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王质
平生饱识世间愁,牢落江南尽处州。插架有禾三百把,与君来往亦风流。
和游子明效李长吉体二首 其二
树顶参差山髻青,漫漫秋浦无人行。征衫尘土老岁月,梧桐秋风桃李春。
水寒露冷蒹葭湿,属玉横江孤影直。波纹摇尽九秋香,菱叶团圆水花碧。
效竹枝体有感四首 其四
江南烟雨梅子肥,稻针刺水青离离。江南风物亦如此,所恨情怀非昔时。
山水友别辞 薝卜鲊
天上雪花六,地下梅花六。彼花花我眼,此花实我腹。
鲊它鲊,总弗亚,山南招提北兰若,野僧家风莫相舍。
栗里华阳窝辞 其一 栗里舟及棹楫
山崎水岖,无轨可濡。草黭木黮,无辔可揽。在我窝兮不可睽,孤篷秋风秋叶飞,露冷波寒宜早归。
栗里华阳窝辞 其一 栗里床
昼亦蝴蝶,夜亦蝴蝶。普天长春,芳草无歇。在我窝兮不可妨,玳瑁珊瑚终剥床,枕中江汉菰蒲香。
红窗怨(即事)
银山寺和宗禅师四季诗 冬
夹径长松耐凛冬,随溪觅路杳无穷。晓霜易滑荆桥上,朔雪难侵纸帐中。
溪冷无鱼供酒客,林荒有鹿伴樵翁。江湖水泺多芦苇,不异飘鸿泊野风。
凤时春(见残梅)
和郭子应二首 其二
北窗睡起复西窗,心事悠悠付枕囊。日静无人惊燕雀,野青随意卧牛羊。
愁中故自伤游子,别后还应忆漫郎。万里梅边寻斗米,夫君身世亦遑遑。
异蛇
非蛟非龙奚为耶,杳霭是蛇或非蛇。躯如三丈中庐栋,声如二尺单夫车。
汹涌西来复南去,激碎满川波浪花。尔等陆产殊水产,亦有水产非其家。
平生康庄在菅莽,胡乃出没同鱼虾。无何变化不俄顷,野鸭凌乱扬风沙。
向来鳞甲渺烟雾,但见浦溆连蒹葭。立凭石树踏莎草,堤前堤后听虾蟆。
南山之趾西湖腹,是日有物横空拿。一爪二角色纯黑,乱云奔走相谽谺。
得非此物即此蛇,是否恍惚空喧哗。虹腰馀飞雨脚断,夕阳半阁西山斜。
白羽扇二首 其二
鼎足三雄各立时,卧龙腾起向西飞。渭川波尽摇明月,百万貔貅听指挥。
栗里华阳窝辞 壶觞
乾为天兮为圆,有时兮不然。醒复醒兮日月皆为之右转,醉复醉兮天勿为之左旋。
骛遐观兮北睨,敛孤照兮南䀽。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兮,夫何波浪之瀰漫。
柯栾栾兮我眄,松萧萧兮我抚。阿衡去我兮已远,我独歌兮独舞。
化无舆兮曷乘,尽无宅兮曷归。今茫茫兮何是,昨莽莽兮何非。
宿石溪寺
落日寒山里,荒烟野寺中。僧垣水衣白,佛座藓花红。
舍后蜂糖熟,门前雁米丰。夜长难早睡,拥被听松风。
观政堂成上黄少誉二首 其二
颍州丞相旧能名,传到云孙尚典型。月在澄潭心共白,山围宴坐眼同青。
暂离方丈群仙侣,独抱黄庭一卷经。十顷玻璃能几许,看公击水渡南溟。
集秦国文恭公句寿胡正仲四首 其四
三殿觚棱照綵霓,星邮传诏紫芝泥。休论万里封侯事,此去青云别有梯。
水友辞 鹭鸶
鹭鸶,鹭鸶,三花两花乾雪飞。荷花乾红叶乾碧,轻来轻去掠寒霏。
或孤翔,或孤立,落日横波脩影直。呜呼此友兮弥相敦,水衰石老秋容深。
赠徐辉
五曜循环十二宫,乾坤尽落往来中。竹罗坤在人安在,姑射山空道不空。
畴昔未能知本末,从今不复问穷通。东楼恣享湖山乐,三尺阑干万里风。
栗里华阳窝辞 其二 栗里花药
花药之列,无先我菊。宜露宜风,大率宜肃。其次兰桂,饶山林气。
菊不敢先,迭为仲季。在我窝兮不欲枯,山容贵癯神贵孤,尘外有此尘中无。
集秦国文恭公句寿胡正仲四首 其一
绛霄别有大罗天,钧奏声沈帝所闲。岁晚政成丹诏下,水苍朝佩响珊珊。
送王充老归旴江
风遣轻蒲趣去程,满江秋月碧纷纷。相看断雁情何极,同著征衫袂更分。
千里固应俱对月,一樽安得再论文。从今竹枕蓬窗梦,不梦悬刀只梦君。
王质
王质(1135年—1189年),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和袁丞盖岭长松三首 其一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
竹夫人二首 其二
满江红(渔舟)
八声甘州 其三 读诸葛武侯传
临江仙(宴向守簇)
次芜湖闻张彦晋船已行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三
题施大任双桂轩
八声甘州(读周公瑾传)
清平乐(感怀)
水调歌头(饶风岭上见梅)
和陈阜卿
江城子·柳梢无雪受风吹
水友辞 水鸦鹊
临江仙(和徐守圣可)
代虞枢密宴晁制置口号二首 其二
和秋日即事韵二首 其二
和张晋彦
水友辞 红鹤
送赵希郮
月下看古碑唐贞元间物也
题孤山寺
和李无变与诸公出郊访王彦博
水调歌头·淮海一星出
赵景山程德绍视旱有诗成编
何处难忘酒 其四
东流道中
水友辞 鸬鹚
集秦国文恭公句寿胡正仲四首 其三
栗里华阳窝辞 其三 栗里床
水调歌头(京口)
起伏龙行呈张元亮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杯觞及壶樽
答杨教见和
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山水友馀辞 甜藤
送徐圣可十首 其五
纱扇
送虞丞相孙运干诗三首 其三
送刘子开二首 其二
水友辞 陶
赠程元鼎二首 其二
水友辞 鱼姑
栗里华阳窝辞 琴
送徐圣可十首 其四
送徐圣可十首 其六
效竹枝体有感四首 其一
山友辞 拖白练
滴滴金(晚眺)
赠汤元亨
题蕲倅烟霏亭
赠杨溥
竹夫人歌
山友辞 画眉儿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