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王质
水调歌头·淮海一星出
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 其一
栗里柴桑事事无,但言吾亦爱吾庐。扫开秋草门前路,恐有观潮访后湖。
生查子(见梅花)
忆张安国
天上足官府,舍人何处归。世情伤幻化,道眼羡空飞。
易合谁终始,难言有是非。九原如可作,来共立斜晖。
栗里华阳窝辞 其三 栗里舟及棹楫
秀野亭观雪
不见湘娥十二鬟,谁移白发上青山。云开上界珠宫阙,风堕游仙玉佩环。
洄曲城孤千骑入,山阴兴尽一蓑还。万松岭下寒溪口,遥想梅花露半斑。
留别虞丞相二首 其二
禹迹茫茫海会同,有谁管领自西东。侧身谁汉归无所,开眼乾坤见有公。
隐几三思筹去住,历阶再拜叩穷通。朝家有意寻幽侧,人在风烟惨淡中。
一斛珠·风流太守
送徐圣可十首 其二
元素当年会子瞻,山三百叠故依然。风流文采徐杨并,所欠宾朋似往年。
和黄少誉绿萼梅
绿毛么凤仰衔花,不在山椒即水涯。昔日鬓边能似此,春愁磨尽总成华。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屦鞋
有黄其总,有青其絇。岩壑崎岖,不利走趋。在我窝兮不可排,白沙何尝破青鞋,柳絮蒲花铺满街。
燕归梁(送别)
山友辞 白头翁
白头翁,白头翁,咀嚼浅紫掐深红。树枝翻翻跳山狖,树叶驳驳彫山虫。
不斜飞,不倒挂,一丝掷上一丝下。呜呼此友兮久相同,半衔萝月半杉风。
题蕲倅烟霏亭
落木寒声晚更悲,斜阳隐隐雾霏霏。并塘官路青莎合,带郭人家绿树围。
莫遣风霜惊雁字,从教烟雨润凫衣。接䍦吹动肩楼耸,却下脩篁径里归。
山友辞 郭公
郭公,郭公,上田下田催野翁。婵媛苍翠错青红,汪汪活水声交通。
蚤布谷,蚤收谷,稻花垂垂香扑扑。呜呼此友兮真相识,麻坡豆坡晚阴湿。
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 其四
山澹云浓间有无,数牛鸣外接匡庐。甘楼亦有鸱夷老,左右盆山即五湖。
和袁丞盖岭长松三首 其一
强名呼作大夫官,亘古摩空不免冠。但惜五封遭一点,宁如深岭撼风寒。
起伏龙行呈张元亮
使君寸丹通九渊,冷彻龙胆惊不眠。掣关彻首玉帝前,青霓影里一粲鲜。
群龙下走如奔泉,电旗掀舞雷车旋。怒蛟腾起缠阴涎,四海五湖归一髯。
黄尘白沙飞满川,顷刻变作声潺湲。何人此手有此拳,敛散风雨麾云烟。
一州千里十万廛,翻覆歉岁为丰年。云花缭绕金连钱,使君倚鞚将朝天。
千珠万玉倾箱圆,夕阳扪腹秋风边。此时可怀不可瞻,何不留取黄金鞭。
题东林姚贵高书屋
岛屿深沉碧,溪花淡薄红。连山收宿雨,当户进凉风。
暮霭孤村外,斜阳一笛中。西山起明月,未放酒杯空。
八声甘州(怀张安国)
王质
王质(1135年—1189年),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水调歌头(饶风岭上见梅)
山水友馀辞 蒌蒿
代虞相挽杨参政二首 其二
一斛珠 其一 十一月十日知郡宴吴府判坐中赋海棠
和张君玉
题薛公肃西湖问梅图二首 其一
山水友馀辞 涴鸣
水友辞 陶
水友续辞 莲子
秋夜读书三首 其一
山水友馀辞 甜藤
和孙仲甫
八声甘州(读谢安石传)
宿石溪寺
相见欢(薄霜)
次通守韵题和政堂
水调歌头·江水去无极
听谭师弹琴
红窗怨(送邵倅)
秋夜读书三首 其二
渡湖过大浩寺
送徐圣可十首 其五
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 其六
山友辞 山乐官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琴
山友续辞 牛蒡
和虞相喜雪二首 其一
送胡秉彝归毗陵
次芜湖闻张彦晋船已行
凤时春(见残梅)
山水友馀辞 茭白
道经
滴滴金(晚眺)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五
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 其二
复和前韵
登张安国右司官舍后阁
临江仙(宴向守簇)
送徐圣可十首 其一
白羽扇二首 其一
满江红·纸张梅花
答杨教见和
次通守韵题廓斋
西江月(借江梅蜡梅为意寿董守)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枕
一斛珠·寒江凝碧
荷柳松竹赠答 其二 荷逊柳
山友辞 不如归去
送徐圣可十首 其三
山水友馀辞 铜觜
送罗君
枢相宣抚虞公寿雅 其二 江舻
水友续辞 鸡头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杯觞及壶樽
赠汤元亨
别张君玉二首 其一
山水友馀辞 苦菜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