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韦骧
笔阵收锋考战文,喧喧车马隔重门。心矜力学求之密,目到雄辞气不昏。
美宝辨来三献惬,雕虫屏尽六经尊。囊封奏号须明发,吉梦应先彻九阍。
董公肃都官被命倅南海以当分符之寄南归道中贶书因以诗为寄一首
痟中邂逅饮寒冰,未及公书慰鄙情。脂辖及离双凤阙,拜恩新倅五羊城。
旌旗晓过山川秀,笳鼓春归里落荣。诗社荒凉怀旧将,不知何日可寻盟。
游武夷山二绝 其二
心爱仙山役世缘,乘轺欲去谩留连。更祈秋日停羲驭,莫遣回头怨暝烟。
和吕景纯以梅花盛开见寄
晓寒虽在有春催,坐想庭梅烂漫开。滞迹方愁冰蕊过,清风还喜玉音来。
传芳酷重裁云手,比美遥评傅粉腮。归见馀花须共醉,相宜况有水精杯。
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一 琅邪山
晋王曾此隐,释子住何年。泉石无今古,图经有后先。
送章郎中赴阙 其二
□□□□孰可俦,弟兄麾节占三州。疲氓兄尽方为□,□□□还岂自由。
仁似周侯小棠在,清嫌汉守大□留。祇应静夜双溪月,远挂公心未得休。
宣赦回马上口占
黄纸恩书下紫宸,岂惟群罪许从新。其间多少宽民意,四海承宣有几人。
舍绮霞阁五首呈石丈职方 其五 小山
嵌空寻尺立池津,池北池南孰可邻。草树自羞还自笑,凋荣一节任天真。
寄陈君佐
山阳判袂几三纪,铁柱题名过十年。聚散信如萍逐水,光阴奚翅筈离弦。
高材未用君犹健,弱羽无心我自全。凫鹤短长何足算,相逢樽酒且留连。
经望星山
缘崖陟磴势凌兢,偏坐银鞍傍险行。更向望星山上过,扪参方信不虚名。
十月十二日早按行临汀遇大雷电而雨
传车十月到长汀,郁奥犹如暑气生。经夕山川带云雾,凌晨雷雨动檐楹。
乍逢旅客殊多怪,惯见邦人悄不惊。聊作小诗传所遇,他年稳坐活平生。
寄橙与孙叔康
金包磊落冒朝阳,煇映秋林气燄长。带露摘来盈翠笼,披云擎去荐黄堂。
野芹谩欲分微意,杯菊应嫌夺异香。沙上木奴还可贡,题书须待洞庭霜。
过法宁僧舍
积阴卷尽见朝阳,更入云林古道场。疏旷襟怀终久在,暂离簿领已清狂。
和野步自幽谷之寺庄
出郭爱暄韶,芳蹊接涧桥。轻车侵草色,飞盖拂林梢。
自得行春乐,且无眠昼嘲。浅黄看柳嫩,淡碧辨山遥。
此院游曾记,他林隐倦招。放怀天地阔,落日听歌樵。
席间和向辟之元夜 其一
令节伸眉且自宽,与民同乐是民官。宴酣民为残更促,醉兀何妨万目观。
舞袖飘飘凌夜月,灯山闪闪战春寒。孤城谁谓萧疏甚,无愧途人即可欢。
奉节道中望群山有雪
腊去春来只数朝,远山残雪未全消。昆冈玉出清光莹,沧海潮横白浪遥。
天外画图终日展,云端仙佩许谁邀。长途极目添幽兴,更折寒梅渡野桥。
送深阇梨之越开讲
家世事簪绅,方袍早出尘。诗书捐旧习,戒律悟前身。
杯度吴川雪,经翻越峤春。逆知专讲席,著意警迷津。
再咏黄石榴花二首 其二
佳人最爱石榴红,染作轻裙步履同。唯有此花难入意,任教荣悴逐薰风。
呈户部李尚书二首 其二
三纪光阴疾若驰,一身孤宦亦逶迤。人疑身身非奇节,谁信嚣嚣足有为。
白发精神怜晚景,青云志气慊卑枝。门阑此日蒙优遇,可是囊中颖脱时。
又和孙太守琅山席上
薄雾轻笼晓日黄,攀从旌旆到禅坊。坐怜古木荣枯惯,仰笑秋云聚散忙。
酒约覆盆分甲乙,诗成击钵互宫商。兴酣犹恨严闉逼,少促归鞭趁月光。
和刘公仪郎中对雪
九陌尘埃变玉沙,云中双阙陋仙家。丰年中启三登兆,大巧先裁六出花。
高卧洛阳逢汲引,雄文梁苑动吁嗟。郎闱自愧徒温饱,坐拥炎炉叹岁华。
韦骧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复以前韵示别
和朱尉见招
送周开祖赴阙引对
辨诈
过龙洞
赋迎赏欲开杏花得花字
病目未愈
中夏偶成
赠别伯升
和朱尉示亲老生日
游金柱观瀑泉
大行皇帝挽辞二首 其二
行年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其十一 绣衣石榻
再用前韵和孙正甫所示
惜春 其一
倒用前韵
和登琅山为民祈福
摆绣鸡 其二
谢太守惠家园瓜
和潘倅通甫游狼山寺三首
和叔康首夏书怀五首 其三
和刘公仪见寄
和寒食
姑熟州宅后泛舟清饮
过千金怀陆刚叔许顾道
寄提刑岑岩起
和信臣游简夫太丞申园
又和会月波楼与范德镇赓唱之什
和晚晴书事
迁居近局谢陈成伯假车惠茶
和盛中叔侍郎斋宿唱酬
和公仪索和诗
和通甫道中先寄
御爱山
和丹阳守许仲途朝议春深饮会即席二首 其一
南园正月二十三日见牡丹因剪分送而公舒太守以诗为报遂次来韵
和长道候使者宿龙窟见寄
琅邪三十二咏 其二十三 大历井
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六 庶子泉
赋新笋
和通甫同登庆和寺阁
琅邪三十二咏 其三十二 东峰亭
七夕寄安道
和见招游城东园
赠项子后处士
和石丈职方长春花
和淮阳颜长道见寄
宿灵岩 其一
和东美见寄
县斋即事
致政孙大夫挽词
邓左丞开府挽词
琅邪三十二咏 其二十七 了了堂
护国院十咏 其七 放生池
和夜登东阁
送章少卿赴阙
和孙叔康中秋寄运判胡秘丞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 其二
又和告成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