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季通判

挽季通判

宋代 王之望

六艺潜心老益尊,此邦耆旧众推贤。
高文早出诸儒右,清节宜书独行篇。
白首可怜才半剌,朱衣犹得贵重泉。
佳城一閟成千古,寂寞哀笳惨暮烟。

诗人王之望的古诗

再和制帅

宋代 王之望

丘园养浩久怀安,忽侍天威咫尺间。
草制方观周诰命,筹边聊重蜀江山。
搏风已激三千水,掣电终归十二闲。
天遣词人来作牧,勒铭重刻剑门关。

张和公母秦国太夫人挽词

宋代 王之望

誓此共姜早,贫如翟母希。
三迁功可大,五福报无违。
衮绣供儿采,风旛契祖机。
千秋凭直笔,图史播芳徽。

丑奴儿(寄齐尧佐)

宋代 王之望

蒙泉秋色登临处,愁送将归。一梦经时。肠断佳人、犹唱渭城词。
梦来重醉分携地,人在天涯。别后应知。两鬓萧萧、多半已成丝。

同诸乡人泛临安西湖

宋代 王之望

短棹夷犹处,湖平酒满觞。
荷深迷去路,波浅涩归航。
落日山头暗,西风水面凉。
今朝一尊共,相对恍江乡。

好事近(和侯监丞)

宋代 王之望

五载复相逢,俱被一官驱役。惊我雪髯霜鬓,只声香相识。
翠帷珍重出笙歌,醉迟迟春日。亲到鹊桥津畔,见天机停织。

初至鸿佑成二百字

宋代 王之望

我生何悠悠,飘摇若悬旌。
已破龙华梦,复成鸿佑行。
鸿佑在何许,海阔山峥嵘。
地侵鱼龙窟,路与猿猱争。
晓日见初出,潮波无时平。
我来秋薄暮,寒雨纷纵横。
狂飚振林麓,窗户皆有声。
山鬼夜中号,怪禽篱外鸣。
我衰不能寐,起行迟天明。
欻然念身世,百感襟抱盈。
仲宣昔遭乱,避地之蛮荆。
登楼赋怀土,凄伤欲无生。
况我滞瓯越,八见秋风惊。
憧憧一州间,萧寺六易名。
已去还复来,如鱼被钩婴。
去既无所之,来亦何所营。
藜萑诚不充,萍蓬甘所丁。
兹地实乐土,浮生聊耦耕。
鴒原喜在眼,蠹简能娱情。
九夷亦何陋,四海皆弟兄。

吴明可寄诗次韵为答

宋代 王之望

两地相望百舍强,相思空结九回肠。
君家沧海宾初日,我戍衡山俯夕阳。
情话何当倾肺腑,倦游聊复信行藏。
求田问舍真长策,捧檄荣亲道更光。

同庞彦才晚酌於涵翠轩

宋代 王之望

登临到处久徘徊,水色山光滚滚来。
百顷烟村抱城郭,数峰云水拥楼台。
千篇取足诗材剩,万轴横陈画笥开。
清兴穷探犹未厌,更投涵翠举余杯。

次韵陈勉仲见留之什

宋代 王之望

新诗俊逸走风雷,愧我驰驱欲强陪。
花外我篁青掩映,门前流水绿萦回。
高情好客长留客,胜赏传杯莫放杯。
老懒畏寒朝睡美,报章淹缓莫相催。

上曾二丈仲成

宋代 王之望

忆拜冰壶日下时,先君未老我方儿。
庭闱一閟成今昔,世路重来太险巘。
风义肯忘三益友,姓名愿入八哀诗。
遗孤么麽何能报,泉下幽魂傥有知。

和李清卿雪

宋代 王之望

浩荡天花弄晓光,春风未转忽芬芳。人跻物外红尘远,境堕壶中白昼长。

风柳冷飘三月絮,寒梅幽寄一枝香。朝来暴喜家风贵,圆璧方圭满舍旁。

戏景思

宋代 王之望

明镜佳期故未忘,月圆有缺恨何长。
阳台朝暮谁为主,梦裹时时怨楚王。

自公堂诗

宋代 王之望

丛石当轩峙,横池傍砌深。
还将修竹绕,半入古榕阴。
昼堂风澜皱,宵怜月影侵。
聊纾江海志,寄此小山林。

和钱处和梅花五绝

宋代 王之望

万木归根冷未滋,可怜孤绝发寒枝。
心期本在冰霜后,占得隆冬未恨迟。

寄制帅

宋代 王之望

五郡驰驱两月忙,少城春事杳相忘。
鷅鹠城处韶光老,鹈鴂声中旅思长。
曾为青山迂客路,莫偕红旆访仙乡。
浣花时节归期近,犹及遨头共一觞。

减字木兰花·珠帘乍见

宋代 王之望

珠帘乍见。云雨无踪空有怨。锦字新词。青鸟衔来恼暗期。桃溪字路。直到仙家留客处。今日东邻。远忆当年窥宋人。

和友人 其一

宋代 王之望

弟兄南渡各驰驱,几奉君王尺一除。黄耳音书寄怀抱,乌衣门巷惜丘墟。

澄清孟博荣持节,雅量玄平静著书。五桂家风殊未艾,黄山佳气蔼如初。

汉意晤魏侯彦诚魏侯赠诗期依韵和已而荆门受代归乡襄务冗甚未果答 ...

宋代 王之望

白头有如新,倾盖或如故。乃知意气间,投分自有处。

魏公使汉意,风采耸一路。凋残濡膏泽,冤讼廓氛雾。

游刃若发硎,调琴不胶柱。平生不相识,见我国士遇。

杯盘倒箱箧,笑语杂卮寓。岂惟倾肺腑,便可托婴孺。

慰我畴昔心,何啻封万户。离觞岘山曲,握手惜欢聚。

江风吹行色,短棹不得住。临岐亦何言,加餐纳多祜。

魏彦诚见示出守广德朝士送行诗用韵追赋

宋代 王之望

肃肃松柏姿,春月惭蒲柳。
但看霜雪后,何者能不朽。
君昔辞鸳鸾,出为小邦守。
治行达明听,眷知从此厚。
至今两郡碑,德政刊琼玖。
九醖熟虽迟,要成宗庙酒。

次韵王司户梅花五绝下得用古人意及比妇人玉

宋代 王之望

可耐幽花发较迟,殷勤为情晓风吹。
朝来策杖探消息,香处初开一两枝。
王之望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15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