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韦骧
二月东风势渺漫,侵陵和景作清寒。发扬造化非无力,鼓动芳菲自有端。
斗草戏儿忧手瘃,怀边思妇忍眉攒。祗输便腹忘机者,不废书帷昼寝安。
和腊日初晴会同僚射饮投壶
晓风吹雨作晴云,腊日山城已似春。林木欣欣初有趣,郡斋皦皦迥无尘。
祭军雅戏齐酣战,矍圃环观密布鳞。此乐得为知所自,天将丰岁与滁人。
谢钟离中散公序惠草书
留心不减汉张芝,体意俱完世学稀。下笔意为来者法,临池时见古人非。
篇篇骇目神如电,字字凌虚势若飞。多谢公馀怜所好,璨然累幅遗珠玑。
和章致平西兴见寄二首 其一
金玉来音忽迩闻,开缄恍若对风神。始知渡浙元宵逼,遥想乘时乐事频。
恨不衔杯同此夕,可应联咏属他人。果然佳句先垂寄,依旧馀辉返照邻。
吴大夫挽词二首 其二
邂逅淮东别,逡巡二纪馀。岂期还故里,止得望灵舆。
直道钦遗誉,高门仰旧居。鄙情凭薤唱,聊以解欷歔。
试士毕同长道东归
相将冒晓出郊原,但值佳山即驻轩。投午未行三十里,和诗已及半千言。
黄云被野田禾熟,白雪翻空溪浪奔。高旷襟怀共为乐,此情难与俗人论。
贾尉见迫给廪因以诗戏
月粟见须何太迫,贱生奔走正无聊。蕲君勿虑晨炊绝,吾党而今解折腰。
和吕景纯以梅花盛开见寄
晓寒虽在有春催,坐想庭梅烂漫开。滞迹方愁冰蕊过,清风还喜玉音来。
传芳酷重裁云手,比美遥评傅粉腮。归见馀花须共醉,相宜况有水精杯。
元正二日小宴呈席客
二日新年半月春,朝来小雨破轻尘。依稀来雪梅枝老,彷佛笼金柳色匀。
投隙会并宜勉强,转头光景祇逡巡。不应万点花飞后,方许伤多酒入唇。
饯别劝饮
垂杨楼上卷珠帘,歌扇轻摇落絮黏。邦伯指期移绛节,州人终日拥彤襜。
危弦脆筦催金盏,芳草青山照画檐。酩酊愿公无惜醉,祗应羲驭驻峰尖。
途中寄县斋诸士子
花发蒙亭画景舒,浩歌应叹食无鱼。灵岩恨不同真赏,且把新诗慰子居。
和述志
振职提三尺,潜心醉六经。高材难浅度,岂止狱平亭。
予枕屏书叔夜养生论而孙楚材观之有诗相示遂次来韵以答
枕外霜屏手自书,数千微指慰焦枯。乘时岂羡鹏飞海,悖理须讥马守闾。
治气养心予所慕,长生久视古非无。喜君与我同兹好,免蠹当终学户枢。
送孙圣微同年赴浙漕 其二
雄胜东南越与吴,光华使节暂驰驱。比年郡邑多疲俗,今日朝廷用老儒。
固有风声镇媮薄,何妨膏泽慰焦枯。公馀且尽登临兴,严召终难缓走趋。
春后五日即事呈信道中丞致平学士
闰馀中朔蚤,岁暮已春回。沼沚全消冻,林园半落梅。
南风湿旧础,暮雨送新雷。节物逡巡变,衰颜忍不开。
得陈安道书知移邑名次
安道枉书自东都,报我外移春可准。予方寂处藜藿空,蓄缩仅同枯壤蚓。
闻之虽喜良自嗟,仕岂为贫今颇近。男儿有志期必行,五斗折腰何足悯。
小雪后牡丹号朝天红者开于县宅西圃
西林枯蘖著繁霜,一品仙葩独自芳。天意品教惊世俗,岁寒方信属花王。
才迎晓日仍添色,不得春风也倍香。修竹茂松应内愧,后凋从此是寻常。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其八 竹岩
栉密翠婵娟,结根岩石前。不饶尘土地,自信雪霜天。
咏八仙 横笛
不是乐繁音,吹扬兴自深。数杯醇酎罢,更学水龙吟。
和叔康侍亲游琅山 其一
晚扬红旆出郊关,昼奉安舆上碧山。野色奉茫云色外,岚光飞动水光间。
行庖荐馔烹金鼎,荷剑挑樽结玉环。归路邦人瞻庆侍,银龟朱绂照酡颜。
龟峰 其二
龟凤猿鳌各定名,峰峰峭怪倚青冥。也知造物无情甚,凝结如何特肖形。
韦骧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读潘阆再过钱塘一绝
刘握大夫挽词二首 其一
十月十二日早按行临汀遇大雷电而雨
答曹子方少年弄篇翰一首
送曹子方
琅邪三十二咏 其三十二 东峰亭
中夏偶成
摆绣鸡 其一
宿坛石驿六首 其三
晓霁归邑
和孙叔康九日三首 其三
游武夷山二绝 其二
昨日以事不得陪赴和甫学士之召
咏唐史 柳浑
和孙叔康中秋寄运判胡秘丞
琅邪三十二咏 其二十二 清风亭
偶疾未平不得预龙蟠之游辄成诗以迓还旆
石鏊
凌晨马上得惠诗再次元韵 其三
经望星山
离建宁
残春 其一
咏八仙 吹箫
龟峰 其一
咏唐史 韦见素
检覆鸡啼源还虎峰
和公仪索和诗
茅亭观雨中杏花得中字
咏唐史 契苾何力
贾庆甫示山中梅诗因继成
和宇文伯修侍郎会中和堂二首 其二
简夫丈昔遗老杜别集而骧以外集当之久而亡去近承多本因以诗请
董都官索署中山亭诗
石匮阁
送王圣途得代还青社
回宿故县驿
咏八仙 鼓琴
陈公武中散生日
游宝盖岩
和长道候使者宿龙窟见寄
舍绮霞阁五首呈石丈职方 其四 蕉径
螗啼岭
复用前韵谢和鄙篇以送行县
和温伯道旧见寄
和书怀
咏唐史 韦坚
又和彦常试院即事 其二
和贾尉女真花
安远道中
赣州鞫劾呈同事邓宰德夫
过温汤寺一绝
护国院十咏 其一 雷分石
和登琅山为民祈福
送潘簿还侍下
次韵和颜令见寄
和见贻
咏唐史 虞世南
和见招
和孙叔康以诗寄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