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移居宣武街庭前有奇石四各题以名维益汝脩弘甫欣然赋诗余亦各得一首 其一 立禅僧

移居宣武街庭前有奇石四各题以名维益汝脩弘甫欣然赋诗余亦各得一首 其一 立禅僧

明代 温纯

止锡天台似,石头今已矣。九年少室山,面壁亦暂耳。

诗人温纯的古诗

纪怀并引 其九

明代 温纯

繇郧入商于,驱车历木末。蜿蜒七百里,天近海疑括。

昆崙于此终,太华势相夺。坤厚信无疆,钟灵及辽阔。

姬历八百年,贤圣实超越。历代饶荃宰,宇宙任旋斡。

晚近忽荡潏,絪缊气疑脱。郁积端倪开,地维竟轩豁。

君子期法坤,厚德以载物。

说经台别子成兼订峨山之游

明代 温纯

游罢终南兴未央,怜君独住远公房。嵯峨有约休相负,恐惹山灵笑我忙。

忧旱 其一

明代 温纯

炎刘何意说乾封,雩罢今看舞燕从。岂向桑林躬六事,争歌云汉念三农。

目前生意怜芳草,海内多愁望赤松。闻道吕梁洪尽陆,军储此日又难供。

同胡藩参蔡宪使集永嘉江心寺 其二

明代 温纯

异地金焦江上齐,又如滟滪起招提。水云乱锁青莲合,天地双瞻北斗迷。

尽日皈依留幻境,逢人耕敛问遗黎。相看谁是东南柱,谩向中流握管题。

送孙以德太史还朝

明代 温纯

西湖秋水映芙蓉,不尽攀留别思浓。已藉青藜空白屋,共言江海得人龙。

金莲宠锡仍归第,玉笋先班复听钟。此去九重纾侧席,应多上赏及儒宗。

送米仲诏之令铜梁

明代 温纯

米家书画旧悬箄,羡尔还兼谕蜀才。春色满林供客眺,桃花百里向江开。

重飞故国双凫去,再过关门紫气回。公暇挥毫应尽兴,遍添珠玉在山隈。

过保定许贞甫侍御墓见其二子

明代 温纯

秋色萧萧向晚寒,谁家吹笛傍征鞍。子猷雪夜空乘兴,玄度风流也盖棺。

野外月明骢马第,冢边烟锁钓鱼滩。相思十载平原饮,此日松楸对二难。

丙午上元西社观灯登城楼次日桥上看龙灯同孔治甫暨薛龙阜胡含素梁 ...

明代 温纯

村社招邀少长同,正逢皎月满晴空。欲从雉堞游天外,如暏鳌山在禁中。

不夜城连南北合,长春花入绮罗丛。桥成灿烂龙争跃,鼓鬣双双戏彩虹。

五日同使君谒子贡祠对酌 其一

明代 温纯

旧宰祠堂背郭横,肩随旅拜向檐楹。千年墙室窥瞻好,五日椒兰感慨生。

拂坐薰风思解愠,盈卮蒲酒对澄清。执鞭岂为文章业,所至长留奕奕名。

老僧岩 其一

明代 温纯

独向中峰立,洪荒直到今。如何身不动,为悟石头心。

送远卿之幕滇藩 其一

明代 温纯

不辞小草向承明,从臾多君过渭城。渭树江云怜日莫,忍看万里又西行。

送李次溪制台奉召入理京营 其一

明代 温纯

仗钺西征十二年,归朝丹诏降从天。开疆胜略虚韩范,系颈威名纪简编。

宠渥三朝沾凤阙,姓名万里勒燕然。犹龙即向滹沱渡,还有函关紫气连。

送李本宁左迁安丰 其一

明代 温纯

久别含情思惘然,宁知乍晤是离筵。共怜大旱当尧日,谁以薰风佐舜弦。

汲黯官阶薪积后,汉文宣室席虚前。劝君莫唱摇红烛,鹏翼终看傍九天。

送元闇假归

明代 温纯

湖上题诗袂久分,那堪乍晤又离群。归心岂为三珠树,启事常依五色云。

驿路雪梅春的皪,江城烟柳日氤氲。晋公元系苍生望,莫恋家园绿野醺。

中秋集余望筠馆时久坐方得月会逮税使之横于楚者又逢圣诞志喜分得 ...

明代 温纯

坐看皎月出云间,岂为扶阳力不悭。顷刻阴翳消宇内,普天光照遍人寰。

正逢汤沐生春色,想见宫闱霁圣颜。自是大明千万世,将呼嵩岳寿南山。

九日圣驾阅寿宫奉命同丰城李侯守崇文门时有綵罗之赐 其二

明代 温纯

九日天高爽气开,五云缥缈驾东回。为占万代兴龙地,非恋千秋戏马台。

绮赐群工沾雨露,香分御座近蓬莱。披衣拜舞同居守,挟纩还期遍九垓。

改予知儿和袁生微之戊子下第所作时儿与生同试顺天

明代 温纯

涉世何妨共陆沉,聊从林壑惜分阴。任他按剑临明月,羡尔怀珍有炼金。

江驿多梅春可寄,池塘生草梦频侵。莫忘献赋当年意,狗监相逢听好音。

送远卿之幕滇藩 其二

明代 温纯

万里风烟六诏生,壮游莫听鹧鸪声。行行即见薇垣紫,綵笔还看赋远征。

秋日同董维益司寇蔡弘甫内翰集朱汝修保御脩竹馆得开字

明代 温纯

杏林三径雨馀开,漫倚琅玕结伴来。如向渭川成别业,那逢燕市不衔杯。

黄庭经为笼鹅写,綵笔吟看过雁裁。只恐疮痍仍满目,人人都望长桑回。

浮光八咏 其三 春申宅

明代 温纯

昔日春申宅,今时绛节宫。人事今时异,风烟昔日同。

温纯

温纯

(1539—1607)陕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号一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寿光知县,征迁户科给事中。累迁至左都御史。时矿税使四出,所至作恶多端。纯屡疏陈,不报。曾倡诸大臣伏阙泣请罢矿税。后以与首辅沈一贯不合,力请致仕。卒谥恭毅。有《温恭毅公集》。► 1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