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魏初
人生偕老古犹稀,八十相看一与齐。有子有孙家事了,千年双鹤上天梯。
为廉公迪寿
矫矫廉泉公,有子令公迪。读书达事体,意远文且质。
余兹何幸焉,得与共宪职。但愿君侯心,敬慎恒若一。
赵公泉
赵公智者流,乐水性其天。居人慕公义,以公名公泉。
巉巉石齿作细穿,引渠厨屋清涓涓。西锹东锸各有用,门前半溉桑麻田。
微雨乍添春荡漾,轻风细蹙秋沦涟。行潦之水无根源,岂能逝者如斯川。
泉石之娱君实贤,我意爱君或不然。东甫妖氛今未已,要君倒卷黄河湔。
鹧鸪天 九日晋溪
寒食不出
想得西湖放满船,御街杨柳已生烟。轻风细雨无人到,独立海棠花树边。
三径纳凉
阑干欹曲护群芳,恐似陶家欲就荒。日午坐来松影合,南风吹雨似秋凉。
南乡子 赠友人
鹧鸪天 次姜御史韵
登朝天岭
余来汉中凡三年,大山小山行欲遍。今年复有东川行,大抵势随岗阜转。
石头荦确颠且危,不独心惊梦亦战。利州城北到朝天,又是川行山一变。
悬崖皴涩留苔青,石罅阴森郁松茜。得诗数语疑有神,得酒百杯亦不倦。
回环应接奇无穷,乃见平时所未见。落落参军正紫髯,行行御史真铁面。
相看大醉复长歌,灭没春鸿天一线。
马谦甫颐贞斋
不必区区名利场,恰将真伪试论量。扪心有愧秋风屋,便与山雷是两乡。
张提刑向尹大兴天子以二海青宠锡之未几拜兹命则知睿眷之有在也于 ...
龙旗簇仗暖生烟,鸷鸟搏空控老拳。万里鸟头飞雪急,千官影里得春偏。
也知颦笑非徒尔,始信澄清不偶然。为报山鸡莫回首,雄心长在碧云边。
寄远别
千里长河五年戍,万山风雪断来音。屋头昨夜霜如席,愁折金闺一寸心。
奉赠虚极刘仙翁
闻说秦州地上仙,心无一物思飘然。云山想像俱成画,杖屦追随惜未缘。
引鹤看花秋径里,枕书听雨夜窗前。回头尘土三千丈,何处人间有洞天。
顺圣先垄拜祀后有述十首 其一
谱牒从姬旧有传,移家桑水忆当年。只缘遗泽今仍在,留得诸孙拜墓前。
安庆郡庠后亭
鲸鲵起淮服,郡邑尽烧残。兹城独完好,使者一开颜。
省风降文囿,弭节遵曲干。双池夹行径,累榭在云间。
天远群峰出,地迥沧江还。霞生射蛟室,雁没逢龙山。
开樽华堂上,命酌頫危阑。主人送瑶爵,但云嘉会难。
岂为杯酒驩,乐此罢民安。魄渊无恒彩,清川有急澜。
明晨起骖服,相望阻重关。
凌德荣竹石图
翠影抽空弄晚凉,雨苔含碧渍秋光。漫山桃李春风底,不似幽人意味长。
峡山寺别云宪使文宣慰诗人李梅南
来时船疾不曾登,去日星飞又促行。径为诸公暂留别,四更烧烛看题名。
挽宋海印居士二首 其二
杨柳阴阴拂绿苔,杏花寂寂向谁开。黄梁梦觉知何处,白玉楼成不更来。
满江红 为书史王慥甫寿
年少才华,文字里、已曾相识。还又喜、柏台高选,我承飞檄。
笔底辉辉多古意,幕中隐隐当勍敌。更今年、相从入川来,良多益。
心与胆,当如石。须不负,文章力。要他年事业,轰腾霹雳。
自觉空疏成底事,爱君文雅吾平昔。把清江、都与酿成春,如鲸吸。
石州慢 留别雷御史
适安堂
穷通有定分,流坎无庸悲。湘累自苦亦太隘,韩子孤愤将奚为。
人生百年浑几时,鼠窥鬼瞰徒成私。何如樊川一樽酒,往者莫究今已而。
秦川如画渭如丝,韦曲杜曲无声诗。高堂驾空竹树里,觚棱潇洒含幽姿。
起居饮食颇自适,不矫不饰随所施。举手为谢昌黎师,乃今平原能得之。
有时高咏归来辞,有时独酌芙蓉卮。人间所得容力取,委之顺之夫何思。
魏初
魏初,字太初,号青崖。元代宏州顺圣(今张家口阳原东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初(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年六十一岁。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少辟中书省掾吏,亲老告归,隐居教授。中统起,为国史院编修寻擢监察御史,疏陈时政,多见赏纳。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初著有《青崖集》五卷,《四库总目》非独以文章贵,又足补史阙。《元史》有传。
次重云俊公韵
挽赵教授
满江红·天造云雷
柳潭垂钓
送赵大中从李五祖奉祀岳渎
挽姨兄尚书刘公五首 其五
题杨国宝藏画马图
念奴娇 为王约斋绍明寿
九日对菊忆姜霍二使君 其二
云中郡赋云中一首
观象诗
挽李仲常运使
愚轩
闲居杂咏五首 其五
奉答杨左丞诗
三次雷苦斋韵二首 其二
杭州大雪
丰州
九日对菊忆姜霍二使君 其一
韩君美所藏支遁观马图
新寨二首 其一
闲居杂咏五首 其一
杜止轩词翰
挽姨兄尚书刘公五首 其四
鹧鸪天 赠王敬之御史耿伯玉台掾
闲居杂咏五首 其四
定风波·长日心边一事无
闲居杂咏五首 其三
满江红 为双溪丞相寿
得男必复书
点绛唇 次商台符韵,送何侍御
溪亭午憩
点绛唇 次商台符韵送何侍御
水调歌头 喜雪
弘州
港口舟行
王武子看马图
送敬伯仁
梦弟妹有感
赠高道凝 其四
奉答廉公劝农 其一
胡仲滨益坚斋
人月圆·为细君寿
太常引 党氏园亭红梅次徐子方韵
府谷
赠高道凝 其二
水龙吟 予诞日,不得与儿子必复相会聚者凡
木兰花慢 宋汉臣墨梅并叙
送王敬之御史耿伯玉台掾东归
顺圣先垄拜祀后有述十首 其二
奉答廉公劝农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