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少从外氏学,玉叉得自初白翁。拊不留手泽可鉴,截肪之色形如弓。
下安桃竹强名杖,挂画取钱其用同。当年操几迁书筴,日见摩挲太心剧。
百年阅历几人存,古器犹完亦足惜。后生不及并世生,老辈风流略可识。
卷帘霜下夜钟鸣,罢酒传观醉默默。回首袁花暮草生,得树楼空梦颜色。
江城星月照人寒,故物苍茫见手泽。吁嗟乎双杖之铭亡其词,赤藤如铁今安归。
渭阳送后头如雪,尚咏琼瑰玉佩诗。
将军藁葬青山麓,宰树风彫碣无字。
云旗犀甲飞作尘,犹有铜瓢镇初地。因思上马势如鹘,霹雳一呼齿尽裂。
铜花绣水生朱殷,渗入星星口中血。江天暮雨鲛气腥,阴风飒飒翔群灵。
此时篝火丛祠下,神物终宵铿有声。
吾宗有母梁夫人,早年守义矢天只。朱门罗縠化为尘,闭户长饥乐文史。
日操井臼夜诵诗,彤管高文见根柢。二南宵雅无凡音,哀述先人勖其子。
子兮为儒著儒衫,律身刻苦无所惭。授书岁得十金入,对人气象何巉巉。
夫人有子能养志,饿死事小求人大。弟兄尚昔黄金多,五反何曾受一介。
高风岂独鲁仲连,百世之师伯夷隘中也。通家馈百钱,浃旬封却尚依然。
作诗沾洒及吾母,曲尽人閒骨肉恩。吾母寡居穷更剧,一门风义故相匹。
叠更家祸多死心,得免凶年少人色。老来力尽疾疚生,五十衰容发已白。
人生富贵无百年,苦节高名天所惜。两家孤子各成人,反使饥寒及身迫。
呜呼古之烈女一节称才贤,岂似夫人得百全。石渠尚有刘中垒,应入儒林卓行编。
我昔孟冬南渡江,江潮始落呈崖棱。
舍人开箧示我诗,入手但觉云霞蒸。中流叩舷诵石鼓,力与水势争吰噌。
暮投山店四肢惰,山阁凭空见星火。绝壁云阴脚下生,彻夜江声枕上过。
月落闻马嘶,门外风色寒。霜清万木秀,霁景明林端。
纡回七十里,下见漕河乾。练湖草动北风起,白塔朱楼照湖水。
黄沙扑面人却行,车轮格格官路平。寒天日落四山紫,疲马向城时一鸣。
江阴古寺遇人寡,双柏婆娑雪沾洒。天风振柯龙自吟,佛殿阴阴夜飘瓦。
兴来著屐君山巅,侧身四望心茫然。日光海气伏不动,时见空中生紫烟。
当时相乐自如此,别来踪迹东西水。故人身直承明庐,石室三年读秘书。
岂是文章贵敏疾,高文典册用相如。吾兄今诗伯,长歌动光彩。
鼓柁东南征,所见足吁駴。胸中五岳起未平,更赋高邱望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