次鲁吉父韵

宋代 王洋

憔悴非同十载前,旅酬那复似初筵。
蜜房羽客非无课,木局枯棋亦任缘。
得酒且思陪笑语,著诗终欲共林泉。
北坛居古新登拜,租得茶山又一年。

徐思远出示月夜登楼诗句法甚高不类平生语幸

宋代 王洋

几处澄辉几处秋,好闲时上水明楼。
谁怜闲子风前兴,为遗中郎醉上舟。
一带横空长漠漠,时看飞栋影悠悠。
今宵踏月归时节,莫骂徐郎只暗游。

又和新字

宋代 王洋

清秋移象纬,皎月一更新。
岩桂陪宾席,黄花似故人。
诗参工部正,道入醉乡醇。
遥指灵山下,长衫赛社神。

上谹父郎中二首

宋代 王洋

湘江又见承明客,青嶂谁刊岳麓诗。
双旆到时鸿雁少,洞庭春水照旌旗。

上元二首

宋代 王洋

谁将膏粥饭蚕师,轻薄儿童觅彩衣。
游骑但知夸艳丽,祠门直莫欢寒微。
东城南陌春迷眼,逐马随车醉未归。
莫怪老翁闲坐久,鬅鬙灯火照柴扉。

次韵曾吉父食酥二首

宋代 王洋

色分姑射冰肌外,味在金仟露掌中。
乞与佳人润妆脸,两家春色一般风。

次曾谹父韵二首

宋代 王洋

白玉堂中书漏迟,小姑新学竹枝词。
中郎禾力高千丈,不称诗情不作诗。

杨仲承秘书蹉跎三年今得荣州文学冬日贻书以

宋代 王洋

昔年曾叹小差池,官带荣名自有时。
二火并光君有渐,一茅覆屋两相宜。
心田自乐缘知足,世路无求亦少思。
好是一丘藏曲拍,也无邻里共追随。

省题泰帝鼓瑟

宋代 王洋

雅乐闻琴瑟,相因泰昊前。
朱丝疑杂奏,素昊减哀弦。
破竹符终全,分鱼目不全。
所馀裁五五,再续未绵绵。
损益时皆有,亏成理或然。
茫茫千古意,汉帝自谁传。

逢伯氏旧鹤代赋

宋代 王洋

引啄苔池浴素翎,野田人远见精刘。
羽翰未到青霄路,料汝犹能忆故人。

题杨道人庵庵基旧县邑有废井存

宋代 王洋

空室寄空山,柴门不用关。
虚心观梦幻,尘世独清闲。
旧井前村古,新泉一勺悭。
萧条赍粥外,身世有无间。

忆送双鹅怀玉作长生鹅

宋代 王洋

不费黄庭一卷经,经年门外戏波轻。
殷勤送上孤峰顶,去伴天鹅云外行。

和曾谹父中秋前六日二诗 其一

宋代 王洋

怪底暑风浅,明珠照座寒。铺张平地锦,峻激急流滩。

吟讽千篇过,更移一字难。少留明艳句,拂拭菊花间。

秀实再用前韵惠诗再答·答自述

宋代 王洋

声驰南国秀千林,逸气终疑困华阴。
病任烧空不烧火,诗唯传句不传心。
当年宗鲁江西梦,异日睎颜洛下吟。
直把风流付邱壑,真如封锁匣中琴。

旧闻邵叟名今识面目於诗句字画中辄取二诗赓

宋代 王洋

平生高士苦交疏,今见音容向一书。
输字一筹吟未足,加人数等盍分馀。
供陪应觉山劳费,捃拾不教春自如。
诗社便宜它客馆,莫教游士叹无鱼。

和谹父分洞庭柑

宋代 王洋

林屋仙丹色外妍,清泉香雾总堪怜。
不知自落人间后,三雨黄金真几钱。

再和答秀实

宋代 王洋

红剥芳菲绿作丛,遥知惆怅两心同。
结交知燕多情语,消病残花无用红。
献计欲居尘境外,投各且向酒壶中。
新来但觉多新样,不道襟怀尽古风。

赠邹德年

宋代 王洋

短檠三尺照座隅,眵昏两目头不梳。
丈夫昏业务广大,安用事此牛尾书。
多求旧闻助器识,欲驾万里须舟舆。
要坚志节在专苦,积萤照夜真前车。
道乡先生好门户,髯季晚出弃门闾。
昂昂鸡群见野鹤,炯炯虎视嗟黔驴。
如何天公不着眼,弃此异宝犹纷拿。
我知造物自有意,将骋健骏先虚徐。
金须百炼作钟鼎,玉试三火真璠玙。
来年明光再射策,聊取高第酬三馀。
古今人事自差别,见晚用速皆乘除。
他年云路着鞭隐,无忘过我中田庐。
王洋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42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